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纪录片《代号221》的公演引起了极大反响。该片以平凡的视角记录了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221”基地为我国核工业研制,默默无闻地做出奉献的人们。他们的奋斗历程、生命故事,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代号221》以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为主线,用心用情用力追寻挖掘“两弹一星”精神,讲述中国核工业发展历程,展现青海壮阔山川美景和新时代青海精神。
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播出,对宣传和提升大美青海壮丽山河、绿色生态文化和红色革命故事的影响力、感染力、传播力,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专家讨论会更广泛更深层次地挖掘《代号221》影片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本版撷选部分专家声音与读者分享,同时,借此对“221”基地做出奉献的职工表达一份敬意。
开采好青海这片影视创作生产的富矿区
□熊智辉
原“221”厂职工回访剪影
近年来,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省广播电视局党组积极履职尽职,担当作为,大力引导推进影视精品创作生产,宣传展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弘扬自强、奋斗、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两路”精神,以及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
2018年7月,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省广播电视局主动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汇报,希望总局协调帮助我省创作以原子城“两弹一星”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得到了总局领导和相关职能司局的肯定和支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同志和副省长张黎同志高度关心此事,多次作出具体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总局宣传司高度重视,宣传司司长高长力亲自协调国内顶级纪录片摄制团队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负责拍摄创作。
经过紧张周密、严谨细致的前期调研和采风,2019年6月,在西宁举行了纪录片《代号221》开机仪式,张西明部长、张黎副省长出席。随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创作团队先后5次深入海北州实地调研、采访,历时一年多,创作完成了反映我省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纪录片《代号221》。纪录片《代号221》分三集,每集45分钟,以海北州金银滩草原核工业研制基地“221”人身上发生的震撼人心、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主线,用心用情用力追寻挖掘“两弹一星”精神,讲述中国核工业发展历程中感人的故事和英雄人物,展现青海壮阔山川美景和新时代青海精神。
今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将其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视公益展播节目”,在全国卫视频道、纪录片专业上星频道以及“学习强国”平台展播。国庆期间,上海东方卫视、上海纪实频道和青海卫视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央视纪录片频道也于11月安排播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截至目前,微博热议话题纪录片《代号221》阅读量超过了近三百万次,微博短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次的好成绩,播出期间创下了卫视黄金档专题类节目收视率第一的佳绩。
纪录片《代号221》的制作播出,对宣传和提升大美青海壮丽山河、绿色生态文化和红色革命故事的影响力、感染力、传播力,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此,向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关心支持这部作品创作播出的领导和同仁以及上海广播电视台表示感谢。
青海是影视创作生产的富矿区。我们将继续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积极加强对外联络,争取各方支持,协调国内影视创作团队,走进青海、了解青海,宣传青海,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广播影视作品。
峥嵘岁月的影像叙事
□王贵如
原“221”厂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中国的核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其辉煌和光荣属于英雄的群体,属于英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钱三强、赵九章、邓稼先、王淦昌、钱学森、周光召等一批科学家在两弹研制中,无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起到了重要的领头作用。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英雄业绩,他们的家国情怀已经被广为传颂。相比较而言,那些为两弹研制和中国核工业发展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工人、干部、科技工作者,则不为大众所熟悉。为此,探寻、呈现、致敬这些在两弹研制中功不可没的无名英雄,就成为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国家广电总局牵头,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代号221》,以位于青海金银滩草原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为聚焦对象,回望了中国核工业在源起、研发和试验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成千上万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在两弹研制中的辛勤劳作和动人风采。该片在上海东方卫视、青海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继播出之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和业界的好评。
