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概况
青海省简称青。地处我国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北与甘肃为邻,东南与四川相接壤,西南与西藏毗连,西北与新疆相邻。全省面积约72万平方千米,人口558万。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2个县级市、29个县、7个自治县、5个市辖区。省会西宁市。
古为西戎地。汉置西海郡。隋置西海、河源等四郡。唐、宋设州,余为吐蕃地。元为宣政院辖地。明属朵甘都司。清代为青海办事大臣辖区。1929年10月设青海省。
>>地形
本省是青藏高原一部分,地势高峻,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与西藏同称为“世界屋脊”。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南有唐古拉山;西北有阿尔金山;东北部为祁连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横贯中部,昆仑山支脉阿尔喀山主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为青海省最高峰。盆地有: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可可西里盆地、哈拉湖盆地等。柴达木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内陆盆地。境内河湖众多,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76条;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266个,其中淡水湖151个,咸水湖85个,盐湖30个。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均源于青海省。较大的河流还有湟水、大通河、扎曲、黑河、通天河、疏勒河、柴达木河等。主要湖泊有青海湖、哈拉湖、扎陵湖、鄂陵湖、达布逊湖、察尔汗盐湖、可可西里湖、茶卡盐湖、托素湖等。其中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千米。
>>气候
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干燥、多风、寒冷、缺氧,冬寒夏凉,日照长。年平均气温-5~8℃,1月-18.2~-7℃,7月5~21℃。年无霜期30~90天,年日照时数为2300~36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50毫米。由于高原气候,空气稀薄,大风日数较多,2~4月有沙暴天气。
>>自然资源
已发现各类矿产近100种,探明储量的有80多种,在全国占前10位的有40多种。其中氯化锂、氯化钾、氯化镁、池盐、石灰岩、硅石、石棉、硼、芒硝、溴、铷、自然硫、天然碱、碘、钴、铟在全国占第一位。
水资源总量636亿多立方米,河流平均年径流量620多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径流量33亿多立方米,可开采量12亿多立方米。
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输出在1万千瓦以上的干支流100多条,理论输出蕴藏量2160多万千瓦。已建水电站20多座,龙羊峡水电站最大。
生物资源有森林约320万公顷,林木蓄积量为306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4.4%,药用植物500余种,较著名的有大黄、虫草、甘草、党参、枸杞、水母、雪莲、紫花、杜鹃;鸟类200多种,兽类50多种,鹿、野牦牛、野驴、野骆驼、藏羚羊、盘羊、雪豹等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农业
以牧业为主,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农作物一年一熟,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谷子、马铃薯等。小麦主产于河川低地,青稞主产于高原;经济作物主要有蚕豆、豌豆、油菜、甜菜等。
畜牧业历史悠久,主要牲畜有绵羊、牦牛、山羊、马、驴、骆驼,其中“河曲马”、“大通马”为我国优良品种。
>>工业
建立了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石油、电力、建材等重工业,以及纺织、皮革、食品、造纸、盐业等轻工业。基本形成初具规模、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2013年度,本省地区生产总值2101.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7.59亿元,从业人员123.4万;第二产业1204.31亿元,从业人员66.4万人;第三产业689.15亿元,从业人员104.3万人。进出口商品总值8.56亿美元,其中出口3.51亿美元,进口5.05亿美元。
印象青海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单之蔷先生曾经这样描述青海:对边疆,她像内地;对内地,她像边疆。在中国省份面积排行第四的青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大家仅仅知道青海湖和西宁,其他关于青海的信息总是那么零散,甚至有人将之视为不毛之地。实际上,青海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处在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地带,是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等河的发源地,其生态位置十分重要。青海远离全国经济中心,经济区位有众多现实的劣势,但同时又有诸多潜在的优势。青海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多民族文化的交会地带,处在我国西部民族文化过渡地带的枢纽位置,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青海的自然特征
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
