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草原的冬天,寒冷又寂寥,艺术团的歌舞为牧民群众送上了绚丽的艺术之花。
欢乐的歌舞令沉寂的草原焕发生机与活力。刚察县草原艺术团供图
六月中旬,青海湖湖滨草原正迎来一年中最丰美的季节。湖水澄澈,草色青青。
被暴雨刚刚洗刷过的湖滨藏城——刚察县也渐入黄昏。
刚察县,地处青海湖盆地北部,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古为羌地。西汉至清雍正三年(1725年)隶属于西海郡,1953年设立刚察县。
南边是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北边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系大通山脉,脚下是水草丰美的刚察大草原……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这座小城平添了几多灵气和诗意。
此刻,这座处处显露藏式特色的小城因雨水的洗礼而变得色彩愈发浓烈,在夕阳下呈现出别样的明丽与妩媚。
那带有地标性质、形同一座大型蒙古包的刚察县藏城演艺中心内座无虚席。参加完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放生节的嘉宾、外地的游客,连同不少当地的牧民群众正在观看由刚察县草原艺术团演出的舞台剧《洁白的仙鹤》。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青海湖边九曲回肠的传说以及祭海(祭拉则)、放生、转湖等民族习俗,都在演员们精彩的原生态演绎中得以展示。
虽然天气还有些微寒,可舞台上下传递的那份热烈与深情却足以令人沉醉。
刚劲的舞步、优美的诗词、婉转的旋律、欢快的锅庄,让观众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台由刚察县委、县政府及县文化旅游部门安排部署,刚察县草原艺术团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而创作、演出的大型旅游剧目,从2018年首演以来一直好评如潮。今年夏天,几乎每天晚上县草原艺术团都会在这里演出这一剧目。
是小小歌舞成就人生大梦想,
让我们成为草原上的“金百灵”
见到刚察县草原艺术团团长苏索南时,他正在一年一度的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放生节开幕式上忙碌。黝黑的肤色、壮硕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让他在一群身着演出服装的年轻人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一边指挥演出人员循序上场,一边盯着音响和舞台,生怕出现一丁点差错。很多节目已经排演过无数遍了,可他,还是像头一次上台那样一丝不苟。他热爱舞台,习惯于每天沉浸于歌舞之中。
这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团长曾经长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工作,当过演员,创编过节目。2008年,他从州歌舞团调到刚察县文化馆时,还以为自己从此会告别舞台,心里满是不舍。不承想,来了没多久,刚察县就筹备成立县草原艺术团,有多年舞台经验和编创能力的他,很快成了主管业务的副团长的不二人选。2015年,他又被任命为刚察县草原艺术团团长。他告诉笔者:“我们团成立于2008年,现有25名工作人员,其中,演职人员占20名,他们大多是热爱文艺的农牧民青年。”
刚察县文化馆馆长白透洁对我们说:“艺术团演员都是从农牧区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中挑选出来的,进团以后才进行专业舞蹈培训和声乐训练。经过几年的锻炼,很多演员日渐成熟,表演技能有了明显提高。”
从农牧民中选拔演员,让热爱歌舞的农牧民成就他们的舞台梦想,再把原生态的民族歌舞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成了刚察县草原艺术团成立以来的一贯做法。也因此,年轻、有活力,自然、原生态,成为这支驰骋于刚察大草原的艺术团体的主要特色。
走进艺术团,民族歌舞、弹唱、酒曲、拉伊等节目接踵而来,一个个演员质朴、本色,却都仿佛身怀绝技。藏族、蒙古族、回族、汉族,在这个团体里亲如一家,对艺术的共同挚爱和对家园的深厚情结让他们难分彼此。
说起艺术团成立伊始的艰辛,作为团里元老的舞蹈编导杨艳萍感慨系之。这位曾经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跳了11年舞的舞蹈演员,是自己主动要求调回家乡刚察县的。当时,艺术团刚刚成立,只招收了8名当地的农牧民演员,他们中没有一名专业演员。这些牧民出身的演员有的嗓音好,有的热爱跳舞,却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连基本的舞台步也不会走。团长苏索南和杨艳萍就手把手地教,一招一式地陪着他们练。还专门从海北州请了三位老师,来为大家讲授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大家识谱、掌握节奏……
提起那时的训练,爽直的杨艳萍笑弯了腰:“老师当年怎么教我们的,我们只想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们。可以说,为了他们,我们把能想的招全用上了。那时,没有排练厅,没有练基本功的把杆,好多演员也不知道什么叫把杆。练功时,演员们做背肌时不会抬头,没办法,我们就把臭鞋子放在他做背肌的地面上,正好在他嘴下面,一闻见便会赶紧起来,效果特别好。”
颤膝、三步一撩、退踏步,这些民族舞蹈中的每一个基本动作,甚至一个踱步,演员们都会反复练习、反复琢磨,常常一练就是二三十遍。
多听、多看、多练、多磨。草原上长大的孩子特别能吃苦,不少演员一天就跳烂了一双靴子。
就是凭借各种土洋结合的办法,凭借着演员的吃苦耐劳,凭借着指导老师手把手的指导,草原艺术团让一个个牧民之子放下了手中的牧鞭,走上了与艺术结缘、与歌舞为伴的人生道路。
