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如今过了一大半,如今学生娃门迷恋手机的样子,还颇有阿青当年迷恋电视剧的风采呢,作为曾经的电视迷,我想和我一般大的青海的80后们,都应该看过《西游记》和《封神榜》吧,当然不是中美合拍的那种喽,那好,我问问你们,人厉害还是神厉害?
事实上,阿青认为,人还是比神厉害那么一丢丢!
道理很简单,在厉害的神仙都是人封的嘛,神话故事是人编的,庙宇是人盖的,连给神仙们烧的香,都是人制作的。其实所谓的神啊,都是基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山有山神,水有水神,青海湖自然也有海神。阿青今天就聊聊,历史上针对青海湖的“祭海”是怎么一回事!
从历史上来说,青海湖的“祭海”活动始于民间,每年四月八左右,百姓们都要到青海湖,求神仙保佑他们能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时间一长呢,这一传统习俗逐渐延续下来。逐渐成为官方的活动,而历史上官方的“祭海”活动,除了大规模的仪式之外,古代皇帝还喜欢给海神“赐名”。
- 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曾赐封西海之神为“广润公”。
- 后来北宋的宋仁宗又加封为“通圣广润公”。
- 雍正帝在1726年(清雍正四年)三月,正式封青海水神为“灵显宣威青海神”。
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关于青海湖的传说,也是有很多的版本。
关于青海湖祭海有关的传说和故事,阿青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百度一下,忽略前排莆田的广告,你就知道了,不过有历史记载的,还是这个可信度比较高:
清雍正二年,四川提督岳钟琪在青海作战,有次迫击敌军一天一夜,人马干渴,但找不到水。岳钟琪便祷告西海神,请求赐水,然后令军士在沙漠中往下挖,不意真的挖出了清水。岳认为这是“青海神显灵”,于是上奏朝廷,要求封神例祭。雍正帝恩准,并在湖边立碑,并筑碑亭,派官员祭祀。
对于祭海的日期,本来是没有固定时间的,结果雍正皇帝一拍板,正式规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祭海并会盟,主持者为钦差大臣,青海蒙古诸王公一律参加。名为祭海,实则是朝廷颁布本年度的一些政策和规划,后来又有环海藏族千百户也参加,仪式搞的很隆重,祭祀地点在湖东。
明文规定一出来,就显得有点形式主义了,不过也算有利有弊吧,当时祭海的仪式是:钦差大臣主祭,蒙古王公陪祭,供奉三牲、香烛、帛等,上香,诵读祭文,行三跪九叩礼,其中有个“抢宴”的习俗很有意思。
主祭完毕,蒙古王公们争着割献祭的牛羊肉,把这一仪式叫“抢宴”。然后,他们一起东去湟源东科尔寺会盟,宣读皇帝诏令,处理部落间纠纷,安排来年有关事宜。在那里,钦差大臣代表皇帝摆宴招待蒙古王公,所以叫“赐宴”。
民国26年青海东科寺,祭海会盟照片
这样的习俗,一周到民国的时候还有呢,由国民政府官员主持,会集蒙藏王公祭海。青海湖主祭官员先后有宋子文、朱绍良、马步芳等人呢。
历史总是过得很快,一些习俗也就慢慢淡了,10年前,青海省海北申报的青海湖祭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年后,你在这里看阿青写下的这段文字,在过10年,我们还会记得青海人的“祭海”习俗吗?
我想不管过多久,无论山神海神的是否存在,大自然,始终是需要我们去敬畏的!(完)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