青海是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省域面积72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四位。这里冰山高峙,水量充沛,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故被誉为“江河源头”;这里是进入新疆、西藏的要冲,故而又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和“西域要冲”的称谓。从自然地理分区上来说,青海是东部季风区、青南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的交会处,三大自然地理单元在青海的分布异常明显,且深深地影响了青海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以及土壤、生物等地理元素。
>>东部季风区
——青海最富饶的地方
东部季风区位于青海东部。其东北以冷龙岭为界与甘肃省相邻,南至黄南山地中部,包括麦秀、夏琼、夏德日、直亥、扎马日根、格拉玛等地。西至青海湖盆地西部的阿木尼克山、南部的青海南山,向北沿海北州、海西州经祁连鹿场至青海、甘肃两省分界。东部季风区的面积约为5.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8.06%。东部季风区是青海省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从地貌上来说,这里呈现出“四山夹三谷”的岭谷相间格局,从北向南依次是:冷龙岭—大通河谷地—达坂山—湟水谷地—拉脊山—黄河谷地—黄南山地。谷底周围的山脉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除少数山脉山顶常年积雪外,其余大多数都有牧草生长,是优良的牧场。在河谷中,两岸均有较宽的阶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是青海省内最主要的农业区。
东部季风区最重要的地理单元是横跨黄河、湟水、大通河的河湟谷地。它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也是青海海拔最低的地方。这里的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土壤中含有较多松软的沙土成分,既不板结也不渗漏。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量较大,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非常适宜农业耕种。这里东接陇右,南通四川盆地,是河西走廊与西域联系的中间地带,也是古代中原政权与西部民族政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带。
青海湖畔油菜花香
东部季风区是青海最富饶的地方。在青海湖之畔种植着无边无际的油菜。每到油菜花开的季节,那一片金黄将青海湖装点得格外绚丽。
柴达木盆地
平坦而辽阔,干旱而苍凉,寂寞而荒芜……这就是人们对柴达木盆地的评价。远处的山起伏平缓,被水流冲刷得沟壑纵横。流水在山下形成了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受到山脚下水的滋润,才有了盆地中的这些植被。正是它们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西北干旱区
——青海的资源聚宝盆
一般说来,青海的西北干旱区就是指柴达木盆地。但是,张忠孝教授却认为:“西北部干旱大区面积25.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5.4%,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西、西北部为祁曼塔格山东段—阿尔金山—祁连山地,分别与新疆、甘肃相邻;东与东部季风大区毗连;南与南部高寒大区相接。”这里包括了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以及阿尔金山、中西祁连山等山地。
这里海拔为2800~350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盆地的西北部是典型的荒沙,分布着流动沙丘、垄岗状风蚀丘和覆盖着红柳、梭梭等灌丛的沙堆;在该区的东南部分布着许多高原湖泊和盐沼泽,属于荒漠草原。当然,西北干旱区并不是一望无垠的黄色,除了沙漠和戈壁滩,还有绿洲分布其间。如格尔木、德令哈、都兰、香日德、诺木洪等。绿洲中有耕地、林地和草场。其中的草场面积达14558万亩,占青海草场总面积的25.1%。
柴达木盆地虽处干旱区,但是被人们视为青海的“聚宝盆”。首先是因为这里有许多盐湖。盐湖除了生产食用盐——氯化钠外,还蕴藏着大量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氯化钾。其次,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勘探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这里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迎来了“第二春”。
人们通常将沙漠视为不毛之地、死亡之地,但柴达木的旅游资源却是独一无二的。风沙在柴达木盆地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它们千姿百态,屹立于旷野之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美。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是青南高原的一块十分珍稀的宝地。可可西里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大地上最美的一片荒野。它有着众多的湖泊、雪山和冰川,有着大群的野生动物。可可西里不是生命的禁区,这是一块在青南高原洋溢着生命的热土。
>>青南高寒区
——青藏高原的精华所在