宽太加布、加杨旦增、更尕多杰、官确才让、完么吉、索南拉毛、拉毛切忠……这些土生土长的牧民孩子就这样从牧场走上舞台,用自己的歌声、弹唱或者舞蹈实现着新的人生价值。
一头卷发,看上去帅气、俊秀的加杨旦增如今已是团里的骨干演员。当年,他可是哈尔盖镇亚休麻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放羊娃,家里几代人也都以放牧为生。加杨旦增从小喜爱歌舞,小学毕业后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就辍学了。谁能料到,有朝一日命运会垂青于他?18岁那年,听说县文化馆在招收会唱歌会跳舞的年轻人,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不想,一“发”即中,第一批被招收入团,在团里一干就是十多年。如今,舞台已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部分。说起当年刚进团的时候,加杨旦增有些腼腆地笑了:“我小学只学过藏语,到了艺术团才学写汉字学说汉语,大伙对我的帮助很大。记得刚来时说是让试一周,那一周我真是铆足了劲,生怕自己被退回去,硬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死抠,别人都去吃饭了,我还一直练一直练。那一周时间,我学会了当时团里正在跳的舞蹈《湖滨狂舞》,这才留下了。这个舞,直到现在我闭着眼睛都会跳。”
同样挺拔瘦削,一看就有舞蹈演员体形的宽太加布是17岁入团的。有意思的是,他是和哥哥坎托尔加一起被招进艺术团的。如今工作认真负责的哥哥坎托尔加已经担任了草原艺术团的副团长。弟弟宽太加布能歌善舞,是团里的业务骨干。他能吃苦也肯吃苦,一次领舞时由于太过用力,汗水打湿了全身,脸上也布满了一道道的汗渍,大伙开玩笑,就把那支由他领舞的舞蹈更名为“宽太的眼泪”。到现在,只要一说起“宽太的眼泪”,团里的人总是会心地一笑。回首多年的演艺生涯,宽太加布无比感慨:“我是看着艺术团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它的成长,也伴随着我个人的成长。我们都是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小有成就。是小舞台成就了我们兄弟俩的大梦想,我真的很感谢艺术团。是它,让我们拥有了梦想中的人生。”
2016年11月才从西宁市歌舞团调到刚察县草原艺术团担任舞蹈编导的卓玛说起同事们,不无感动:“我刚来时感觉这儿的演员不是很专业,但时间一长,发现他们特别敬业,演出特别用心,也特别有激情,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在卓玛的眼中,艺术团的演员们无论是练功,还是现场表演都很出色。他们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总是团结协作,尽心尽力。
从一个个不识汉字的放羊娃到会写简单的汉字会说流利的汉语,再到参加培训或者拿上大专甚至本科文凭,刚察县草原艺术团不仅仅培养了一批歌舞演员,也助力他们的人生之旅,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梦想。瞧:帅气的更尕多杰作为原生态藏族龙头琴弹奏和曼陀林琴的歌手,获得过“说唱中国·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曲艺节目龙头琴弹唱优秀奖,以及“第十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银奖,刚察县第二届“青年音乐大奖赛”一等奖;团长苏索南获得2010年全省首届群众舞蹈大赛编导一等奖;舞蹈编导杨艳萍的女子独舞《圣湖恋》获得第五届青海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比赛舞蹈类优秀奖,由她创作、辅导的舞蹈《圣湖牧魂》荣获第九届青海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比赛舞蹈类三等奖;而编剧卓玛才来没多久,由她参与创编的《鱼鸟天堂》就获得了海北州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杯”群众文艺汇演舞蹈类二等奖……
我们是刚察草原上的“乌兰牧骑”,
要让艺术之花开遍草原的角角落落
一辆北京吉普车,音箱、服装放在车顶上,姑娘们挤在车厢里面,小伙子们扒在车门上,整个剧团就那样风风火火地奔波在刚察草原……
提起下乡演出,杨艳萍不无自豪:“刚察的冬天特别冷,气温常常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风沙也特别大。可牧民们一年中最闲的时候大约也在年初1至3月份,我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下乡演出。过去条件很差,全团只有一辆车,现在好了。不管条件如何,从没有人叫过苦喊过累。看到群众那么喜欢我们的演出,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09年5月去草原深处演出,遇上大雨,住的帐篷里漏雨,被子都淋湿了,大伙就那样坚持到天亮……
2015年冬天,去日茫寺慰问演出。一路上全是土路不说,下雪了,路面结冰,根本没法走。大伙只好把车上的器材全卸下来,用双手推车,过一会再装,再卸,再推……
这样的经历对刚察县草原艺术团的姑娘小伙子们来说,是难忘的记忆,也是司空见惯的寻常日子。
下基层演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为农牧民送去欢乐,送去温暖,为城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光添彩,这,正是艺术团多年来始终秉持的服务宗旨。赛马会、观鱼放生节、藏历新年等节庆活动,新海、公贡麻、扎苏合等村级文化广场上,牧民们的夏季草场、冬窝子定居点,乃至学校的操场……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翩翩舞姿,听到他们嘹亮的歌唱。《吉祥美酒敬给您》《草原踢踏》《马背上的旋律》《刚察赞》等歌舞节目以及带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藏族龙头琴弹唱等成了保留曲目,走到哪里都受到群众的欢迎。天生一副好嗓音的南木拉、彭毛奇杨、宽太加布,舞蹈跳得出彩的德吉央宗、索南拉毛、卓格吉,连同弹琴弹得好的更尕多杰、李太加布、加羊旦增都有了自己的粉丝。
