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因参加首届世界智运会采集昆仑神泉圣水的活动,我顺青藏线走了一趟昆仑山。驱车从格尔木出发,出市区南行向西不远就是铁路与公路并行的青藏线。青藏公路为109国道,而新建的铁路就是被人们美誉的“天路”。
近看昆仑山(摄影:冯赣勇)
2008年9月3日,由格尔木出来后,公路两侧是一望无际,星星点点灌木丛的黑色戈壁滩,这里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南边缘,前行32公里便是南山口车站,它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起点,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消息,便是从这里传出,传遍青藏、传遍中国,传遍世界。
昆仑山入口标志(摄影:冯赣勇)
经过南山口收费站不远,两座矗立于青藏公路两边,壮观的纪念石碑就会撞入人们的眼帘。东侧碑石上刻着“万山之祖”,西侧为“巍巍昆仑”。八个红色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异常醒目。随行的格尔木旅游局司机小严告诉记者说:“这个标志就意味着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昆仑山。
昆仑河(摄影:冯赣勇)
驱车继续前行就进入了格尔木河谷区,几次跨越河流,前方,便别了昆仑桥,在这里,发源于昆仑山北麓的昆仑河(格尔木河上游)长期剥蚀岩层,穿凿成深达30-40米峡谷,峡谷底部宽阔曲折,谷顶最窄处仅一步之隔,置身其间,雪山融水奔腾而来,呼啸而去,水声震耳欲聋,称“一步天险”。
青藏线上最高铁路桥(摄影:冯赣勇)
昆仑山势如巨蟒,誉称“莽昆仑”,史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海、新疆的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
青藏线上河流(摄影:冯赣勇)
昆仑山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使昆仑山更具风韵,是青海省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之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牧民迁徙驼队(摄影:冯赣勇)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令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牧民转场羊群(摄影:冯赣勇)
行进在青藏公路上,偶尔还能看见牧民转场迁徙率领的驼队与羊群,十分壮观。而时左时右的铁路始终伴随前行。特别是当有火车行进时,长长的列车在连绵起伏的山体上飞奔,犹如一条滚滚奔腾的黑色巨龙。
纳赤台昆仑神泉(摄影:冯赣勇)
在青藏线90公里,海拔3700米处有个名叫纳赤台的小镇,这就是昆仑神泉的所在地。它是一泓优良的天然矿泉,被视为昆仑奇观。纳赤喷泉,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边,泉眼周围用块石砌成外圆内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口直径1.6米,泉眼水深1米,旁边有一出口。如今格尔木市政府还专为昆仑神泉盖了一个漂亮的绿色琉璃瓦红柱子的六角亭并立了昆仑神泉纪念碑。
流光溢彩的泉水(摄影:冯赣勇)
昆仑泉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不时翻起层层小浪花,并发出响声,全年水温恒定为20℃。泉池四周由花岗石板砌成的多边形图案,中央一股清泉从池中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
昆仑神泉水瀑(摄影:冯赣勇)
至今在纳赤喷泉还流传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在此歇息的传说。相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随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当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由于山高路遥,人马累得精疲力竭。于是,公主命令大队人马就地歇息。当夜做饭时,才发现附近没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粮,和衣而睡。
神泉周边景色(摄影:冯赣勇)
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时,发现昨晚放释迦佛像的山头被压成了一块平台,离平台不远的地方,一眼晶莹的泉水喷涌而出,淙淙流淌。人们一下子明白,这是释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压了出来。虔诚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抛在泉眼里,泉水变得更加清凉甘甜。由此,人们把纳赤台称为“佛台”,把昆仑泉称之为“珍珠泉”。
藏汉蒙三位少女(摄影:冯赣勇)
还有一个传说是创造神凡摩赴昆仑山瑶池之畔的西王母寿宴后归途中,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饮西王母馈赠的瑶池琼浆,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琼浆化为昆仑泉。2008年9月4日,在首届世界智运会“智慧溯源”圣水采集启动仪式上,在“昆仑神泉”旁,由藏族、汉族、蒙族三位少女,作为圣女使者采集圣水;两位圣女手捧昆仑神泉之水装入一位圣女手持的昆仑山石制作的圣水瓶中,并一起高高举起圣水瓶。
远眺昆仑雪山(摄影:冯赣勇)
