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当地时间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并延续了大型哺乳动物大迁徙景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实现了青藏高原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
当天,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代表经过审议和表决,青海可可西里以其突出的价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青藏高原第一项、我国第十二项世界自然遗产花落青海。
申遗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根本,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必将让全世界更进一步认识认知生态青海、美丽青海。回顾可可西里申遗的历程,青海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付出了巨大努力,现在,再让我们回忆一遍这激动人心的过程。
昆仑山
2014——
申遗元年 青海正式启动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
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路过乡里的每户人家,你会看到路旁摆放的简易垃圾桶、家家门口捆扎的垃圾,你会看到清澈见底的河水、绿茵怀抱的小山,你还会看到野生动物成群多样、雪山绵延不绝。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县管理处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告诉记者,经过大力宣传,现在牧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都积极参与到了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队伍中。
布喀达坂峰
从2014年年底开始,我省走上可可西里申遗路,通过申遗,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唤起更多人关心和参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实现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迈向世界层次,扩大青海的国际影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精心指导下,2014年10月15日,青海省成立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启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可可西里申遗是我省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保护全人类共同遗产的实际行动,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总体目标,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巧克力山
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程序极为严格,竞争也很激烈。按照规定,一个缔约国一年只能申报一处世界自然遗产,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目前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截止2015年,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共1031项,其中自然遗产仅197项,文化遗产802项,自然文化遗产32项。目前,中国大陆仅海南、上海、宁夏、青海没有世界遗产,中国大陆世界自然遗产仅为11项。
2015——
报送请示将可可西里列入我国2016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2015年,是可可西里申遗的行进之年,这一年,我省主要完成了申遗文本的编制、评审和报送工作,并启动了可可西里申遗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
玉珠峰
为保证申遗工作顺利开展,我省成立了由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加的专家组编制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及附件。2015年9月24日,经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可可西里自然遗产提名地申报文本预审稿正式报送世界遗产中心预审查。
12月11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向省政府报送申遗正式文本及《关于报请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列入我国2016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请示》。12月15日,经省政府批复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送该请示,请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可可西里列入我国2016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为全面掌握可可西里自然资源现状,准确评价遗产价值, 2015年5月6日,省申报世界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多部门,历时20天,行程约2000公里,对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面积、界线、动物资源本底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申报地第一手基础资料。
藏羚羊产羔房卓乃湖
10月27日—11月9日,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了世界保护自然联盟(IUCN)高级顾问皮特•夏迪、世界保护自然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主席福勒德•罗柰赴可可西里申报地进行考察指导申遗工作。通过这次考察,为我省及早发现、修正申遗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省申遗工作质量打下了基础。
2015年11月6日—14日,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和专家赴青藏公路沿线进行调研,提出整治标准及要求。
藏羚夫妇
11月26日,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方案》 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14日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了《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条例(报审稿)》。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于2015年11月20日,组织召开《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草案)》论证会,并按照论证意见对条例草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6——
关键之年 获得2017年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入场券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围绕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工作,挑战无人区,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完成了遗产提名地文本的编制、报送,和IUCN专家迎检工作。
在2015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赴可可西里开展资源调查,审查论证申遗文本,完成了约50万字的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及附件。2016年1月28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审定,报国务院审签后(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刘延东副总理、杨洁篪国务委员分别签字),作为中国2016年唯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世界遗产中心。
3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来函,确认提交的申遗文本符合技术要求,已转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进行审查和评估。
猞猁
6月23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向中国常驻大使发函告知,青海可可西里文本完整,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项目。
2016年3月25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9月23日表决通过,并予以公布,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既向世界遗产组织表明了中国政府保护遗产的目标和决心,也为可可西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奠定了法制基础,提升了申遗的成功率。
野牦牛
现在的可可西里保护区内,保护站服务设施功能齐全、各项指示牌标识明显、沿途公路两边干净整洁。这一切都源于遗产提名地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工作。申遗领导办公室协调玉树州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提出了不在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内设置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承诺;完成了不冻泉、五道梁公路服务区风貌打造、停车场改造及多秀村风貌打造和道路建设;完成了索南达杰保护站驿站施工改建工作及不冻泉、五道梁等保护站服务设施功能改造工作;拆除了五道梁公路服务区沿公路两侧封闭围墙和玉珠峰山脚下牧户自建违章建筑及109沿线4个废弃道班房;建成了五道梁、不冻泉观景平台和索南达杰保护站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制作了青藏公路109线70块藏、汉、英文标志标牌和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界桩及标识标牌;完成了省道308沿线路面清扫、边沟清理、公路边(护)坡植被恢复、标志标识牌设立及护栏安装。清理了进入可可西里道路沿线废弃电线杆、广告牌及沙坑既有垃圾;对提名地范围开展了禁牧还草、网围栏拆除等工作。
秃鹫
IUCN专家卡洛•奥索拉、齐麦德奥齐尔•巴扎萨德及相关陪检专家于10月28日至11月6日对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并与当地群众进行了访谈,通过进入陆地考察和空中俯瞰,我省向IUCN专家全面展示了可可西里的自然资源、美景、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管理情况,充分体现了可可西里固有和独特的遗产价值。考察结束后IUCN专家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独有的遗产价值、完整性和开展的保护管理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为今后更好的保护管理世界遗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助力。这标志着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工作正大步迈向成功。
2017——
申遗成功之年 今后将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巩固成果
2017年,是可可西里申遗能否成功的决定之年。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6年中国政府申报的唯一自然遗产项目,参加了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
藏野驴
2月19—26日,由省住建厅厅党组书记、厅长率玉树州州长等五人组成的出访团赴瑞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部和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相关工作,报送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补充材料,沟通、解释、答复有关问题。拜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项目负责人和专家,了解世界自然遗产表决列入程序和申遗的最新动态,实地调研了瑞士和法国部分世界遗产地。出访活动结束后,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遗产中心沟通协调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工作情况的报告》,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
棕熊
为进一步推动可可西里申遗工作,得到国家领导、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由可可西里申遗领导小组办公室代拟的《致刘延东副总理信函》、《致陈政高部长信函》和《致伊琳娜•博科娃总干事信函》,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分别以青海省委和青海省政府名义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致函,汇报了可可西里申遗工作情况。
雪豹
下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青藏公路109线、省道308线沿线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及保护管理设施建设工作,加强公路服务区监管、建立健全长效保护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狼
盘羊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重要意义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好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积极主动履行国际公约,保护全人类共同遗产的实际行动
● 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接受更好保护管理的新起点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它的名字有两个意思,蒙语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语则是指“美丽的少女”。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提名地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面积为230万公顷,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地域面积涵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一部分。
可可西里被公认为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这里具有举世无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有210种植物,其中有72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如短梗藓状雪灵芝、青海翠雀花、可可西里点地梅等;有脊椎动物75种,包括哺乳动物20种、鸟类48种、鱼类6种、爬行动物1种,有12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如藏羚、盘羊、野牦牛、藏野驴,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动物。
记者/李艳芳| 图片由青海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监制/史凯|责编/沙成艳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