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快报 >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作者:老探058 时间:2020-09-07 11:08:25 浏览量: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为生活每年我都要在上海、西宁等地来回奔波,一般在西宁要住上几个月。

记得几年前我在连云港时,接到一位生活在西宁的朋友发给我一条短信,当时看完这条短信让我笑得岔气了。至今还记得短信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说外地的朋友来西宁的感受是这样的:

“六月天草黄得不行;

口不渴嘴唇干得不行;

没激动心跳得不行;

说吃饭酒喝得不行;

好不容易见个美女脸蛋还红得不行。”

今天忽然想把近年在西宁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与朋友们分享。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西宁是名副其实的“夏都”,这是勿庸置疑的。凡在夏季来过西宁的人对此深信不疑。记得2015年七月的某一天下午,西宁天空忽然狂风肆虐,下起雷阵雨。此时几个身穿裤头背心的外地游客,为躲暴雨跑进商店。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嘴里不停地嘟囔说,“这那是夏天?赶上三九天了”。周围几个女服务员看到他们狼狈不堪的样子,则掩嘴哧哧发笑。是的,当外省市的人们在酷暑里汗流浃背、寝食难安的时候,西宁则迎来了一年中最惬意的季节。这时的西宁城区给人的感觉好象一切都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市民的脸上呈现着十分“幸福”的笑容。这是我在西宁最大的感受:

西宁人的“幸福感”没说的,那个“好”呀!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夏都”的称谓我是在外省工作其间,听来自西宁的朋友说的。后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报道加播的广告里,曾反复播放过这样一段“中国夏都——西宁”的广告,印象极其深刻。我曾对没来过西宁的朋友说过,西宁的夏天没有蚊子、晚上睡觉还是要盖棉被等。

“你就编故事吧”。

外地朋友把个脑袋晃得“摇摆器”似的,他们无法想象。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不过近年我在西宁夏天的夜里,也偶尔会遇到有一两只萦绕在耳边,嗡嗡叫的“蚊子”,奇怪了,过去三十多年从没听说过,更没有见过。有从“格尔木”回来的人说,那里的蚊子很吓人,我从没去过那里,就不得而知了。

西宁是“夏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多热的天,也无论天上的“骄阳”怎样“似火”,只要一到有阴凉的地方,你就会感到舒适、凉爽。这与盛夏的外地有天壤之别。西宁的男人,即使外面再酷热,也很少见到有穿“大裤衩”或袒胸露背出门的;西宁的不少女人则不同,天还没有怎么热,就急不可耐地换上了很薄很露的那种酷暑热天的“盛装”。可惜的是西宁夏季凉爽但短促。商店里就曾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对我忿忿地说过:

“这天真讨厌,我这裙子还没怎么穿天就冷了”。

我曾经在网络上写到:“西宁街头美女挺多,而且大多数人很有修养和气质”,这样的语句竟找来不少“喷子们”的强烈不满。其实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快,大家日子过得好,美女自然就多,哪个城市都一样。不过人的修养和气质可不是装出来的,也模仿不来的。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是某种环境长期熏陶的结果,是有深厚文化底蕴作基础的。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西宁美女多,我想这与西宁是个杂居的城市有很大关系,地域越远的双方结亲产生的后代越漂亮,这是公认的事实。

我不了解西北其他省份的情况怎样,我只知道西宁每年夏季的“茶园”可是异常火暴。那里已成为西宁市民夏天必不可少的去处.每逢夏季周末,你就可以看到西宁四周郊外的\"茶园\"生意兴隆,高朋满座。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前年夏天,曾经和我一起教书的十几个教师朋友集体邀请我去西宁的某家茶园娱乐,那是我离开西宁几十年后第一次走进西宁的“茶园”。茶园的规模和气派让我真的有些“瞠目结舌”。那是一个星期天,走进偌大的室内茶园,一阵弥漫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首先迎入眼帘的是在一片翠绿的草丛里,耸立起高底不平、错落有致的假山,山上山下小溪潺潺,小溪翻山越岭流入我脚下用大理石堆砌的水池里,水池砌得别具匠心,池底是五颜六色的碎石,碎石中还闪动着彩灯。穿过甬道眼前一片开朗,抬头望去几十座造型各异的木屋,或横或竖地淹没在绿树丛林间。屋里人们或品着“三炮台”碗茶谈天说地;或高一声低一声地划拳,喝着六十度的“天佑德”白酒;常听到西宁的朋友无不自豪地说:“西宁白酒的消费量在全世界排第二,第一是莫斯科”。其真实性我就不得而知了。此时,有人已是“喝高”了,在屋外的草坪里跳起了藏族“锅庄”舞,这种肢体动作幅度颇为夸张的舞蹈,过去我从未听说过。文革期间常见一些“宣传队”在舞台上跳“藏族”舞蹈,那种舞蹈不知是否就是现在人们普遍跳的“锅庄”舞。要是那样的话,我也曾在当“知青”时跳过的。不过也是在舞台上跳给“社员”们看的。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茶园里还有不甘试弱者,坐在地上一手捂住耳朵,扯着嗓子唱起了“花儿”。(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很多人一唱“花儿”就要用一只手捂耳朵?莫非只有这样才能算“正宗”)。

再往里走,几乎所有木屋里传来“哗啦、哗啦”的响声,伸头朝屋里探个究竟,原来是一桌又一着的“麻手”们在“二、五、八作将”地搓麻消遣。还有一些闷不作声的人群,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扑克牌,他们在相互为对手制做陷阱——“挖坑”。作为游戏挖挖坑无妨,生活工作中可别尽想着给别人“挖坑”了。四周一拨一拨的孩子们象是出圈的小羊,可着劲地四处叫喊、奔跑。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十七八岁的男女服务生。他们身穿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满脸汗水,在人们此起彼伏不停地呼唤声中,紧张忙碌,一路小跑,川梭于木屋之间。

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西宁见闻录——「夏都茶园」

 

朋友告诉我说:近十来年“茶园”已成为西宁的一种“文化”现象。能把一种本来仅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事情,上升到一种“文化”现象,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品味里面的深层意义。

“茶园”里的事情太多了,看表已是夜里12点多。这“西宁见闻录”就此罢手,下次再写吧。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