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因“湟水流经其中”,所以称湟水流域为湟中。西宁是古湟中的一部分,这里最早是羌人生活的地方,被称为“西羌之地”。西汉时,随着汉朝势力的西移,西宁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版图。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西宁的地名几经更迭,每一次地名变迁的背后,都蕴含着历史的风云和文化的传承。
西汉始设西平亭
西汉初,匈奴阻断了中原与西域最重要的通道——河西走廊。公元121年,汉武帝派遣霍去病抗击匈奴,汉朝的势力开始进入湟水流域,并在险隘要地设置碍、塞、亭、燧等军事防御设施。
大约在此期间,西汉在今天的西宁地区设置了西平亭。西平亭是西宁最早的行政建制,它既是军事防御体系,也是邮传系统,也是地方基层政权。
我省文史学者靳育德先生介绍:“公元前61年,赵充国平定河湟,设金城郡,西宁隶属金城郡临羌县管辖。”
东汉改置西平郡
东汉初年,光武帝统一全国,青海东部地区归东汉统治。两汉以来,多次在湟水流域屯田和迁徙内地汉民戍边,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不断传到这里,地处湟水谷地的西宁等地生产得到了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为了加强西宁地区的统治,公元205年,东汉划分金城郡西部数地,设置了西平郡,同时分临羌县东部数地置西都县,郡、县治均在今西宁。
西平郡当时隶属凉州刺史部,辖西都县、破羌县、安夷县和临羌县,辖境约是现在的湟源、湟中、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海东市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区、乐都区等地区。自此,西宁成为湟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及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之后的很多年,随着政权的更替,先后有三国时期的魏国、西晋、前凉占据西宁地区,但是西平郡这个地名却一直存在。直到后凉统治时期,西平郡曾一度改名为西河郡,到南凉建都西平,西河郡再次改名为了西平郡。
北魏称鄯州
北魏时期,西宁有了新的地名——鄯州。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公元444年,北魏大破吐谷浑。第二年,吐谷浑王慕利延败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同年,北魏军队击破鄯善国,鄯善国灭国。
“当时,统治湟水流域的北魏政权改西平郡为鄯善镇。数年后,又改鄯善镇为鄯州,州治今天的西宁,辖西平郡和浇河郡。”靳育德先生说。鄯州也是北魏时期青海最高的行政建置。
隋文帝时期,全国调整行政区划,取消了郡一级建置,设立了县。公元598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西宁地区为湟水县辖地。
“唐时,又在西宁设置了鄯城县。辖地包括今天的西宁、湟中、湟源、大通、互助等地。”靳育德先生说。
唃厮啰设置青唐城
北宋时期吐蕃后裔欺南凌温在西宁建立唃厮啰政权。西宁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青唐城。
据了解,当时的青唐城周围二十里,中间有一堵墙将古城分为东西二城。西城建有宫殿、贵族宅邸等,东城居住着普通百姓。一百多年后,唃厮啰政权灭亡,青唐城这一地名也随之消失。
“公元1104年,宋军进军湟水流域,收复了青唐。北宋设置了西宁州,州治今天的西宁,隶属于陇右都护府。从此,西宁这一名称便一直沿用到了今天。”靳育德先生说。
三县地名变迁
湟中、湟源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是西宁的属地。随着西宁地名的变迁,这三个地方的地名也随之变化。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因境内有大通河流经而得名,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西宁的属地。大通县境内最早的行政建制为西汉时期设置的长宁亭。此后千余年,大通的地名都与西宁息息相关。直到清朝雍正年间,为进一步加强清王朝集权统治,清政府在设西宁府及西宁县的同时,设置大通卫,辖门源等地。清政府还在大通修筑了大通城(今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城)、永安城(今祁连县境内)和白塔城(今大通城关镇)。靳育德先生介绍,清乾隆年间,经西宁道杨应琚等人申请,大通卫卫署迁到了白塔城(今城关)。乾隆二十六年,大通卫改为大通县,从此白塔城成为大通县治所在地。1957年10月,大通县人民政府从城关镇迁至桥头镇。1986年在原行政区域内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今。
●湟中是青海最古老地名,泛指湟水流域。上世纪40年代中期西宁设市后,将原西宁县移至鲁沙尔,改县名为湟中县。2019年12月6日青海省官方发布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准青海省调整西宁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
●湟源明代时称东西俱尔湾,东科寺修建后,人们称为东科尔(丹噶尔),其实是蒙古语和藏语读音不同的原因。清代设丹噶尔厅,民国初年改厅为县时,改为湟源县。
记者/王十梅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