青南高寒区又可称为南部高寒区,通常指的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昆仑山以南的高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果洛、玉树两州的全境以及黄南、海南州南部和海西州唐古拉山乡,面积达40.7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了青海省面积的一半。在这一区域,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等山脉和河谷相间交错,山体浑圆,河谷较宽;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分布着冰川和常年冻土地带。东部的阿尼玛卿山高耸入云,终年积雪。黄河干流受其阻挡,因而在由东延伸后便再折回西北,在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处形成一个“S”形的大拐弯。这里雨雪丰沛,地势起伏平缓,湖泊众多,草场茂盛,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都在这一地区。
在青南高原,最值得一提的是可可西里。可可西里是中国大地上最美的一片荒野,有着众多的湖泊、雪山和冰川,更有着为数众多的野生动物。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看到像非洲肯尼亚国家公园中,大群动物在原野上游荡的那种激动人心的壮观场景。可可西里并非人们想象中的生命的禁区,而是一片生命力旺盛的土地。
青海的地貌和气候
地球第三极的多面性
地势高,地貌类型多样,并且有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是青海在地貌上的主要特征。由此,青海才形成了高原大陆性气候,即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春秋相似,日温差大。
>>青海的地貌特征
关于青海的地貌,首先要讲的是青藏高原。因为,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它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大规模的强烈地壳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板块的相互顶撞造成了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从而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隆起开始于晚第三纪的上新世末,并且还一直延续到现在。最初的青藏地区海拔也就在1000米左右,但是在经过300万至 400万年的时间之后,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地抬升到了今日的海拔高度。在这一过程中,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除受全球性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的影响外,海拔高度的剧增也起到了主导作用。现代青海省的地理特征,受到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地势上看,青海省不仅地势高峻,并且自西向东倾斜。从海拔变化上看,青海省的最高点阿尔格山的主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位于湟水在民和县下川口的出省处,海拔1650米。可以说,青海省的最低海拔比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山峰都高。除了地势高峻外,青海省地域辽阔,复杂的内外营力又造就了青海的地貌复杂性。这里有山脉、高原、盆地、丘陵,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黄土地貌和丹霞地貌。青海的地貌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北部的祁连山—阿尔金山系,中部的柴达木盆地、茶卡—共和盆地与西秦岭山地、南部的青南高原。
祁连山景观
在人们的观念中,祁连山被放在了甘肃境内。实际上,祁连山对于青海来说同等重要。因为有了祁连山的存在,才有了青海湖,才有了青海河湟谷地的美景。
祁连山—阿尔金山系,包含了祁连山系和阿尔金山系两部分。祁连山系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山系,北靠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和黄南山系,由一系列北西—南东平行走向的皱褶—断块山脉和谷地、盆地组成。此山系由于东部流水作用强,东部河谷地带黄土地貌、丹霞地貌和河流地貌最为典型;中部和西部由于寒冻风化和干燥剥蚀作用强,典型地貌主要有广泛分布的冰川地貌、冻土地貌和冰缘地貌。阿尔金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是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界山,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和谷地组成。中部的盆地主要是柴达木盆地和茶卡—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呈三角形,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是封闭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四周围绕着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茶卡—共和盆地位于青海省中东部,是新生代断陷盆地。青南高原是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高而起伏小,西北高而东南低。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三条河流发源地海拔高,河流切割微弱,山体落差相对较小,形成了江河源宽谷盆地。近东西走向的宽谷盆地、和缓的高海拔丘陵以及小起伏的高山组成了波状的高原面,是青藏高原面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东部由于河流切割逐渐加剧,形成了峡谷和峻岭,相对落差大,构成了江河上游高原谷地地貌区。
阿尔金山
阿尔金山山脉蒙语意为“有柏树的山”。山脉地处藏北高原北缘,南北界于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东西与祁连山和昆仑山两大山系相连。山脉东西长约730千米,南北宽60~100千米,近似东西走向。山脉东西部两端高,中部较低(海拔为4000~4200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区段发育着现代冰川。