昆仑神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泉水是昆仑山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流动喷涌出来的,不仅澄澈清冽,晶莹透明,甘甜醇美,洁净卫生,加上这里海拔高,没有污染,被誉为“冰山甘露”。该泉水属低矿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矿泉水。它喷出地层前,在地下蕴藏潜流达20余年,从周围环境中溶解锶,钙、钾、碳酸氢根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元素。其中锶含量达0.7毫克/升,对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山道教圣境寻祖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西大滩望玉珠峰(摄影:冯赣勇)
顺青藏线再西行几十公里,绵延不断巍峨的雪山就会出现在路的一侧。这里被称为西大滩,也是昆仑山著名的玉珠峰所在地。玉珠峰亦称可可赛极门峰,海拔6178米,地处昆仑山脉东段,位于东经94.2度,北纬35.6度。玉珠峰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巍峨壮观,在主峰周围海拔5400米以上雪峰有20余座。
昆仑山口路牌(摄影:冯赣勇)
经过西大滩继续西行,抵达青藏线165公里处即来到了昆仑山口。在路边能看到标有海拔4767米,藏汉两种文字的“昆仑山”指示路牌。昆仑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仑山中段,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
巨龙奔驰在天路上(摄影:冯赣勇)
站在昆仑山口,东西昆仑尽收眼底。往东看,在静寂的万古雪野中,玉虚峰孤兀雄起,势压万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观。传说中玉虚峰是西王母女儿玉虚公主的化身,山峰巍峨高耸,峰顶终年云雾缭绕,白雪皑皑,山间奇峰怪石活灵活现,飞禽走兽不时出没。远眺,蓝天白云下一条黑色的巨龙飞驰在天路上分外壮观。
昆仑山口标记碑(摄影:冯赣勇)
山下绿茵草地上造型地貌庙宇宫殿错落有致,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美丽画卷。不远处又有玉珠峰,相传是西王母另一个女儿玉珠公主的化身。玉珠峰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巍峨壮观,玉珠峰南侧冰雪地形各异,冰川末端形成为10余米高的冰琴。玉珠峰南侧高山草甸带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经常有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物活动。
昆仑山口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昆仑山口有多处纪念碑,四周飘舞着五彩经幡的昆仑山口标记碑分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盘五部分,材质为汉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仑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块石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她屹立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坚实土地上。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此寻祖,他们在山坡虔诚跪拜,山坡上,寻祖纪念碑组成的碑林形成了昆仑山的又一道风景。
索南达杰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另一块是索南达杰纪念碑,碑上系满了洁白的哈达,索南达杰这位为保护藏羚羊、保卫可可西里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他的忠魂依附着昆仑,英雄的双眼,仍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他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可可西里。离此不远还立有“昆仑山口纪念碑”、“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纪念碑”及“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
地震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昆仑山口西的8.1级强烈地震,是近50年来中国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所形成的地表破裂等现象,是迄今为止中国惟一、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迹,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地震遗迹已被国际地质学界公认为研究地球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强地震机理的天然“课堂”。
格尔木河谷区(摄影:冯赣勇)
此纪念碑由中国地震局出资设立,对地震遗迹的保护和研究,以及地震知识的普及有现实意义。据了解,由于距公路较近,自地震发生以来,昆仑山口附近的地震破裂带以其神奇壮观的景象每天都吸引着大量过路司机和游客驻足观看。青藏线上走昆仑,虽然走马观花,来去匆匆,但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图文:冯赣勇)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