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每座城市都有它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品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或记忆,往往从标志性地点或建筑开始,它们镌刻着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内涵,传递出城市的时代气息和文化韵味。
中心广场、凤凰台、浦宁之珠、青海省博物馆、唐道637、时代大道、市民中心……哪些是你心目中的西宁地标?蕴藏着什么样的城市记忆?
中心广场北扩片区。摄影:海东
1 老地标焕发新生机唤醒城市精神记忆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清晨的阳光洒向省城中心广场北广场,熟悉的音乐响起,沉睡一夜的广场睁开了眼睛。
55岁的杨玉梅和姐妹们在歌声中翩翩起舞。挺拔的身姿、会心的笑容,每个人身上散发着乐观、向上的魅力,第一次在北广场跳舞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2019年11月29日,中心广场北广场开放,杨玉梅带着她的中心广场梦之队快乐之舞健身队前往北广场。她们穿着红色的裙子,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纵情歌舞,高喊“幸福西宁,我运动我快乐”。
如今,这支健身队已壮大至300多人,年龄最大的77岁。杨玉梅最爱清晨和傍晚的广场,人多热闹。打太极拳的、跳锅庄的、做操的、散步的,广场环境好,大家心情好,身体倍儿棒。
杨玉梅的家在广场西侧的黄河路上。北广场的建成,打通了北山寺、南禅寺之间的视线廊道,为三川交汇的西宁中心区拓出一条天际线,形成一条以南川河为中心的景观带,使得中心广场足足增加了7.2万平方米,是西宁最大的广场,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
这个时节的北广场绿意盎然,30万株花木吐露芬芳;广场地下商业综合体将启动运营,一个集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呼之欲出;陪伴几代西宁人的西关桥、五四桥旧貌换新颜……老地标焕发出勃勃生机,唤醒了一座城市的精神记忆——
多少大型活动在这里举办,多少新征程从这里开启,它见证了西宁20年的“凤凰涅槃”,它赋予了西宁人大爱情怀和奋斗品格。在杨玉梅和她的姐妹们眼里,它是青春的符号,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夕阳西下,杨玉梅和姐妹们又聚在北广场,还是那首歌,还是那支舞,还是那群可爱的人。
海湖新区。
2 时尚地标烙印城市性格特征
中心广场是西宁人心中的精神地标,西宁人的时尚地标在海湖新区,在唐道637广场。
年轻的肖丽玉又到西宁出差了。每一次,她都住在唐道637广场附近的酒店,尽管行程紧张,每晚她会抽空下楼转转,感受夜西宁的繁华和绚丽。闪烁的霓虹灯下,人来人往,不同地方的口音入耳,肖丽玉有些恍惚。
这是肖丽玉印象中的西宁吗?这是传统、朴素的西宁吗?她看到的西宁是时尚的,是多姿多彩的,海湖新区五光十色的夜和香气诱人的美食颠覆了她的认知。
作为海湖新区的核心商业区,唐道637广场被称为城市客厅,是高原旅游的“打卡胜地”,它被装进了肖丽玉的手机,呈现在全国网友眼前。她总结,年轻人喜欢这里,游客喜欢这里,不仅仅因为它是网红景点,也不仅仅因为这里的夜晚五彩斑斓,还因为它自信开放、包容并进。
看,穿着的时髦的女孩昂首挺胸走过,又一家特色酒店开业了,百年老店门前排起了长队,南北口味完美结合……一个城市地标犹如一个人的基因密码,烙印出一座城市的性格特征。
十年磨一剑,以唐道637广场为中心,海湖新区的画卷越铺越大。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海湖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形成了海湖新区的中心圈;海湖体育中心、湟川中学等教育设施建设,形成了海湖新区的文体功能圈;新华联广场、万达广场、唐道637等城市综合体,形成了海湖新区的全业态商圈,每年吸引消费群体达几百万人次,对西宁市的旅游、消费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西宁的城市品质。
唐道637广场代表的不仅是西宁时尚的一面,更意味着就业机会增多,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许多像肖丽玉这样的游客在这里释放压力,重整精神,勇往直前。她动情地说:“西宁并不是最耀眼的城市,却是最包容的城市,我在这里读懂了西宁!”
西宁市市民中心。
3 下一个地标在哪里
地标是城市的形象符号,更是城市发展的标志。西宁的下一个地标在哪里?我们踏上时代大道寻找答案。
时代大道拉近了南川片区与西宁中心城区的距离,它被誉为全省等级最高、景观最美的道路,道路两侧的风景同样动人。市民中心位于道路东侧,正在修建的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也在道路东侧,它将成为西宁的新地标。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总用地面积约32.4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0.15万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面积约24.6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5.4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酒店和会展中心两大功能区,是青藏高原体量最大的会展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4.6亿元。
7月4日,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酒店和会展东区主体结构,在礼炮声和欢呼声中成功封顶。形似“巨门”的酒店是青藏高原首座纯钢结构五星级酒店,采用巨型景框设计,巨型景框联通南北轴线,表明青海是丝路文化的窗口,整个建筑为八边形,聚焦八面,寓意喜迎八方宾客。展翅状的会展中心好似一只高飞的雄鹰。
整个青海国际会展中心融入了河湟文化元素,传达出河湟高台“筑”西宁巨门、山川印象“展”丝路腾飞的设计理念,表现地域文化自信,展现青海发展自信。
雨后天晴,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与远处静谧的的青山交相辉映,显得泰然平和、从容大气。那一天,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技术员黑小龙一脸灿烂,激动得嘴角颤抖。去年,他和1000多名工人从全国各地奔赴西宁,扎根高原,用两年多时间筑起青藏高原乃至西部地区会展新标杆。
往后的西宁远不止增加这一处新地标。当一个个城市地标拔地而起,西宁新形象必将引来世界目光。未来西宁,注定风光无限!
海湖体育中心片区。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