>>高原大陆性气候
青海省气候以高寒干旱为特征。这里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时数多、总辐射量大的省份之一,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青海平均气温低,境内年平均气温为-5~8℃,全省各地最热月份平均气温为5~21℃,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18.2~-7℃。
青海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受地势和地貌形态的影响,青海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东南部的班玛、囊谦、久治等地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其中,久治达760毫米,是青海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盆地的西北部不足20毫米,是省内降水量最小的地区。
青海的风是出了名得大,年平均风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因此,风能资源极其丰富。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其中察尔汗风能可用时间达6131小时,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
格尔木戈壁滩的国投格尔木光伏发电站
青海省年太阳辐射量高达5.88×10~7.56×10千焦/米2,比同纬度的东部季风区高出1/3左右,仅低于西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故而,在青海光伏电站的发展潜力巨大。照片显示的就是格尔木戈壁滩上的光伏发电站。
由于当地的植物稀少,地表几乎没有遮盖,增温散热都快。因此,青海省也是全国日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由于青海属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又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因此降水量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稀少。
青藏高原高峻的地势,大大地改变了受地理纬度所制约的气候特性。它在温带干旱气候的背景上,又重重地抹上了一层鲜明的高原气候色彩。例如,全省年平均气温比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低8~12℃,同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差不多,气温在水平分布上向北推移了10个纬度。
青海的气温也是随地势逐渐升高而递减的,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最低气温总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区等地势较高的地区,最高气温则出现在地势较低的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等温线呈封闭环状结构,大致与等高线相一致;气温的垂直变化明显。青海省幅员辽阔,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在气候变化上又有“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
气温的垂直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美景和生活乐趣。每当百花吐艳、风和日丽的春夏季节,人们踏青郊游,观赏高原风光、放眼远望:低处炊烟缕缕,麦苗油菜花黄;山坡芳草如茵,牛羊成群;山顶却是白雪皑皑,冰峰峻峭。在辽阔的牧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则是“马放滩,羊放湾,牦牛上高山”的画图。
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公园
照片显示的是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公园。在青海,小气候对于地域环境影响很大。青海电视台曾经制作过纪录片《脑山》,实际上反映的就是青海湟中、大通、互助等地在小气候影响下的百姓生存状态。
青海的历史沿革
从游牧之地到建省的历程
青海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西部已有人类活动。省内中石器时代文化有拉乙亥遗址,新石器时代有马家窑文化的大量遗存,青铜器时代有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丰富的遗迹遗物。秦代以前,青海一直是羌人的主要活动区域。
黄河谷地
黄河从四川玛曲折回青海境内之后,开拓出了一连串的峡谷和盆地相间的地貌。峡谷之间的一个个盆地就是人类最早的农垦区。古人类在这里耕作、繁衍,留下了众多的古文化遗址。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青海
在西汉之初,生活在青海地区的羌族游牧部落大概有数十个。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主要从事狩猎及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因北方匈奴强大,河湟羌人臣服于匈奴。原居河西走廊的月氏人遭匈奴攻击后被迫西迁,少部分逾祁连山南迁到湟水流域与羌人杂居,史称湟中月氏胡。公元前2~1世纪,西汉王朝先后击败了匈奴及羌人的进攻,进兵湟水流域,建立地方政权,兴修水利,广设屯田;并在今西宁筑西平亭,于今湟中镇海堡、乐都老鸦城分别设临羌县和破羌县。汉武帝时又设“护羌校尉”,管理甘肃和青海东部诸羌事务。神爵初,汉宣帝遣后将军赵充国平定青海先零羌等羌人,汉军采取镇抚结合的手段,使羌人归附,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西汉末年,在今海晏县三角城置西海郡,下设修远、临羌、兴武、罕虏、顺乐5县,同时在河湟流域广设屯田,促进了青海东部的开发,其余广大地区则仍为羌人游牧地。东汉政权建立以后,在今民和县古鄯邑设金城郡,下设允吾、浩门、临羌、破羌、安夷5县。东汉末年,曹操在西宁设西平郡,辖临羌、西都、破羌、安夷、白土、浩门6县。这时的西宁已日渐成为边陲重镇。