这是一部题材重大、内涵丰富的纪录片。这样一个重大题材,最有说服力地表现了新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强盛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创造辉煌的历程,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观看这样的纪录片,有助于加深人们对那段历程、那个年代的认识。是的,我们要记住那个年代,因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没有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语)。我们更要记住的,是那个年代的精神——那种即便饿着肚子也要圆强国之梦的忘我精神,那种在奋斗中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的不屈精神。在我看来,这正是纪录片《代号221》之所以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思想源头。换句话说,该片虽然讲述的是早已逝去的历史,但观众的接受却不乏新鲜感或强烈的现实感。这说明《代号221》也是一部与当下现实联系很紧,并且富有联想空间的纪录片。
纪录片《代号221》的叙事方式显示了相当浓重的“传统性”。它没有单纯地堆砌史料,没有浅白的议论和直抒胸臆的颂扬,没有居高临下地给观众讲道理,没有留下哗众取宠的痕迹,也没有以花样翻新来显示所谓的“叙述革命”。可以说,它的叙述从始至终都是踏踏实实的,以揭示真相及张扬精神为其终极目的。它以平民化的微观视角来重现两弹研制的艰辛历程,通过一个个镜头的运动,让那些两弹研制的亲历者,从工人到厂长,从牧民到干部,从邮递员到科技工作者,均以其个体视角、切身感受来讲述那一段峥嵘岁月,讲述艰苦环境下人的奋斗和牺牲精神,还原那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这种将历史事件与个体命运相结合,将宏大叙事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以平民视角、具象化手段表现重大题材的叙事方法,不仅拓宽了影像书写的表现力,而且使片子细腻生动,有了故事,有了情节性的因素,因而也就有了作品应有的丰盈和张力。比之那些抽象大于具体、空泛压倒细节的片子,我倒觉得,《代号221》这样的纪录片更符合电视的本性,也更有可视性和亲和力。
以往见到的聚焦两弹研制的纪录片,人物的活动天地多在221基地之外。纪录片《代号221》的一大突破是,它让许多两弹研制的亲历者重回基地现场。尽管这样做,会给纪录片创作带来许多无法想象、无法预料的困难和问题,但为了还原当年史、事、人的真实面貌,主创团队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这一做法。实践证明,这样做的荧屏效果是显著的,它不但弥补了以往图像资料不足的缺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作品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毕竟,现场是两弹研制这一客观事物存在的空间状态,人物一旦进入现场,自然就会触景生情。通过他们的讲真事,抒真情,进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的触景生情成为可能。同时,也能较好地满足观众的以下期待:看到当年两弹研制的独特环境和仪器设备,领略保密制度的种种细节,见证中国用算盘算出原子弹的奇观……
人物采访同期声在该片运用较多。人物采访与三维动画、历史再现及原始影像的交错使用、相辅相成,使中国核工业创业者、建设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念与操守、心志与情怀,得到了令人动容的呈现。
《代号221》是由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一部电视纪录片。青海拥有纪录片制作的丰富资源和创作热情,上海在创作队伍、创作理念、技术装备等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两地相互携手、通力合作,自然能够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上海可以借此拓展纪录片创作的题材领域,并在艰苦环境下锤炼主创团队吃苦耐劳的作风。青海可以借此宣传自己,扩大青海的影响,同时锻炼和提高本土创作队伍,生产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随着解密信息的不断丰富和核工业情节创作的愈加成熟,相信两弹题材,包括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都一定能再出佳作。
《代号221》铭刻在心的红色记忆
□韩青峰
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三集电视纪录片《代号221》在上海东方卫视、青海卫视同步热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片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亲历者的激情讲述,真实地再现了壮我国威、军威,捍卫新中国红色政权,提升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高精尖端核武器“原子弹、氢弹”艰辛研制历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不凡往事。《代号221》纪录片沿着历史的印记,把我们拉回到那个遥远的激情燃烧的年代,使我们在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崇高丰富思想内涵的同时,更进一步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海华彩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自从20世纪90年代“221”研制基地解密以来,有关“两弹”研制历程的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的作品拍了不少,还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使得研制“两弹”的感人故事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代号221》的创作者独具匠心,另辟蹊径,克服影视资料匮乏的困难,不是重复地、简单地再现“两弹”研制故事,而是历尽艰辛,寻找当年一线研制工作的亲历者、见证者以及他们的后代,在他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现场,讲述一线普通研制工作者的平凡事,挖掘还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不为人知的历史史实,真实呈现 “两弹”研制过程中无数参与者的幕后故事,让“两弹”研制的老题材迸发出与时代共振的思想力量。