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海的历史名校!看看有你的母校吗?

作者:西宁晚报社 时间:2020-01-04 13:01:12 浏览量:

青海历史上的名校还真不少,

看看这些名校的风采,

有你母校吗?

西 宁 卫 卫 学

青海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

西宁卫卫学,明代官办学校,由都督史昭创办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校址位于西宁文庙旁,即今文化街。明宣德二年(1427年),史昭以总兵官身份来西宁,他认为西宁是河西巨卫,山谷险阻,风气亢然,必须实行“教先于政”的政策,才有利于地方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为此,他上奏“请建孔庙,开学校,举屯田”,请设学校如中土。明宣宗朱瞻基从其请,批准在西宁建文庙,修儒学。文庙建成后,就设儒学于庙内,人称“卫儒学”,即学宫。从此,西宁卫有了一个“供生员读书”之地,“孤悬天末”的青海教育从此翻开了重要的一页。

清代改卫学为西宁府儒学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随之西宁卫卫学也改称西宁府儒学。学生每年一贡,考取文生,由西宁县学、碾伯县学拨入12名,大通卫拨入1名;每年考取武生数与文生数相同。

约礼、博文二斋

第一所给贫困学生提供伙食的学校

西宁府儒学到清乾隆四年(1739年)时,“渐就倾颓”,西宁道佥事杨应琚、知县靳梦麟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于是捐俸对学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建成约礼、博文二书斋,聘请江浙宿儒为师,遴选“两邑(西宁卫、碾伯卫)秀才肄业”。二斋位于西宁府门街(今文化街)文庙大成殿北,明伦堂南,与明伦堂、崇圣祠共为一院,堂之东为博文斋五楹,西为约礼斋五楹,前为仪门。为了解决学子伙食(脯修),他们又在城西杨家寨购置“学田”一顷三十七亩,每年收租粮十三石七斗五升,分给两邑廪生贫士,“以供厨馔”。

三 川 书 院

三川书院,大通旧时书院名,位于大通城关镇。大通自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设义学,虽历经13年,但至乾隆元年(1736年)时,文教日衰,“学不加进,业不加修”,义学几乎名存实亡。当时,西宁道佥事杨应琚首先号召在大通创建书院,建成后定名为“三川书院”,“敦延名师,昼夜惟勤,寒暑无间”,并亲自为之拟定《皇清塞外大通卫三川书院学约》九条,要求学生行“圣贤之法”,求“诗书之经义,明忠孝之大端”,劝民读书,风气丕变。大通因先后建有三川、大雅、崇山、泰兴书院,不但是我省创建书院最早的县,而且是创建书院最多的县。

凤 山 书 院

凤山书院,清代乐都书院名,位于乐都碾伯镇。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碾伯知县何泽著创建“碾伯书院”,又称凤山书院。书院建成后,前后历时146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改为乐都县高等小学堂

湟 中 书 院

湟中书院,清代西宁书院名,创办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位于西宁南大街东侧,即今南大街小学校址。清乾隆时杨应琚出任西宁道佥事后,“置博文、约礼二斋于明伦堂侧,俾士子肄业其中”。但杨离任后,二斋亦“岁久浸废”,西宁官办教育又陷于停顿之中。山东胶州人冷文炜被选调为西宁县知县后,对地方教育极为重视,他说:“君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培养人才,使之专于所业。讲学既无专地,安望学业之相与有成?”于是他不辞劳苦,选择南古寺作为校址,积极筹建书院。

青海的历史名校!看看有你的母校吗?

湟中书院建成后,陕甘学政张岳崧等即捐银1500两,“官吏绅民,踊跃捐助,旬日聚金五千两”。不仅经费较为充足,条件也较好,更重要的是邀请了当时名儒周兆白、屈笔山等担任主讲,名闻陇右。湟中书院一直办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改为西宁县立高等小学堂为止,前后历时120年,为西宁乃至青海文化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河 阴 书 院

河阴书院,清代贵德厅书院名。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创建于贵德厅城内何家街,同治年间因河湟兵燹被焚毁。清光绪二年(1876年)冬,由同知甘时化呈请陕甘总督左宗棠批准,在今河阴镇东街续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改为贵德厅高等小学堂。

崇 山 书 院

崇山书院,大通旧时书院名,原名大雅书院,清道光九年(1829年),由大通县知县张于淯创建于大通县城(今大通城关镇)东关儒学署侧。大雅书院有上房五楹,讲堂三楹,斋房四十余间,前后三院。但好景不长,上述屋舍均毁于同治年间的河湟兵燹。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知县、湖南湘乡人黄仁治经多方筹款,在训导杨潮曾、典吏李元林的倾力协助下重修,重修后更名为崇山书院。

