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精神文明之花为大美青海增光添彩

作者:青海新闻网 时间:2020-01-14 12:06:55 浏览量: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9年9月5日,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上,我省推荐的候选人李洪占被授予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张任邦、许显军、王晓军、李晶、切阳什姐、马兆红、卢世蛟、元旦才项等8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9年,我省1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38家“文明诚信私营企业”、121户“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获表彰,黄国栋等10名“最美交警”和曹团结等10名“最好司机”受表彰;

“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 “清洁三江源、保护母亲河” “助残阳光行动” “践行雷锋精神从我做起” “关爱留守儿童” “邻里守望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如火如荼开展,让爱心涌动在每一个角落;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铺开2019年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画卷,一道道文明风景跃入眼帘,一阵阵文明春风扑面而来,精神文明之花为大美青海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和魅力。

精神文明之花为大美青海增光添彩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文明青海”建设深入人心

“每一位外地游客都对西宁的优美环境和文明秩序赞不绝口,作为西宁人我深感自豪。” “我的愿望是毕业后回家乡西宁工作,她既美丽又干净,我热爱她,相信西宁会越来越美好。” 2019年,省文明委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大力推广西宁创城的成功经验,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汇聚城市的文明力量。

“村里出台了村规民约,规定了婚丧嫁娶的标准,礼金少了,不讲攀比、不讲排场了,我们的负担小了不少。”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向阳村村民王卫生高兴地说。 2019年,我省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目前,全省农村纷纷成立红白理事会,出台倡导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村规民约,遏制了农村铺张浪费、陈规陋习等不良风气,红白事“瘦了身”,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精神文明之花为大美青海增光添彩

老红军讲红军故事。

“文明交通” “文明旅游” “文明环境”“文明服务” “文明餐桌” “文明上网”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推动全社会践行礼仪规范,让文明理念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文明青海”建设深入人心。悄然间,红灯前等待的脚步多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人少了,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多了,外出用餐时饭桌上的剩饭菜少了,服务窗口的笑容多了,脸难看、门难进的现象少了……

精神文明创建,提升了大美青海的窗口形象,更串联着百姓的幸福指数。过去一年,我省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7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1310余个、文明单位1730余家、文明校园370余所、 “五星级文明户” 33万余户,全社会崇尚文明、共建共享的氛围更加浓厚。

典型引领文明星火不断燎原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有生之年,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干一天,把植树造林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今年87岁的李洪占是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原护林员,坚守大山60余年,脚步踏遍家乡的山涧沟洼,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家乡的每一个山头,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也正是因为这60多年的坚守,将蛮荒变为绿洲,让他荣膺第七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

“只要你心里有群众,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去解决,群众心里才能有你。”今年52岁的谢青梅现任尖扎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在尖扎县,只要提起谢青梅,每一位认识她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因为在干部群众心里她是一个心系困难户、真心解民忧的“女汉子”。近年来,在她的争取下,尖扎县共开展技能培训2027人,享受就业扶贫政策贫困人口近4000人,为全县脱贫摘帽打下基础。 2019年9月,谢青梅入选“中国好人榜”。

精神文明之花为大美青海增光添彩

青年志愿者讲述安全用电知识。

“当时没想那么多,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就想着我车上有灭火器,要赶紧灭火救人。” 2019年11月23日晚,西宁市区一辆轿车追尾公交车导致起火,面对危急的火情,西宁公交司机李金兰当机立断,把公交车紧急停靠在安全地带,拿着灭火器便冲过去灭火,最终将火焰扑灭。

放眼青海大地,一个个动人事迹在群众身边树起了向上向善的道德标杆,集合成青海大地上的一座座精神丰碑。在先进典型的感召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善行义举蔚然成风。我省始终把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柴达木精神、 “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 “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扎实推进“四德工程”,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有了新提升。

春风化雨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立足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过去一年,我省着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让我今天回家给你们当一次‘小老师’,向你们讲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还让咱们一起办一张讲文明的手抄报。”全省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活动,让孩子影响带动家长,共同践行文明新风。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我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印发《青海省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出台《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测评细则》,在全省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构建省、市(州)、县(区)三级文明校园创建格局。注重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运用“我们的节日”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载体,在未成年人中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童谣创作传唱、“童心向党”歌咏展演、向国旗敬礼、清明祭英烈等系列活动,连续4年组织杂多县藏族学生赴北京参加“三热爱”活动,广大未成年人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感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

精神文明之花为大美青海增光添彩

“最美青海人”活动现场。

提起乡村学校少年宫,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寄宿小学的学生家长们赞不绝口: “我们的孩子非常喜欢弹琴唱歌跳舞,以前没人教,也没有条件学,现在学校有了少年宫,还请了专业老师,孩子们课余时间免费上兴趣班,现在和城里娃娃一样多才多艺,我们出去打工更放心了。” 2019年,我省认真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完成国家拨款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9所,省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50所,全年共投入资金1815万元。截至目前,我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共333所,项目学校覆盖全省8个市州43个县区,受益中小学生近40万人,有力促进了农牧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文明“长跑”永不停步。 2020年,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已经到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必将再启新征程再创新佳绩,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