粗略统计,片中呈现了28名采访对象的讲述,其中 80岁以上的受访亲历者达18人,最大年龄的受访亲历者90岁。最有力量的是真实生动的故事,海北州金银滩1700户、9000多牧民自觉服从国家建设需要,带着27万多头牛羊马匹迁徙他乡的感人壮举,成就了“221”研制基地的顺利建成;“两弹”研制的亲历者“221”基地总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四分厂工人张瑞林、基地组织部干部霍银臣、爆轰试验场超高速摄影机操作员李国珠、一分厂工人钱镜清、四分厂工人张瑞林、基地牧场副场长昂巴等数万名“221”人以青春、鲜血甚至生命的付出,成就了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东方巨响”。尤其是 “221”基地四分厂科长孙怀宝和妻子霍爱英重访金银滩基地,现场讲述两岁的儿子因病去世的悲痛故事,随行的女儿孙捷第一次听到这个父母埋藏心底50多年的秘密时放声大哭,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心灵震撼;90高龄的炸药浇铸工程师刘振东回忆当年土法上马、手工操作、搅拌炸药的情景时,深情地写下了“那段特殊的经历,锻铸了我们对人生和生命有了特别的感悟”的朴实字句,让我们从中深刻体会到“两弹”研制者的痛苦与喜悦、挫折与拼搏的高尚情怀;当年担负炸药试验的已经80多岁的王俊卿抱着牺牲战友王立臣的遗像,站立在青海湖畔完成烈士看湖遗愿的画面,让我们深深地领略了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的力量,看到了共和国英雄不惜用血肉之躯和宝贵生命锻造国之重器的英勇伟大。正是采访工作的扎实,许多史实细节的挖掘重现,穿越时空的情景再现,才使得我们从“两弹”研制的影视创作老题材里获得了难得的新信息,才使得我们对两万多名“221”研制者的爱国心、赤子情增添了深刻的新认知,从而也才使得我们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伟大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新理解。
《代号221》纪录片的摄制播出,浸透着摄制创作团队的激情付出,从拍摄、用光、色调、编辑、剪辑、特效制作、文稿撰写、配音解说、配乐、音效、节律把握等方面下了功夫,尤其是主题主线的重点把握,镜头画面的结构设计,内容层次的逻辑摆布,配音解说的节奏控制,每个环节各种要素合成的精细衔接,确实是值得我省业界学习。好素材在于脚力,好细节在于眼力,好结构在于脑力,好故事在于笔力,摄制创作团队自觉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脚踏现实生活的大地,改进叙述语态,创新呈现形式,以深刻的主题立意,典型的人物故事,巧妙的情节设计,通过普通人、具体事以及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运用精准的画面语言,生动的文字解说,用心用情用功记录了重大的时代主题和共和国的英雄群体,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精湛的视听艺术之中,打造了一部蕴含正能量、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青海标识的优秀作品。热切期盼《代号221》的摄制创作团队,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发挥纪录片“时代录影”“国家相册”“历史记忆”功能,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继续深入挖掘青海丰富的影视创作资源,讲好青海故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在建设新青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做出新的贡献。
“五环”紧相扣 传新 传真 传世
□杨董翔
“《代号221》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支持,省广电局重点扶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创作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主题的纪录片,今年8月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推荐展播纪录片……”
这段文字,是我在百度“百科词条”上看到的,作为一个之前已经看过送审片的观看者来说,是既惊又喜的。
惊的是,这部纪录片的正式开播仪式9月23日于北京举行,青海卫视和央视纪录频道、东方卫视、上海纪实频道正式播出也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而百度的完整介绍包括剧情简介、开播仪式、分集剧情、幕后制作和相关图册等内容,可以说已经相对比较完整了。我发现词条创建者对其中的文字和图片一共进行了4次编辑,最新一次是在10月10号。我被它的编创上传速度惊了一下,毕竟它是一部回顾共和国发展历史的纪录片而非娱乐片,更没有当红明星、顶级流量的加持。但同时,更多的自然是喜。一喜作为一部“主旋律”纪录片的“宣推意识”较之以往有了太大的进步,二喜还是有许多人关注了这部纪录片及其相关话题。昨天我看的时候,这个词条的浏览次数接近两千五百多次,对一部“小众”纪录片可说是开了个好头。
由此对于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开播仪式致辞中指出的:“一个好的作品需要五环:发现者、推动者、创作者、当事者、需要者。”也更有感触一些。
对于这部纪录片从选题策划到采访编写再到后期制作,其中通过审慎严格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画面呈现等等,各位专家老师们都谈了许多。提前看过送审片后,我的感动、震撼和大家一样毫无二致,也非常感谢主创团队的搜集整理、挖掘再现,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节乐音、每一段往事、每一次追寻,甚至是每一帧留白、定格的镜头,都让我们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了解更多、热爱更甚。也就不赘述主创团队的思谋精心、功力精到、传续精深了,我更多的感触其实就是高司长所提“五环”中“创作者”“需要者”两环的展现。
这些年来,我们青海也陆续出品了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专题片、文艺剧目等等,很多通过展演展播包括全国巡演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应当说我们既不缺富有故事厚度、情感浓度的“当事者”,也不缺具有精湛技艺、慧眼明心的“创作者”,那对于“需要者”来说,就看你的宣推亮点、触点有没有让他感兴趣,有没有让他产生共情。《代号221》通过以发掘新颖的故事角度、展露真实历史印记和人物情怀所营造出的传新、传真之意,最终能否传世呢?