在刚察,有草原的地方就有他们的歌声,有歌声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那欢快的音符、律动的节奏、刚劲的舞步总是让沉寂的草原欢声四起。
因为人员少,演出多,团里没有将声乐和舞蹈分组,许多大中型舞台剧、包括合唱、歌舞都是全员排练、全员出场。遇到下乡或者慰问演出,他们就是草原上的“乌兰牧骑”,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实在没少练功,每天早上一个半小时的基本功雷打不动,周一至周五绝不饮酒,大演出也好,小演出也罢,他们都会精心编排,从不敷衍了事。每一个演职人员不仅要完成训练和表演任务,管理好自己的服装、道具,还要承担装台、卸台的工作,大到灯光、音响,小到一根电线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说起大伙的敬业精神,团长苏索南心里是满满的感动:“节目排好了,可演员家里却遇到了难题,老人生病了,孩子住院了,怎么办?团里的演员们从来都是演出第一。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每一次都让我不知说什么好。真的很感谢大家。”
从最初的8名演员到现在的25名演员,从连把杆都没有到如今录音棚等一应俱全,条件越来越好,政府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已经记不清辗转过多少舞台,演出过多少不同的剧目和节目;也记不清面对过多少观众,收获过多少荣誉。艺术团的人能够记住的,是牧民们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采访中,他们没有怎么叙述演出时经历过的艰难和辛酸,倒是比较多地讲了一些让他们自己感动的事儿:
“那次在泉吉乡演出,那位牧民阿妈非要叫我们去她家里喝奶茶吃馍馍。团里这么多人呢。”
“每次去演出,乡上都早早接好电,检查好线路,好些人大老远地跑来等着我们。这是大草原呀,集合起来不容易。”
刚察县草原艺术团的成立,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传承了民族文化,弘扬了草原文明:2013年2月,通过中央统战部的邀请,县草原艺术团赴瑞士、列支敦士登进行慰问演出。原生态的草原歌舞和安多地区的传统曲艺表演赢得了外国朋友和旅居藏胞的同声赞誉。演出结束时,观众们一再向他们敬献哈达,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短短15天时间里,他们演出了近二十场,几乎场场爆满;2014年藏历年晚会,安多卫视录制并播放了刚察县草原艺术团的文艺节目《礼赞刚察》,在省内外藏区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以原生态藏族歌舞展演为主的刚察县草原艺术团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还带动和帮助各乡镇文艺轻骑队,部分村和寺院的民间业余文艺演出队开展演出,为他们培养演员,努力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团的成员们经常到乡镇文化站辅导农牧民群众跳民族舞,对各单位、乡村、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帮扶指导。
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刚察县草原艺术团根据当地民族原生态文化和群众的现实生活,先后编排了舞蹈《情恋仙女湾》《欢腾的藏城》,弹唱《扎木念》,以展现湟鱼洄游景观为内容的《舞动的精灵》等70多个节目,组织送戏下乡203场次,完成重大节庆活动演出277场次,合计480场次。
这支年轻的文艺团队从成立到现在的短短几年时间已屡获全国、省、州、县的各种嘉奖和荣誉。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本文化建设“先进集体”,青海省首届群众舞蹈比赛“特殊贡献奖”,全省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先进集体,青海省首届群众舞蹈大赛“集体一等奖”,青海省“措温波”藏城杯锅庄舞比赛三等奖,“海北州优秀文艺团体”“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等,不胜枚举。2019年1月,刚察县草原艺术团被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入选团队。
说起艺术团的明天,苏索南信心满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农牧区尤其如此。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了农牧区的文化生活,对和谐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继续把送戏下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刚察已有的青海湖鱼鸟文化、昆仑文化、宗教文化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这支年轻的艺术团体,尽管也有许多自己的短板与不足,但它犹如草原上的金百灵,总是努力舞动翅膀,在刚察大草原上尽情释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光彩,并用这美丽与光彩去感染更多的人。
作者:王丽一 来源:青海日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