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通县紧紧围绕大通皮影、老爷山花儿会、舞蹈纹饰彩陶盆、明长城四大文化品牌建设,加大民俗民间文化展示、交流和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大通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先后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迎接第十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到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全方位展示大通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努力营造浓厚的节会文化气氛,将本次活动办成宣传推介大通、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盛会,大通县本着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的文化理念,对大通的民族文化特色集中进行了展示。
【特色一】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培训班
从2012年开始,为了使“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和“免费开放活动”有序开展,设在大通县文化馆的成人二胡培训、兰亭集序书法讲习、花儿合唱、民间舞蹈培训和设在县职业特殊学校的皮影雕刻、民间舞蹈、绘画基础知识、剪纸艺术等八个长期培训班已成为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固定培训项目,多年来,这8个培训班已举办了40期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200多人次。其中,开设在县职业特殊学校的民间舞蹈、皮影雕刻、剪纸、书画课程是文化馆专门抽调业务骨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色课程。
【艺术名词解释】
四片瓦舞
大通县黄家寨乡黄西、黄东村的“四片瓦”舞,其神灵形象是昆虫的天敌——青蛙,这里的村民普遍认为:因为青蛙能消灭螟蝗虫害、保护庄稼、有益于农作物的生长,演“四片瓦”舞是为了保佑农家“五谷丰登”、粮食满仓。蜡祭尸舞“四片瓦”是在当地长期的农耕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中,较好保存下来的蜡祭礼仪,体现了当地民众对古老蜡祭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宋代之前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是“活态”保存的古老的传统民间文化。
【特色二】
各类展览活动精彩纷呈
自2008年以来,大通县充分利用全国、省市大型文化活动平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出“大通皮影”艺术展,展出皮影雕刻艺术品和纪念品,并进行皮影戏演出。每年举办大通皮影艺术培训班,邀请著名皮影艺人、专家进行授课,发现培养了皮影艺术人才,提高了广大皮影艺人的演唱水平和雕刻技艺。在冰雪节期间,东峡鹞子沟景区举办了“非遗进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湟皮影”展演;在春节期间,举办了大通地区“春之韵”书画展览、赵长科个人书画展、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主题的书画展;在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了“河湟皮影戏展演”活动和教育系统书画展,殳继荣个人画展也在文化馆如期举办。
【艺术名词解释】
河湟皮影戏
河湟皮影艺术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精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崇祯十七年传入大通,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大通皮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的真实写照,它的道具主要有影人、亮子、灯盏。皮影雕刻艺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继承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对影人脸谱、服饰及道具在造型、图案纹样装饰以及敷彩等方面吸取了青海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质朴的艺术风格及青海高原乡土气息,具有造型优美、刻工精致、色彩浓艳的特点。主要雕刻作品有各类历史传统人物、神仙、殿堂楼阁、车马船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河湟皮影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收藏家和游客的青睐。
【特色三】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被挖掘
近年来,大通县文化馆积极挖掘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2012年,大通作为全省首批参与非遗再调查的十三个县之一,提前开展了“寻根行动——全省非遗资源再调查”工作,在此项活动中,文化馆成立了两个调查队,聘请了47位熟悉大通县非遗的中老年调查员,经过4个月时间,足迹遍及20个乡镇、289个行政村,走访了1200多个民间艺人,共收集整理出15个范围的故事300多篇、谚语700多条、歌谣5000多首。土族民间舞蹈形式59个,制作舞蹈白描图281张,舞蹈照片177幅,舞蹈乐谱60余首。收集民间灯影唱腔、曲牌370条,戏曲选场、优秀折子戏35个、本戏7个。整理、录制、拍摄、收藏了艺术资料磁带52盘,摄像资料8盘。整理成38.4万多字的文字资料文本7本,并正式发行出版了《花儿大通》花儿集和《河湟皮影》画册。
【艺术名词解释】
大通傩舞老羊歌
大通傩舞老羊歌是保存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传统民间舞蹈。该舞蹈的角色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社火中的大神祇。它一般是由四个演员组成,演员头戴羊角帽(獬豸冠),帽子上贴满了黄色烧纸剪成的碎纸条,在帽子口沿左、右两侧各贴有一个用烧纸折叠成的扇形“玛子”,表示他们不是凡人,是具有神力的神祇。脸上旧时在眼部画着两个黑色的圆圈,表示有四个眼睛,现今以黑色的墨镜代替了,并且,他们翻穿老羊皮袄,扎腰带,手持贴有碎纸条的短木棒或腰挎腰鼓等;该神祇不只是在社火活动中参与表演,它还常常被民众请到家里“踏煞”驱邪,在群众中有广泛的信仰。现今青海大通县的社火队伍中,“老羊歌”的角色大多是由四个演员组成,这是因为社火中遗存了唐开元以后傩仪中“方相氏”为四人的习俗。
【特色四】
各类民间艺术活动百花齐放
自2010年以来,老爷山花儿会升格为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花儿会除了大型开幕式文艺演出,还有老爷山花儿擂台赛及西北地区花儿演唱会、原生态花儿演唱会、河湟皮影展演、老爷山朝山盛会等大型活动,精彩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老爷山花儿会”已办成了集文化、旅游、商贸活动为一体的地区文化品牌,老爷山花儿会久演不衰,不断吸引国际友人、港澳同胞、中国作家艺术家赴青访问团、西北五省区艺术家来“花儿会”采风,在西北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目前,“老爷山花儿会”和“河湟皮影”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这两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爷山朝山会、四片瓦、老秧歌、回族宴席曲、农民画、桥儿沟沙罐、越弦等7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0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艺术名词解释】
河湟花儿
“河湟花儿”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形式以七字四句为主,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鲜明,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老爷山“花儿会”是大通各族人民期盼的一年一度的民间盛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这是“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