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了太多风格相仿的古镇,更想走入那些久经岁月、因人而变得无可替代的老街。比如拉萨那个一年365天,日日被虔诚的信徒们环绕不息的八廓街;比如哈尔滨那个充满了混血建筑风格,却烙印着老哈人市井气息的老道外。这次在青海,不经意地又走进了一条“五教同处”,却和睦相处的隆务老街。
从青海同仁的隆务寺出来,我还回味着那两个多小时的奇遇记,小伙伴知道我还没吃午饭,于是建议去老街上找吃的。我刚刚在隆务寺的最高处、寺主第八世夏日仓活佛的佛殿处俯瞰了整个隆务镇和镇上的老街,自然也想亲自踏上去感受一下。
距今有着250多年历史的隆务老街是依托着隆务寺发展起来的,就好像拉萨的八廓街是依托着大昭寺发展起来的。因明、清王朝对隆务寺的重视,隆务寺成为当时同仁地区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藏教寺院及行政统治者驻地。
如此影响力的地方自然渐渐云集了众多信徒,信徒日常自然需要吃喝住行,这就使得兰州、临夏、循化、保安等周边地区回汉等民族的商人来到隆务寺一带经商。有着规划能力的寺主及该地区的统治者六世夏日仓活佛由此开始了一场颇有远见的统筹帷幄。
六世夏日仓洛桑丹贝嘉措在隆务河西岸打造了一条上下街,南北各一城门,将散落在隆务寺周围的商人都安置在城内。自此,一个祥和、兴旺的商业区就这样形成了。
因为贸易的便利,加之而后茶马古道的兴盛,这个远离皇城的高原地带反而渐渐变成了商业贸易的集散地。从最早信徒需要的食物、布匹、药材,到后来江南的丝绸、瓷器;北方的皮毛、珠宝,商品云集,无所不有。
来自藏、汉、回、蒙古、土、撒拉等民族的信徒、商人因为各方面都适宜,便纷纷在此安家。经过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隆务老街慢慢形成了汉传佛教圆通寺、伊斯兰教清真寺、道教二郎庙和基督教福音堂汇聚一起的人文奇观。加之该地核心的藏传佛教隆务寺,形成了“五教同处”,却其乐融融的和谐时代。
如今的隆务寺仍是安多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但不再政教合一。时过境迁,老街没了昔日的繁华,但许多刻着岁月年轮的房屋依旧可以让人想象出那时的盛况。这里虽是青海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区之一,但圆通寺里早已没了人驻守。
走了一串台阶上去,发现圆通寺的大殿锁着,一只猫咪在房檐平台上很高兴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喵喵地叫个不停,可能在和我们讲述着它的孤独。我和小伙伴用木棒敲了敲悬挂在屋檐上的大钟,这又让我想起刚才在隆务寺里的奇遇记。
老街上的清真寺倒是异常热闹,不知我们是不是赶上一场刚刚结束的活动,戴着白帽子的回族人纷纷中寺中出来,走着的、骑自行车的、骑摩托的、开车的,把原本冷清的街道占得满满当当,老街一下有了生气。
不过这些人也只是经过老街出去,老街里的老屋基本已没人居住,就好像哈尔滨的老道外。而且街上更多的地方正在重新建造。老街翻新在如今并不奇怪,毕竟有谁会愿意一直住在破旧的地方,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只希望那有着两个世纪的厚重历史仍会在未来的新颜中积淀下去。
小伙伴找了一处老街外隐蔽在巷子深处带露台的餐厅,贪心的我们更爬到餐厅的屋顶眺望隆务河对岸的隆务寺。高原下午四点的太阳仍很耀眼,照得夏日仓活佛佛殿的金顶熠熠生辉。
刚才我在那里俯瞰这边,现在我在这里眺望那边。突然感觉一个像是看未来,一个像是看过去。这些都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可偏偏就都联系在了一起,而两个现在的我都很满足。或许常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如此吧。
(对隆务寺感兴趣的亲可点击《隆务寺奇遇记,我与活佛撞了个面对面》)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