五 峰 书 院

五峰书院,清代西宁书院名,创办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位于西宁西大街北侧。清同治末,青海局势由乱趋于平静,西宁府当局为了使府属各县学生有个读书之所,由分巡抚治西宁道张宗翰牵头,在办理西宁事务大臣豫师、西宁知府邓承伟的大力支持下,筹银1.3万两,购西大街民房前后三院,并花园一处创办书院。张宗翰取近城风景优美的“古湟中八景”之一的“五峰飞瀑”为名,定名“五峰书院”(当时互助地区尚未建县,地域属西宁县管辖)。

嗣后三十年间,博学多才的名儒金文同、来维礼、赵永庆、蔡廷基等老先生曾先后担任山长,主讲于该书院。他们都是名重河湟的儒学名宿,由他们担任主讲,使五峰书院在陇右享有极高的声望。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因五峰书院属西宁府官办书院,其他县办书院改为小学堂,唯独五峰书院改为西宁府中学堂,学制为五年,开设修身、博物、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算术、法制、化学等课程。之后由于教师奇缺,又将全部学生(约50名左右)并入甘肃第一中学堂。

1913年又改为西宁七属两等小学堂。1917年至1936年短短20年间,学校曾先后被称为海东师范学校、甘肃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青海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简易师范学校等。解放后,学校迁往西郊大营盘(今西宁五四大街小学)在原址设立了牧区子弟保育院,后又改为西宁市保育院。

龙 支 书 院

龙支书院,清代循化厅书院名,位于今循化县积石镇,清光绪三年(1877年)创建。书院得名,是因汉代这里曾设龙支县。

海 峰 书 院

海峰书院,清代丹噶尔(今湟源县城关镇)书院名,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清丹噶尔同知张晖旸设于丹噶尔城大十字正南都司衙门处。丹噶尔原有两义学,分别称为南义学(丹噶尔城大十字正南都司衙门处)和北义学(丹噶尔城东北隅仓院巷后)。清嘉庆元年(1796年),丹噶尔主簿刘之芳鉴于两义学屋舍破旧,动员本地绅商捐资,“发当生息,以筹永远脯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丹噶尔同知张晖旸并两义学为书院,书院设于南义学内,定名海峰书院。

泰 兴 书 院

泰兴书院,大通旧时书院名,由知县、福建侯官人万钟騄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建于大通县城(今大通城关镇)西关,工程历时两年,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成。泰兴书院先后聘请大通贡生梅汝赓、西宁举人蔡廷基为主讲,加之训导岳树声启迪有方,使书院声誉大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泰兴书院改为大通县高等小学堂。

蒙古半日学堂

青海历史上第一所官办民族教育学校

蒙古半日学堂,清末民族小学,初建校址位于西宁南大街印心寺。清末废除书院改学堂后,宣统二年(1910年),西宁办事大臣庆恕在印心寺创办蒙古半日学堂。蒙古半日学堂归清政府理藩院和青海办事大臣公署管理,尽管当时仅招收18名蒙古王公的子弟入学,却揭开了青海历史上官办民族教育学校的第一页。后来学校迁往前营三圣庙后,改名为宁海蒙番学校。

宁海筹边学校

青海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

宁海筹边学校,民国时中等学校,位于今南大街原西宁五中一带。1914年,当局将马坊口(今西宁弘觉寺街)的原清军前营三圣庙拨给在印心寺的蒙古半日学堂(学校迁至此处后改名宁海蒙番学校)使用。1924年,学校升格为宁海蒙番师范学校,将原设师范甲种讲习科扩充为师范本科,附设中学班,分师范和中学两部。

1927年,学校易名为宁海筹边学校,湟源名士朱绣出任校长。课程除普通科目外,增设边事、藏文课,讲授青藏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等,153名学生分属中学、师范、职业三班,38名教职工在朱绣的率领下,宣传五四时期的新思想,形成朴实、严谨的一代校风。

西宁县立女子初等小学堂

青海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

西宁县立女子初等小学堂,1913年由西宁警察局长明璋与其妻黄淑兰创建,黄淑兰自任校长。1917年,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搬迁到府门街(今文化街),1918年,改称为西宁县立女子两级学校,并增设了师范讲习科,后改称省立西宁女子师范。青海建省后,学校改称为青海省立第一女子学校。

来源:青海教育

编辑:孙喜春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