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上就可以看到的豆错
过了豆错,就登上了青藏高原的东缘,不知是人高了还是云低了,从此爱上了青藏高原的云。
傍晚时分,国道两边出现了几排房子,有旅店,小饭馆和商店。和其他小镇不一样的是店铺都是关闭状态,街上也没人,看了看GPS,花石峡到了。
花石峡
小镇街道很短,没走几步就出去了,既然要住这里就要找旅馆喽,都快走出去也没看到那家开门,想起刚才一进镇有一个“雪山宾馆”好像有人,于是赶紧掉头回来。进去一打听敢情这里是当时唯一营业的旅店,专给长途货车的司机预备的,那个季节车少,其他旅店都关门了。
花石峡
交了房钱,老板兼服务员给每个房间配了一壶开水就是全部服务了。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本期望的满天繁星和银河被一大片乌云遮蔽的无影无踪,除了隔壁藏族司机嘹亮的歌声,就剩下了自己沉重的呼吸声。
真正的高反开始折磨我们四个人了,头越来越痛,心跳越来越快,虽然很饿但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小镇也没有饭馆,七八十度的水泡的方便面有一种怪味儿,闻着就恶心。
猫哥猫姐吃了些巧克力,准备干脆睡觉算了。可是一躺下去就越发喘不过气,只好又坐起来,心跳越来越快,感觉能量都被耗尽了。到了凌晨3:00外面开始下雪了,屋里的温度也开始下降了,就这样躺下坐起来,再躺下再坐起来,一直到天亮,猫哥猫姐已经被折磨的精疲力尽……关于高原反应猫哥会专门写一篇的,会把自己十年的经验告诉大家,高原反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和没准备。
雪山宾馆
早上六点藏族司机师傅唱着歌起床了,猫哥这算是彻底睡不了了,干脆和司机师傅聊天去。那个醒来就唱歌的藏族师傅见着我就说:“你们好厉害,睡觉还关窗户!”我一听立马就晕菜了,就这下了一晚上雪的地方睡觉不关窗,不得冻死呀?我不解,反问他为什么?他也一愣,说:“关窗户喘不过气来呀”!我也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就我们两个房间晚上关着窗户。
歌唱家师傅是个热心肠,告诉我花石峡这个地方很奇怪,海拔不算高,但是缺氧的感觉和5000米差不多,所以他们在花石峡住宿从不关窗。另外还告诉我玛多缺氧更厉害,能不住就不住,他们要不是赶路也会尽量避开这两个镇子的。
他们的车队6点一过就出发了,临走前还告诉我下雪时候怎么挂挡,不要乱踩刹车……告别了热情的歌唱家师傅,我发现在露天呆了一会,高反好多了,于是赶紧回屋打开门窗,被高反折磨了一夜的四个人终于喘过气来了。
大雾后面就是阿尼玛卿雪山
车队一走,旅店里面一下清净了,就剩下我们四个人,于是开着门窗舒服的睡了一个小时,看着外面银白一片的高原竟然有些犹豫不定了,往前还能走吗?小镇上也没人,国道上也没车,连旅店老板都没起床呢。
那时候也没有墨迹天气什么的,也没网,手机只能用移动的才有信号,怎么办?四个人一商量,豁出去了,都走一半了,到了玉树就不缺氧了。于是出发,顶着大雾向前走。没想到就是这么一走,就彻底爱上了青藏高原不能自拔。要是那天真从花石峡打了退堂鼓,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来了。
花石峡街道
出了花石峡没多远,天渐渐亮了起来,乌云慢慢散开,高原的天气变化真是瞬息万变。大约开了70多公里就到玛多了,这里是蓝天白云,一个雪花都没有。县城距离国道大约3公里,在当时是中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县,让他闻名于世的是黄河源头和扎陵湖、鄂陵湖。
天晴了
我们回程的时候在玛多停留了一晚,去看了一下壮美的两湖,有了住花石峡的经验住在玛多就从容了一些,但是高反还是挺厉害的,按玛多人的说法最不适合住宿的就是花石峡,说那里不光缺氧,磁场还有问题……。当地流传的一句话很有意思:“花石峡不吃饭,玛多不住店”,也有人反过来说,其实都说的是高反。
去两湖的路上
当年去两湖的路还是砂石路
猫哥的吉姆尼
去两湖的搓板路
两湖边
两湖边的吉姆尼
玛多旅店的后院
玛多交通宾馆
玛多的街道
去往两湖的砂石路
这样的体验让我想起出发前做的功课,花石峡、玛多在大唐是和吐蕃征战的古战场。小时候听戏里面总有一个著名的将军叫薛仁贵,当年薛仁贵就是在这一带让吐蕃40万大军断了后路,全军覆没于此地,想象一下这个连藏族兄弟都嫌气喘的地方,平原的唐军战斗力一定大打折扣。花石峡基本上就是一个分界线,古时候是一道天然屏障。虽然现在的道路已经是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了,但是无论路过还是停留,都要警惕高原反应的存在。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