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一早,我和女儿从青海省海北州的刚察县县城出发,前往哈尔盖镇。当我们在草原上拍摄普氏原羚的时候,自然也会留意寻找周边的鸟类。红隼停在路边的电线杆上,白尾鹞在高空匆匆飞过……它们都是在宁波也可以见到的鸟。枯黄的草地上,有不少小鸟在觅食,它们的羽色以沙褐色为主,几乎与地表融为一体。
最容易看到的是地山雀。它们总是急急忙忙在草地上跳跃着,不时停下来,用弯而略长的喙使劲啄着什么。说来有趣,以前,这种鸟被叫做“褐背拟地鸦”,后来才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其归入山雀家族。是的,它的喙形确实更像“鸦”而不像山雀,通常,山雀科的鸟有着短小而尖的嘴,善于在树上捉虫,而不是在地上啄食。
在拍地山雀的时候,忽见草地还有一种好似蒙着黑眼罩的小鸟,以前我未曾见过这种鸟。它们也在草地上啄食着草籽之类的食物。后来一查,方知这是一种百灵科的鸟,叫做角百灵——其头部后方两侧,有时可见黑色羽毛突起如角,故名。
之后,我们离开哈尔盖镇,直奔天峻县。315国道两旁以草原为主,偶尔有些坡度很缓的山。我专心开车,女儿则留着两旁的风景与动物。忽然,她说:“右边小山顶上空,有好多很大的猛禽在盘旋!”刚好前面有一个岔路口,我赶紧右转找个空地停车。抬头一看,原来这一群都是高山兀鹫,共20多只,一直在空中盘旋。我怀疑它们已经发现了食物,如死去的牛羊之类。它们有时飞得很低,甚至会像轰炸机编队似的向我们冲来。
继续前行,忽见右前方有一个蓝色的小湖,而且湖边很开阔,可以开车下去。我说,这里可能有水鸟,去看看!慢慢开车靠近湖边,果然看到那里有几只斑头雁和赤麻鸭在对岸歇息,还有一只棕头鸥在水里游荡。见车子过来了,斑头雁不慌不忙下到了水里,向远处游去。
而赤麻鸭则不以为意,继续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有时还会伸展一下翅膀与腿脚,像是在慵懒地伸个懒腰。
此后几天,我们都住天峻县,主要在天峻石林、哈熊沟、扎西郡乃神山、夏日哈河等地方拍摄野生动物。在天峻石林,我们见到了高山兀鹫、金雕、白腰雪雀、棕颈雪雀、石雀、红嘴山鸦等不少青藏高原的特色鸟类。
棕颈雪雀是当地极为常见的小鸟,相当于浙江的麻雀。其大小也跟麻雀差不多,而且也喜欢成群结队在地上觅食。它们并不怕人,有时甚至会大大咧咧地走到离我不到两米的地方来,以至于“大炮”(超长焦镜头)都没法对焦了。事后我回放照片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大群的棕颈雪雀中还混着几个“异类”:至少一只角百灵,还有两只石雀。其中,石雀是我以前没有拍到过的鸟。图为两只石雀。
哈熊沟是当地有名的一个景点,也位于天峻山中,因此其景观跟天峻石林几乎一样。一天上午,尽管已是上午9点多,但那里的气温依旧只有零下8℃。我和女儿踩着厚厚的积雪走进峡谷,先听见一阵“嘎,嘎”的叫声。女儿问:“这是什么声音?”我凝神听了一会儿,说,估计是某种雉科鸟类的叫声。在哈熊沟里逛了一圈,但一无所见,正失望地准备退出的时候,左前方的小山坡上忽然起了一阵骚动。定睛一看,竟然是几只石鸡在匆匆地走,估计是被我们的脚步惊动了。我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加新”了(石鸡在中国北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雉科鸟类,但我以前未曾在野外见过)。我赶紧跟着它们走,企图靠近一点拍摄。这群石鸡虽然受到了惊扰,但并不飞,只是不停往前走,一眨眼就翻过土坡消失了。事后,我看图鉴才知道,这群鸟不是石鸡,而是跟石鸡长得非常像的大石鸡,属于中国特有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那天,大石鸡给我们带来了好鸟运。当我跟着它们爬上山坡,气喘吁吁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居然看到,有只巨大的胡兀鹫从对面山头迎面向我飞来,就在头顶的低空掠过,我甚至清楚地听到了它的翅膀与空气摩擦的声音!胡兀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强大的消化能力,以爱吞食死去动物的骨头而闻名。
而在天峻山之外的草原上,在寻找藏狐的同时,我们也拍到了不少鸟,它们以猛禽为主,最常见的是大鵟(kuáng),此外还有草原雕、灰背隼、猎隼等。下图,分别是停在草原上的大鵟和电线杆顶上的猎隼。
还见到约两百只红嘴山鸦吵闹着飞过山坡,景象倒也颇为壮观。
最后的惊喜,则是拍到了一只猫头鹰。当时,我们开车经过一片草地,我看到左边近百米外的土堆上有点异样,怀疑是一只纵纹腹小鸮(xiāo,即猫头鹰)。停车用望远镜一看,果然是它!我又“加新”了!
END
作者简介
张海华,网名“大山雀”,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媒体人、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有16年野外摄影经验,业余主要致力于宁波及浙江的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野果等方面的拍摄及自然文学创作,著有《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夜遇记》《东钱湖自然笔记》《诗经飞鸟》《神奇鸟类在哪里》等。
一审 郑娅敏 二审 徐杰 三审 赵鹏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