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是映射城市发展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西宁市也逐渐建立起了一套符合自身条件的城市交通体系,并且伴随着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也成为了这座城市交通发展的底色。绿色交通建设从最基本的节能减排,一步步扩展到整座城市交通运转的方方面面。如今,绿色交通不仅让市民畅想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更是西宁市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重要蓝图。
新能源让脚步更轻盈
9路公交车作为西宁市最早开通的横贯西宁市东西的公交线路之一,不仅见证了老城区发展的历久弥新,也经历着新城区崛起的方兴未艾。这条公交线路更是见证着西宁市绿色交通发展的点点滴滴,西宁市首辆纯电动车试运行,西宁市首条公交专用道……都与9路公交线路紧紧关联。
从城东区到海湖新区,9路公交车每日运送着成千上万乘客。说起绿色交通发展的感受,或许没有谁能比这条线路沿线的乘客感触更为深刻。
自从9路公交车“换装”为新能源车,市民刘阳对乘坐公交车有了新的感受。“上下车方便,最重要的是车厢宽敞,车内环境舒适,比以前的车好的不是一丁半点。”
2018年1月1日,西宁市首条公交专用道正式启用。当时9路公交车司机朱国营用比平日里少5分钟的车程跑完了单趟。“在公交专用道上开着顺畅多了。”
让乘客和司机都感受到了绿色交通发展的便利,这就是西宁市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开展绿色交通建设取得的喜人成就。
借助公交都市建设,西宁市实现了公共交通领域的进一步节能减排。6年来,西宁市累计投入8.29亿元,更新、新增公交车辆1419辆,;自2017年开始更新、新增车辆全部为纯电动公交车,车辆装备进一步提档升级,高标准满足了乘客的舒适体验。更新、新增的1419辆车中,清洁能源公交车782辆,占55.1%;纯电动公交车425辆,占30%;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212辆,占14.9%。目前,西宁市公交车车辆数为1940辆,较公交都市创建初期增长了634辆,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也从公交都市创建初期的16.7标台提高到目前的18.3标台。
如今,象征着西宁蓝的车身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公共交通一道流动的风景,而这条风景线不仅属于公交,同样也属于出租车。
2019年1月,伴随370辆纯电动出租车上线运营,西宁市纯电动出租车数量到达400台。蓝白相间的车身象征青海的蓝天白云,纯电动的动力配置寓意生态青海、绿色西宁……这样美好的寓意正越来越多的映射在城市公共交通之上。
2020年4月,西宁市印发《西宁市进一步加快纯电动车推广应用支持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措施》,其中明确,从2020年起,全市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全部使用纯电动车。2024年底前,市公交集团运营的城市公交线路全部实现纯电动车。同时,从2020年起,城市巡游出租车更新全部使用纯电动车,2025年底前市区巡游出租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车。2022年底前城市电召出租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车。自2020年起,新注册网络预约出租车全部使用纯电动车。
大路网让脚步更宽阔
如果罗列西宁市的城市地标,时代大道一定榜上有名。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沿线矗立着不少已建成或仍在建设的独属于西宁市的标志性建筑,更因为这条道路本身就是西宁市截至目前独一无二的一条城市道路。
2020年5月23日,贯穿西宁市南川片区,连接城南新区与中心城区的重要南北交通大动脉——时代大道全线建成通车。通车首日,不少市民就已经享受到了它的方便快捷。“从城南一路开下来大概就用了10余分钟,挺快的。”市民邹先生说,现在西宁的路不仅越修越宽敞,而且道路的绿化美化也越来越漂亮。“时代大道真的是西宁市最美的一条城市主干道了。”
正如这条道路的名称——时代大道,它的建成对于西宁市的发展来说确实具有时代意义。
时代大道是西宁市南川片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也是贯通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区的交通主动脉,同时也是西宁最美丽的一条景观大道。时代大道不光有13米宽的隔离绿化带,道路两侧还设置有20米宽景观绿化带,配以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景观石等装饰,俨然如同一座临街游园。同时,时代大道沿线共安装了380余盏形似丁香花的路灯,取名为“盛世丁香”。而为保证行人安全,车辆畅行,时代大道沿线共修建了19条人行下穿通道,在道路中央设置综合管廊,提高周边地区系统配套保障能力。
这正体现了绿色交通发展的理念——既要让人们出行便捷,同时也要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
除时代大道这条主干道外,围绕在其周边的8条支路将与时代大道一起,共同构成一张南川片区“九横六纵”的立体化交通网。
可以说,时代大道是西宁市大力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西宁市通过实施路网攻坚计划,全面提升路网建设速度和水平,贯通交通主动脉、优化交通网络、打通微循环,构建西宁市“外成环、内成网”的路网体系,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
自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道路里程14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2016年底的7.23平方米增至12.5平方米,市区交通拥堵系数由2016年底的3.75降低至1.86,降低了49.6%,路网密度由4.85千米/平方千米提升至5.04千米/平方千米,排西北五省第二。城市道路已初步构建为“内畅、外连、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城市道路环境、建设品质、对外形象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城区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双体系让脚步更坚定
城市交通说到底服务的是人,让人们感受到绿色交通带来的便捷、安全、舒适,这就是绿色交通建设的意义。
致力于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西宁,一个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不可或缺。伴随城市路网不断完善,交通硬件设施不断提升,人们追求公共、低碳、环保出行的意愿正在与日俱增。
或许这些数字比任何人的口述更具说服力:西宁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2%,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达77.3%,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18.3标台/万人,累计新增公交场站用地面积20.25万平方米,6年,新增、调整优化60条公交线路。
如今的西宁,102条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顺畅,日均客运量近百万人次,普通公交、快速公交、城市快客、夜班公交等多种服务模式互为补充、相互衔接,公交正在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公交线网的扩充一方面得益于城市路网的扩容,但更重要的是市民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认可。
“自从开通了夜班公交,每天晚上下了夜班再也没担心过没车坐,夜班公交的开通真是让我们这些都市夜归人省心又放心。”家住西钢的市民蔡有俊说。
如果说公共交通承载着人们对高效、便捷出行的期待,那么城市绿道则延伸着人们对于低碳、健康出行的期盼。
2016年2月底,西宁市首个绿道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启动,为崇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
依托城市绿道,45岁的马文娟如今已经习惯了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单位与家之间。“从家里骑到单位差不多要40分钟左右,比坐车还快,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目前,西宁市配套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104个,免费投放公共自行车2080余辆,累计骑行达到了300余万次,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有力保障。为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西宁市还在道路条件较好的路段配建了城市自行车道,不仅解决了短距离出行的问题,同时还达到扩容城市路网、补充慢行系统、打造畅通微循环的目标。
按照“区域留绿道、城郊串绿道、老城连绿道、新区建绿道”的思路,西宁市先后建设完成湟水河、南川河滨水绿道,大南山、北山美丽园等沿河、沿山连通大通、湟中、湟源三县区的绿道网络465公里,成为了广大市民绿色便捷出行、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的民生工程,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郑思哲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