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快报 > 

媒眼看西宁:西宁人的幸福从量到质的变化

作者:大美青海云 时间:2021-04-27 13:40:41 浏览量: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朵海平 报道) 以前常常说,西宁越来越变得靓丽和宜居,从西宁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建设中,西宁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但西宁市以发展的眼光待事,在给市民幸福感的路上一直向前,从不满足,让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建设从量变到质变。

媒眼看西宁:西宁人的幸福从量到质的变化

南北山建设再上路

提起南北山,是西宁市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的标志和典范。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土壤贫瘠、植物稀少、降水少而蒸发量大等自然气候条件,西宁绿化“先天不足”。

解放初期的西宁,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城市,受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和高原干旱高寒地理气候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这里每栽一棵树,都比低海拔地区困难数倍,造林绿化举步维艰、进程缓慢。但因为缺绿,高原人民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绿意;因为爱绿,西宁人民一刻也未停止追绿的脚步。在高原上追求高标准、勇攀高目标,经过不懈努力,森林覆盖率达3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

尤其是南北山的蜕变。在2019年的一项数据中显示,西宁南北山一、二、三期造林总面积为51.6万亩。初步建立了以乡土针叶树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森林生态体系,明显减少了西宁地区扬沙天数,控制住了南北两山水土流失,植被面积不断扩大,水源涵养功能得以增强。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让以前风沙漫天的西宁城,变身成为四面绿色的生态城。

媒眼看西宁:西宁人的幸福从量到质的变化

可南北山的绿色建设还在继续。

依托南北山绿化成效,西宁市启动了国家级环城生态公园建设,规划面积158.70km2,规划期限为10年,即2016-2025年,总投资50615.69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质量提升6.96万亩、森林抚育25万亩。同时,利用西宁市南北山现有路网系统,打造了9条生态景观观赏步道,总长度达105公里,为市民提供具有高原森林景观特色的旅游休憩空间,今年西宁市将在南北山区域内打造9个森林生态景观示范点建设,同时开展塔尔山自然体验公园建设,将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建成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完备,集生态观光、生态科普、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吸引力与辐射力强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亲河,流域内居住着350多万青海各族人民,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18年,西宁市启动了全国的三个试点之一的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该林场区域规划面积367万亩,主要涵盖西宁市和海东市湟水流域两岸。其中西宁分场规划面积为120.46万亩,计划用8年时间(2018-2025年),在重要山体和河流两侧,造林57.97万亩、低效林改造16.5万亩、森林抚育42.12万亩。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升区域森林覆盖率,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为筑牢湟水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做出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和南北山四期工程建设也提上日程。其中南北山四期全面推进“一优两高”,实施“大西宁”战略,以“提质、扩面、增色”并举,西宁区域内计划通过10年建设完成人工造林24.9万亩、森林质量提升34.5万亩,建成覆盖面积12.73万亩的林灌工程,总计划投资33.55亿元。到2030年,全省规划实施区域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0.3%提高到54.0%以上。

媒眼看西宁:西宁人的幸福从量到质的变化

智能化的“绿色”生活

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非“垃圾分类”莫属。6月19日,记者来到海宏一号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现场,了解到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先进科技,实现对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回收、中端统一运输、末端集中处理的全过程。

2019年11月,城西区与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文汇路街道办事处、通海路街道办事处作为智能垃圾分类先行片区,铺设智能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垃圾分类是指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回收,以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而垃圾分类智能化回收,能够极大的加快垃圾分类处理的速度,通过街道和生活区投放智能化垃圾箱,使垃圾迅速找对位置,通过云台终端配合垃圾箱内的智能监控系统及定位系统,能够极大的提升垃圾的转运速度和效率。

城西区智能化垃圾分类平台,对区域内居民各类垃圾投放量、资源回收利用率、经济效益等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中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大数据平台管理员通过电脑和手机终端,清晰了解各区域每个特定时间段的生活垃圾投放量、投放种类和投放频率等信息,为政府合理调配公共服务资源、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了数据支持。“我们的清运员根据‘回收员APP’所显示内容,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已满回收箱及时收运,然后分拣员按收货量1-2天分拣可回收物一次,每周将分拣打包的可回收物处理至具有资质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其他垃圾统一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的目标。”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目前,城西区已在文汇路街道办事处、通海路街道办事处建设安装49台智能设备,其中39台智能设备在运行。逐步形成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日运输可回收物约800公斤左右,周处理可回收物约4000公斤左右。智能化的生活也吸引了居民参与的热情,“刚开始觉得有些麻烦,但慢慢习惯后,觉得比以前方便多了,同时,这种垃圾处理的方式,保持了小区环境的整洁、干净和卫生,是绿色环保的。”海宏一号小区居民席女士告诉记者。

媒眼看西宁:西宁人的幸福从量到质的变化

从绿色中获取福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中西宁市民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和环境宜居的幸福感,同时,有些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用山水美景,引来游客,从而开辟出一条“绿色”致富路。其中颇为有名的是大通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

边麻沟村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东部,距县城14公里,辖三个自然村,全村有162户612人,有汉、藏、蒙古、土等民族,少数民族41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7%。全村平均海拔2800米,耕地面积1600亩,均为山坡旱地,人均耕地面积2.6亩,农作物主要以种植油菜、小麦、土豆为主。

边麻沟村因青海浅脑山地区随处可见的一种野生灌木植物“边麻花”而得名,这种花开两种颜色,黄色的学名叫“金露梅”,白色的叫“银露梅”,一到夏季,边麻沟村的满山遍野就开满这种野花。

但谁也没想到,有一天这里的村民靠着这些野花走上了致富路。打破了守着青山绿水,却过着穷日子的僵局。

“以前我们村是全县出名的贫困村,全村162户612人,人均3.2亩旱地,靠天吃饭年年苦哈哈,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仅为2386.7元。2015年,我们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出600亩庄稼地,并吸收精准扶贫旅游项目资金,种上了连片的观赏性花草,在亩产不到300斤粮食的旱地里建起一座远近闻名的‘花海农庄’。”朔北乡组织委员唐小龙向记者介绍说。

自“花海”旅游形成后,每月不同花卉绽放,不同主题色彩,加上随处可见的边麻花,很快吸引了游客,成为了西宁“网红”景点。“这里来游玩的主要是从西宁来的,虽然西宁市区有很多很美的湿地公园,但我们这里是乡村风光,有着不一样风景的花海景观,每逢周末或者闲暇时间到这里浪一趟,带上家人,既感受了乡土气息,又欣赏到美景陶冶了情操。”唐小龙说。

据记者了解,边麻沟一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景区收入达430万元,成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村民人均收入也达到近1.5万元,极大地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在这次采访中有件趣事,我们的同行女记者结束采访后的闲聊中,和边麻沟村支书李培东打趣说要在村里找个对象,可爱的李书记当了真也犯了难,他一本正经叹气说道:“我知道的小伙子都有对象了,我得打问打问。”顿时现场众人笑了起来。这是件趣事,但在5年前,这是李书记的一件头疼事,因为这个少数民族村庄人均收入仅千元,全村不到200户村民中就有90多个单身汉。都说“一年只有半年粮,有女不嫁边麻郎”。眼下,外村姑娘都以嫁到“山沟”为荣。

幸福感不仅是宜居宜业,还是老百姓从绿色发展中享受到的福利,用绿色谋致富,真正践行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媒眼看西宁:西宁人的幸福从量到质的变化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