西晋时,西平郡辖西都、临羌、安夷、长宁等4县,白土、浩门两县改属金城郡。十六国前凉时期,分西平郡地置晋兴郡(治今民和上川口),西平郡(治今西宁市)辖西部(治今西宁市)、临羌(治今湟中多巴)、安夷(治今平安)、长宁(治今大通长宁)4县,并节制今海北州地。其中,西都县辖今西宁及湟中、互助的部分地区。376年前凉被前秦所灭,青海东部名义上属前秦的控制范围,实际上被当地羌族各部落占据。后凉时期,改西平郡为西河郡(治今西宁),辖西部、临羌、长宁、安夷4县。南凉时期,改西平郡为河湟郡。
北魏时期,改西平郡为鄯州。西魏时期,在今循化、贵德一代设置浇河郡。北周时期,在今尖扎县设置达化县。4~6世纪,吐谷浑人在青海建立吐谷浑国,至663年亡于吐蕃为止,统治青海长达300多年。这一时期,“丝绸之路”因河西走廊东段经常发生战乱而受阻,青海遂成为东西方交通孔道之一,青唐城(今西宁)则成为东西方交通要站。
南凉虎台遗址公园
虎台遗址位于西宁市西郊,遗址公园是浓缩南凉历史而建的。虎台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凉在西宁建立政权的重要遗迹之一。
>>隋唐至宋元时期的青海
隋初,隋政权在保留北周所设鄯州、廓州的基础上,废除郡一级建制,将7县合并为4县。这两个州仅管辖河湟地区,青海的其余部分依然在吐谷浑和党项统治之下。隋炀帝大业三年(619),隋炀帝杨广亲征吐谷浑,在打败吐谷浑之后,复在西宁设西平郡,新置龙支县(今民和、循化县),并在吐谷浑都城伏俟城置西河郡,辖宣德、威定两县;在赤水设河源郡,辖赤水、远化两县,分别控制青海西部和南部地区。
唐初,青海东部属于陇右道,改西宁郡为鄯州,辖湟水、龙支、鄯城3县。当时,吐谷浑控制着黄河源一带地区,而崛起的吐蕃在统一西藏之后,向青海扩张,占据了广大草原。安史之乱以后,青海全为吐蕃控制。唐末青海虽曾短暂归唐,但不久之后便陷入了地方割据势力和大小宗教首领的统治之下。
宋朝, 厮啰渐渐掌握了青海的主动权,以青唐城(今西宁)为中心,在河、湟、洮地区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地方政权,臣属于宋。宋徽宗初年, 厮啰政权势力日衰,宋军遂进占河湟地区,攻取邈川和青唐城,改邈川为湟州,青唐为鄯州,并于1103年把鄯州改名“西宁州”,从此西宁一名沿用至今。北宋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区约一个世纪。
南宋时期,成吉思汗发动战争,把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忽必烈建元之后,于旧甘州之地设甘肃行省,今青海东部湟水流域诸县均受制于西宁州,而西部广大地区则归河州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管辖。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青海
明初,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下辖西宁、碾伯、镇海、北川、南川、古鄯6卫,并在今柴达木和海北地区增设安定、阿瑞、曲先、罕东四卫,归西宁卫统辖;在青海东南部设积石、贵德两州,归河州卫管辖。明朝中叶,蒙古族进入青海,以柴达木为中心,迫使土著藏民退居黄河以南。
清初,南部藏族又进入青海湖南北,蒙藏杂居至今。清代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西宁夏、碾伯县和大通卫;并设立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蒙古各札萨克和果洛、玉树等藏族部落。这些措施为后来青海建省铺平了道路。清末,又设置西宁、碾伯、大通3县和巴燕戎格、丹噶尔、循化、贵德四厅。
1912年9月,袁世凯任命原西宁府知府廉兴为青海办事长官,任命马麒为西宁镇总兵。次年,廉、马共同主持祭海会盟,致电北洋政府,表示拥护共和。自此,青海全境正式归附中华民国。1928年9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新建青海省,将原甘肃省西宁道所属之西宁、大通、碾伯、循化、巴燕戎格、丹噶尔、贵德7县以及日月山以西的广大牧区划归青海省管辖,治设西宁。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成立。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门源的油菜花海
当人们陶醉在门源的油菜花中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去注意隐藏在花海中的门源古城的断壁残垣。门源古城始建于宋代,现在只剩下了一部分城垣,但它却是宋代在青海实施治理的历史见证。
青海的文化特征
三大自然区交会带来的特殊性
描述一个省的文化特征,首先要看这个省的自然特征,因为自然环境对于文化来说至关重要。《礼记·王制》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说的就是自然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青海位于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从自然特征上说,本身就是中国的一大奇观,这也决定了青海文化的差异。
以日月山为界,青海可以分为东部河湟谷地农业区、西部牧业区和青南高原牧业区,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但是这样的文化分区只是一种静态的文化分区,并不能完全概括青海的文化特征。因为青海从地理位置上说,处于东西方交流、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上,在历史上就形成了汉代以前的羌中道、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道和宋代的青唐道。除了经过东面的河湟谷地向西经过青海湖周边地带、柴达木盆地,形成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通道外,青海北面通过当金山口可以直达甘肃河西走廊,南面则以贯通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与西藏相通。除了主要聚居于南面的藏族外,青海现在世居的其他五种民族就是通过以上路线进入青海的。不同的民族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并通过历史时期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今天青海境内丰富多彩的文化特点。
