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中段腹地而得名,北邻古丝绸之路的首要通道甘肃河西走廊,有青海“北大门”之称。
当车子从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垭口翻越到北麓,随着山势的降低,植被逐渐丰富起来。青海云杉、沙棘树等逐渐多了起来,一边是满山坡郁郁葱葱的云杉林一边是大片的丹霞草原。境内冰川遍布、雪山纵横、草场辽阔,仿佛置身于瑞士,于是祁连县又被当地人称之为“天境祁连·东方瑞士”。
“祁连的四季从来都是不分明的,春不像春,夏不像夏,‘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祁连的夏季最美,尤其是七、八月间,山林似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大地一片金黄色的花海,在高原的蓝天白云之下,这里就是一副天然的油画。”同行的海北州旅游局工作人员宋生鹏边开着车边向我们介绍。
祁连县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卓尔山、阿咪东索、阿柔大寺、油葫芦自然保护区、八一冰川、黑河大峡谷等等,一直以来都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这些地方一年四季从来不缺少游客。
祁连县城位于山谷盆地内,四周临山,不过有相当一部分是丹霞地貌,有点类似张掖。卓尔山就是一处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风景区,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阿咪东索,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起伏连绵的祁连山,俯瞰山谷八宝河更像一条白色哈达环绕着县城。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因此这里还是摄影家、画家、作家的创作天堂。
出了祁连县城,往东南方向走40公里便是阿柔大寺。这次采访,我们巧遇阿卡(喇嘛)正在做下午课。经过寺院允许,有幸近距离拍摄到了阿卡的修行生活。
阿柔大寺亦称“阿力克大寺”,藏语称“阿柔县喜宏法洲”,位于阿柔乡政府所在地贡白加龙。阿柔大寺为阿柔(即阿力克)部落的寺院。阿柔大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建寺伊始规模较小,到20世纪40年代,在阿柔千户南喀才昂和百户阿多等人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成为祁连县规模最大的格鲁派寺院。这座寺庙中的很多地方包括僧人满堂的经堂都允许游客的进入,护法神殿共有两层,上到二楼更可以全览绚丽多彩的大殿。当然,再好的景色都不如静下心来聆听阿卡们诵读佛经的声音,给人以更纯净的抚慰。
从阿柔大寺返回县城,途中正好经过阿咪东索景区。阿咪东索为藏语,意为千兵哨卡,俗称牛心山。因阿咪东索四周的地形呈吉祥八宝之相,祁连地区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更是敬奉阿咪东索为祁连众神山之王。阿咪东索海拔4667米,与县城八宝镇的相对高差达到近2000米。
每到盛夏阿咪东索山体底部麦浪翻滚,油菜花香,嫣然一幅高原河谷的水彩画;向上绿草如茵是优良的牧场,自古就有“祁连山下好牧场”之美称。如今,正值严冬,河流封冻,但依旧有哗哗的山流冲开河流冰层,形成“暖河”。
来祁连县,就不能不去油葫芦自然保护区。从县城出发在穿越了黑河大峡谷后,油葫芦自然保护区就在眼前。景区海拔3300-4800米,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四周雪山环绕,山峰陡峭。
得天独厚的环境让油葫芦保持了最原始的地理风貌,奇花异草遍布其中,冰封的小溪泛着银光蜿蜒穿行,悬崖上的冰瀑如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不时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云杉、崖柏遍布山涧,或翘首四望,或直插云霄,构成了一幅幅独特而瑰丽的景致。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人为干扰破坏的相对较少,使油葫芦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园,境内生存的野生动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多是珍稀濒危动物。
白唇鹿、雪豹、野牦牛、玉带海雕、岩羊、麝、马鹿、盘羊、棕熊等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只要运气不是太差,遇到这些还不是很成问题的。就在我们出谷的途中,在高高的山脊上,我们看到了数量不少的盘羊群。而它们最突出就是那一对粗大而弯曲的角。
这次行程本来计划还要前往八一冰川。八一冰川是黑河干流河源区最大的冰川,可惜因大雪封山,未能成行。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