这部纪录片我觉得非常难得的一点,就是片中不仅仅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珍贵细节、传奇记忆的追述,还有重走来路、重温初心的“传承和延续”。比如像那位依旧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全国保密等级最高”221邮局辖区内送信、送快递的曹成彪和他的师傅杨海虎,比如多年以后才从一本日记里真正认识、理解并与已经过世的父亲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对话的吴寄学,比如那些已经离开却又魂牵梦萦此地的老伙计们再次相约重聚在金银滩草原煌煌落日的余晖中,所有这些都真切展现出每一个普通人物的真情实感,在一个如此宏大的时代背景板前,这份真实难能可贵,足以体现出“见物、见人、见感情、见精神”的编创主旨。正如同这两年开始在电视荧屏上重新回温的现实主题题材剧目广受欢迎一样,“小正大”的创作要求与展现普通人物、平凡英雄的真情实感一点也不矛盾,更是一柄俘获“人心”的利器——这个“人心”,指的就是全媒体时代社会大众的接受心理,也就是高司长所提的“需要者”。易于被60后、70后这辈人所接受的,90后、00后甚至10后会关注、接受、甚至喜欢吗?因为从现在直至更远的将来,他们必将成为职场主力,占领社会主场,缺失了他们的认同和接受,自然不算是完美了。
好在,《代号221》在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网络宣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人民网、新浪、腾讯、搜狐、文汇、青海新闻网等多家中央网站、门户网站推送资讯,青海广电、东方卫视、青海卫视等多家官微编发推文,我甚至在年轻网友聚集的B站和抖音号上都看到了相应视频,还包括过百万的微博阅读量、破千万的抖音点击量,成绩确实惊人,更乃可喜可贺!对于创作者来说,有了更多的推广渠道和平台,必将能吸引更多需要者关注的目光,让更多的受众感兴趣,产生更加广泛和正面的社会影响力。
祝愿我们青海能够涌现出以《代号221》为代表的更多优秀广电作品,将大美青海形象推广得更广更远。
观纪录片《代号221》感触良多
□董海安
创作手法新颖独特,表现力强。
首先是表现主体平实写真,但凡人们提起“两弹一星”精神,首先想到的是钱学森、朱光亚、郭永怀等一批群星璀璨的科学巨匠,他们的事迹已让人们耳熟能详,而这部纪录片观照的主体是一大批为了祖国的核事业默默无闻的普通技术人员、工人甚至是那些背井离乡的牧人们。以平凡的视角记录他们的奋斗历程、生命故事,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
其次是亲历者重返历史现场的采访手段极具现场感,表现张力强。过去我们大多数类似的采访方式都是追随受访者现场采访,回忆历史。而在这部纪录片中,所有采访者都因一定的情节设定而重返历史现场,充分调动了讲述情绪,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是历史题材与现实环境映衬,展现了大美青海独特的自然风光,纪录片不仅揭开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神秘面纱,同时也展示了海北迤逦隽永的自然风光,以及世界上第一个被和平利用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化剑为犁”的真实写照。
创作团队精益求精,受益良多。
主创团队在拍摄这部纪录片之前,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经过深入走访、调研,从100多位亲历者中认真筛选,反复斟酌。从2018年11月启动,到2019年6月正式开拍,先后三次到我州进行实地寻访、勘景,拍摄脚本曾六易其稿。最终将10多位耄耋老人从全国各地请到海拔3000多米高的金银滩草原,以“实地实景”重点讲述“那时那景”下,中国核事业建设者的精神上的信念与坚守。
为了保证拍摄时能够“一次过”,拍摄团队对所有机位的走位、合光都提前模拟、演练了无数次,以至于A、B两个摄制组和延时摄像组每天的拍摄计划精细到几点几分。在与他们合作拍摄的过程中,他们新颖独到的创作理念,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于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或感动,而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将对我们整体队伍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学习和带动作用。
来源:青海日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