从文化地理上来说,青海省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战略地位重要。藏族作为青海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文化艺术、建筑、医药、科技、宗教等方面创造了辉煌成就。青海也是藏传佛教的发祥地,尤其是藏传佛教后宏期,青海的历史作用尤为重要。再从宗教文化上看,青海对全国藏区的宗教史和信仰传播活动都具有特殊影响。这里也是汉藏文化的交会地带,尤其对西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历代中央政府大多采取“安藏必先安青”的策略。通过青海,把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青海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保持西藏的稳定发展、支援西藏建设、巩固西南边防、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青海隆务寺
隆务寺是青海最大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元大德五年(1310)三木旦仁钦建成隆务寺。自建成以来,隆务寺一直为中央王朝所重视,元明清三代屡有封赠。历代高僧辈出,学者云集,著述之富藏区罕有。
青海的经济发展
资源大省的腾飞之路
青海,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的省份,“地处偏远,区位条件不尽如人意,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诸如此类的语言经常出现在描写青海经济的文章中,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青海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真实情况果然如此吗?并不尽然。青海是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其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了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资源大省的蜕变
按我国三大经济带的理论来分,青海位于西部经济带;按经济大区来分,青海位于西北经济大区;按主体功能区来划分,青海的大部分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地区。总的来说,青海是名副其实的经济落后地区。但是,青海的特殊性也造就了它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之处。
青海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海拔高度造就了这里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高原的特殊气候和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为全国所独有。这里还有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
察尔汗盐湖工业区
首先,青海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盐化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其次,中药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链。最后,青海在水电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以及有色金属等领域逐步形成了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是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经济上可以说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代表。
花土沟油田一角
花土沟是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镇,目前有五六万人口,以石油职工和家属为主。作为青海油田的总根据地,周围上千平方千米的荒漠里密布着无数的钻井平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汲取着地下几千米深处的石油。照片中显示的就是在沟梁纵横的泥岩地貌中的采油平台。
>>西北部民族地区核心部的区位优势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青海的区位也不例外。青海远离全国经济密集区和大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便于区域市场调控,减少经济波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区域市场体系。尤其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就是明显的例子,沿海省市受到的冲击很明显,但是青海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同时,由于地处偏远,客观上有利于本地某些产业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青海在交通、通信、旅游等产业发展模式上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加工业,由于地处偏远,使得高原畜产品、保健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本省有资源优势而发展处于幼稚阶段的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虽然外地的相关产品也打入了本省市场,但由于成本费用较高,反而不如本地产品具有优势。
