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成了鸟类的天堂。
冰雪覆盖下的海北高原,静谧、和谐、安详,路边不时出现成群的普氏原羚,生动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行走其间,你会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天空湛蓝、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城乡美丽、环境整洁……如今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绿水青山已成为最亮丽的生态底色。
海北州位于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总面积3.41万平方公里。地处“一湖两区三河”之要,境内青海湖流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祁连山森林水源涵养生态系统,保障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维护着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是中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北秉承这一科学论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引领海北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如果说“大美青海”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成为国内外人向往的地方,那么,汇集高原所有最美景色的海北州,当之无愧是青海最美丽的地方。这种自信来自于海北多年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来自于自治州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加上多年的奋斗换来的是“梦幻海北”的美誉。
高位推进,以上率下,开创环境保护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海北”成为自治州28万各族儿女追求的新目标。
随手翻开这几年关乎海北大事的资料,“幸福”“美丽”等字眼频繁跃入眼帘。看着如此甜蜜美好的词语,背后凝聚的却是无数人的艰辛:“我州深刻领会并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意志摒弃‘唯GDP’的思维定式,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更有质量的发展上下了真功夫。”这是2018年2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北州委书记尼玛卓玛在州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铿锵有力的话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海北州的决策者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目标愈清晰,行动愈坚定。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境保护责任制。
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每年召开全州生态环保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国家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8个法律法规和省委、省政府系列政策出台后,海北州及时跟进,顶层设计,率先在全省启动实施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全省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州创建工作。
早在2016年海北州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建设“山川秀美生态环境更佳的美丽海北”的战略任务。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牢固树立,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落实,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力争在森林资源管护、湿地资源保护、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化旅游五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把生态立州战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生态保护建设在全局工作的地位更加突出,建立了“大环保”工作格局。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建立了全州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了州、县、乡、村环境监管职责,制定出台了《森林管护条例》《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城镇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2018年7月,海北州及时召开了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对打好海北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
植树造林,沙地种草,让“绿色家底”更加殷实
这些年,出门前查看空气质量指数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因为碧水、蓝天、清新空气,有时候也是一种奢侈。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环保”,这是人类需求发展的必然规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持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让“绿色家底”更加殷实,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克土沙区地处海晏县西南边、青海湖东北部,包括克土斜玛、大水塘一带总面积4000公顷。如今的克土沙区已经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各类苗木长势旺盛。三代治沙人用了38年的时间一代一代干下去,使得曾经黄沙漫天飞的克土沙区变成了绿意盎然、鸟儿鸣唱的绿洲,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的扩大和蔓延,确保了青海湖核心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青藏铁路和国道315线安全通畅运行,保障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区向东北部侵袭,周围大片的草地被吞噬,造成沙进人退,土地沙化,植物减少,湖泊周围的河道出现季节性断流,青海湖水位明显下降,特别是到冬天,呼啸的寒风夹杂着沙子漫天狂舞,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第一代治沙人、66岁的洪龙宝回忆说。
“从1980年开始,海晏县开始全面开展沙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共完成人工造林3933公顷,工程固沙267公顷,人工促进自然修复2000公顷,林草综合覆盖率达到30%—40%,局部地块达到85%以上。”海晏县环境保护和林业水利局局长孔庆龙介绍。
夏季时,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各类苗木长势良好,洪龙宝老人感慨万千“真是换了人间啊!”
而在距离海晏县200多公里之外的祁连县野牛沟乡的沙龙滩地区,也是“旧貌换了新颜”。
由于过度放牧,导致原本脆弱的草场不堪重负,随之带来了土壤贫瘠、鼠害加剧、草畜失衡,7.3万公顷的野牛沟沙龙滩草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大约2.3万公顷草场退化为黑土滩,自此再也难觅野生动物的踪影。
从上世纪90年代,省委、省政府派科研团队开展治理黑土滩的科技攻关,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科研攻关,我省的专家学者终于摸清了黑土滩的形成原因,也培育出了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优良牧草。
如今,摇曳在野牛沟沙龙滩上,已经没过膝盖的青海草地早熟禾,就是我省培育出来最适宜治理黑土滩的优良牧草之一。
从2015年祁连县下达退牧还草工程黑土滩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开始到现在,沙龙滩再现了往日景象,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野生动物徜徉其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在向我们缓缓展开。
“海北的生态地位决定了生态保护对于海北的重要性,国土绿化是海北州践行生态保护的重要实践。”海北州林业局局长马如祥说。2018年,海北州完成国土绿化任务3.32万公顷,仅人工造林任务达到了0.72万公顷,是前十年绿化面积的总和。
响鼓重槌,快马加鞭,确保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再到“心中播绿”,不断增加的生态产品供给极大增加了百姓获得感,建设“美丽海北”成为自治州28万各族儿女新的追求目标。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围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海北扛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责。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指示精神,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全面彻底整改,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和“水十条”“土十条”等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全面实行河长制,全面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5年的79.2%上升到96.3%,PM2.5同比下降10.7%,全州三大水系、主要湖库总体水质保持稳定,出境水质控制断面环境质量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西海镇及四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一系列的环保重拳出击,带来的是更多的蓝天碧水。
海北州研究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开展了领导干部发行水资源管理责任任中审计、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成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海北森林公安局。科学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全面落实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培育生态产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从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海北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新高度。一个充满希望、信心满怀的美丽海北新画卷,正在全面铺设。
作者:尹耀增 文/图 来源:青海日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