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站
丹噶尔镇
丹噶尔镇,位于青海省东部,雄伟壮丽的日月山下,东接西宁,西望新疆,南通西藏,是扼守“海藏咽喉”的交通要道,曾是茶马互市当中的重要一站。
经历了上千年的时光,古镇凭借着“诚信”二字不断壮大商业。到了清代,积攒了大量财富的丹噶尔人,在城中建起了一栋栋恢弘大气、精美绝伦的建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百年的商业贸易,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使丹噶尔成为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镇。
城隍庙,修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青海保存最为完整的城隍庙,也是中国最西边的城隍庙。城隍庙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进三院的布局,全是砖木结构,整体建筑揉和了汉藏民族文化元素,可供参观的景点有戏楼、钟鼓楼、壁画、鉴心殿、后寝宫等。
城隍庙里有一块石碑,据当地人说,是当地商会在很早以前立的,上面是一套严格的行商规章制度。在《记住乡愁》第四季《丹噶尔镇——重信守诺 家业兴》中,介绍了这块石碑的由来。
最早在丹噶尔做生意,大都是口头协定,以货易货。由于各民族之间语言不通,文化各异,要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并不容易。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前,也曾有一些商人动过坏心思。
相传,镇上曾有一个姓王的商人,他答应帮牧民用皮毛来换取粮食。可是,他进粮的时候用大斗,换给牧民的时候,却把大斗换成小斗。这样做生意比平日里多赚了近一倍的利润。在他沾沾自喜的时候,骗局被揭穿,从此没人愿意与他来往,这位商人也落得个破败的下场。
惨痛的教训让丹噶尔的商人们意识到,诚信比命还重要。他们有一句话叫作:男子说话如拔牙。意思是,说出去的话等于泼出去的水,为人处世要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为了不让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镇里的商人们自发成立了商会,制定出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逐字逐句地刻在石碑上,并摆放在城隍庙中。如果违反了上面的规定,就会有相应的惩罚。其中最重的惩罚是,驱逐出城,其家族后人永不得在此地从事其行业。
历经岁月更迭、如今石碑上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但是重信守诺的传统,却深深地烙在每个古镇人的心中。
火祖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为纪念火神——炎帝而修建的阁楼,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体建筑高14米,建筑面积为202平方米,被称为“湟水上游第一阁”,是丹噶尔镇的标志性建筑。
在火祖阁落成那天,古镇人郑重其事地把一块写有“勤朴忠诚”四个大字的牌匾悬挂在最高处。在“诚”字的下方还写下了十六个字:“言行一致,不诈不欺,人能守信,自立之基”。
丹噶尔人把写有诚信的牌匾立于供奉先祖神灵的殿阁之上,古老的规矩也化作他们的人生信仰,根植血脉,世代传承。
“歇家”,是在丹噶尔行商的一种称号,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歇家”具备朝廷颁发的执照,从事特殊商品的贸易,深受牧民以及客商信任,常常被委以中间人的重任。作为一名“歇家”,不仅拥有强大的财力,更为宝贵的是要具备信誉和口碑。
清光绪年间,15岁的魏西园进入“乾泰永”商号当了一名伙计。没过几年,西北匪患日益严重,为了躲避战乱,魏西园的东家连夜打包行李,准备逃回江苏老家。东家临走之前对魏西园交代说:你在这给照顾着,能赚多少就赚多少。现在保命要紧,能保住就保住,保不住的话你看着办。
东家走后,店里只剩下魏西园一个人照看。有人劝他:趁着土匪还没来,赶紧逃吧。一旦打起来,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还做什么生意?可是这位年轻人却不为所动,因为他答应了东家要尽力保全店里的财产。
冒着生命危险,魏西园把东家的货物都保存了下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把生意越做越大,赚取了数万两白银。
四年的时间过去了,魏西园一直守在店铺,可一直没有东家回来的消息。外面传言,他的东家已经在逃难途中死了。听到这些传闻,魏西园决定,带着账本和这些年来所有的利润,前往江苏,把钱全部交还给东家,如果东家不在了,他就把这些钱交给他的孩子。
因为当年的一句承诺,魏西园带着几万两的银票,踏上了2000多公里的寻主之路。经过数个月的辛苦跋涉,这位年轻人终于见到了东家。战乱年代,东家原已放弃自己的生意,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魏西园能够把自己的店面打理得有模有样,并且不远千里为自己送来经营所得的利润。感动之余,东家对魏西园也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从那之后,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不仅得到了掌柜的资助,开设了“忠信昌”商号,还获得了商会的举荐,拿到了政府颁发的执照,成为了一名负有声望的“歇家”。
当时,包括“忠信昌”在内,古镇里共有48户歇家。他们始终诚信经营,重信守诺,维护着本地市场的秩序与繁荣。到了民国十三年,丹噶尔的商贸发展到鼎盛,仅一年的贸易总额就达到了500多万两白银,超过西宁近7倍,成为青海最大的商贸重镇。
丹噶尔的商铺门口,通常都会挂排灯。排灯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都会有与历史故事相关的绘画。大多数商家会选择与忠义、诚信相关的内容,不仅美观大方,也代表着商家的一份信誉。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古镇重信守诺的传统延伸开来,影响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今年已经75岁的杨增贵,是排灯制作的老手艺人。这些年来,制作了不下千盏的排灯。如今,虽然年事已高,说话有些模糊,但是只要一提起排灯技艺,还是十分激动。多年来,他一直清晰地记得,跟着师傅学艺时的第一课,做匠人先学做人,做人首先要诚实,要重信誉。
从那以后,杨增贵在师傅的教导下,一步步提升着手艺,没过几年就出师了。临别那一天,师傅要求他许诺:入了这一行就要坚持做下去,不能轻易放弃。那时还年轻的杨增贵一口答应了下来,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为了守住这个诺言,他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不易。
20世纪80年代,由于需求量太少,排灯技艺逐渐没落,很多人都迫于生计转行了,而杨增贵却始终坚守在这个有些冷清的行业里。那时候,无论给不给钱,他都要给别人做上几个。甚至有时只是雕个花,刻个动物的“小活”,他也接下来,只是为了不要荒废了这门手艺。
为了当初的诺言,杨增贵坚守了半个多世纪,即使在生活最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放弃这门手艺。
2005年,随着丹噶尔的排灯艺术被外界所熟知,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也让杨增贵明白了师傅的用心良苦。做好一件事,守好一句承诺,终将获得美好的回报。
如今,丹噶尔的排灯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杨增贵也成为排灯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夜晚,灯光点亮。一排排制作精美的排灯,犹如耀眼的繁星,点亮着丹噶尔的夜空,也点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
湟源里脊,是精选猪的里脊肉,切成长方形块状,用湿淀粉挂糊油炸,炸至金黄出锅备用;酸辣里脊以辣椒、湟源陈醋为调味料,以高汤勾芡做成卤汁,浇于热油炸出的里脊之上,在浇汁时发出很响的油爆声,香脆可口。
甜醅子,是西北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采用小麦、青稞、大燕麦煮熟晾温,调拌酒曲保温发酵而成。古镇人有句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它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吃时散发出阵阵的酒香,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祛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
酿皮,是湟源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酿皮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再将沉淀的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将其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末、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丹噶尔镇有很多有特色的客栈,可选择景区附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酒店、宾馆等入住。
编辑 | 刘晨 王昕彤 樊东媛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