青藏公路昆仑山口段
青藏公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止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沿途景观大气磅礴,可看到草原、盐湖、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观。
不仅如此,青海在区位上还蕴藏着众多得天独厚的潜在优势。
第一,青海接近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有助于经贸活动的开展。就全国各省区地理布局看,幅员辽阔的青海偏居中国西部。但由于青海省及整个中国西部极其辽阔,尤其是青海东西跨度大,跨经度13°29′,长达1200多千米;而全省人口和经济文化的重心区——河湟谷地又处于全省最东端,面积仅3.5万平方千米,故河湟谷地实际已处于中国辽阔版图的几何中心区域。据测算,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于甘肃兰州市附近,而距兰州近180千米左右的西宁以及更近的海东地区,基本上都被包括在了这个几何中心的范围内。同时面积狭小的河湟地区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位置居中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整个青海省区位的居中。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交通条件日臻完善,中心区位在国内的经贸优势将日渐显露。
第二,地处中国西北部民族地区的核心区位,在西部开发中地位显著。青海省地处新、藏、甘、川之间,在整个民族地区位置居中,成为藏、回、土、撒拉、蒙、满及哈萨克等多民族聚居之地,既是川、滇通往新疆及甘肃西部的捷径(西宁至成都的铁路已在筹备),又是蒙、藏接合部。尤其是青海河湟地区正处于整个“弯月”形地带的核心部位,既是一个区域中心,又是中原联系民族地区的交通要冲,经济文化辐射力强。
第三,优越的区位便于多渠道开展省际协作,推动西部开发。从自然地理看,青海和西藏共居青藏高原,青海是进藏之交通要道和建设西藏、巩固国防的重要基地,利于两地互利协作。如格尔木既是青海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又是西藏最大的后方保障基地和“旱码头”,可以此为纽带,促进两地共建与合作,进而形成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整体优势的“青藏经济区”。从历史区位看,青海又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与陕、甘、宁、新四省区有着传统的协作关系,尤其是青海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陕、甘特殊的人才、技术优势互补性强,可构成巨大的发展合力。
第四,就国际范围看,青藏高原地处几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过渡带,东属最具活力的亚太经济圈(以亚太经合组织为标志),西邻日渐组成的伊斯兰经济圈(包括中亚5国和西亚部分国家),南接颇具实力的南亚经济区(由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组成),北与俄罗斯、蒙古等国相望。这种优越区位,有助于多方位开展国际经贸合作,获取较多利益。
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安装4台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并入国家电网,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输往西宁、兰州、西安等工业城市,并将输入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和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以支援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建设。
青藏铁路
世界屋脊的天路
2006年7月1日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青藏铁路纵贯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最高海拔5072米。与此前最高的秘鲁中央铁路相比,高200多米;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铁路相比,其气候条件与土质构成更为复杂。青藏铁路(格拉线)从动工修建到建成通车,不过5年的时间!与世界上许多人类文明相比,这只是短短的瞬间。
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千米。其中新建线路1110千米,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千米,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天气恶劣四大难题。2005年10月12日,被人们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轨铺通。截至2006年3月25日,青藏铁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其中用于环保工程投资达到12亿元,这在全世界单项工程用于环保的投资量中是相当罕见的。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打破了青藏高原几千年的沉寂,结束了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改写了世界铁路的历史,代表了世界高原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成就。青藏铁路建设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时代,是“中国奇迹”的象征之一。
南山口青藏铁路铁轨铺
唐古拉站
青藏公路上的昆仑山口
三岔河大桥
清水河特大桥架基地
长江源特大桥
资料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