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似乎成了人们摆脱现实苟且的一剂万能良药
文青呢喃着———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诗人高喊道———
“一个人去流浪旅行,来感悟生命的真谛”
学者讲说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总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行者呐喊着———
“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于是,备受感染的你背上双肩背包,挎着单反,骑着山地车,“我带着你,你带着钱”,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睹风采过后,你的思想是否有一丝的改变,西藏的曙光是否让你找到泊岸,而你的内心是否也变得宁静自由?
在西藏的大地上艰苦跋涉,用相机拍下三步一伏拜的虔诚僧人,在大昭寺门前的青石板上顶礼膜拜,绕着大殿推动下转经筒,再听一段喇嘛们的经文,最后陶醉下瞬间提升的逼格。
或者租车去冈仁波齐、纳木措、布达拉宫、八廓街……
于是朋友圈里有了你向人炫耀的高清照片,证明你曾“到此一游”
那个远方,
是一个可以谈起前世今生的信仰之地,
是一个灵魂和身体同行的朝圣之地。
其实,你没有真正抵达它,你到达的不过是远方的“苟且”。
于是有人感慨:为何你从西藏回来,还依旧那么俗不可耐?
没有文化的积累,你不过是“到此一游”。
这一切源于你只是一个无知的看客,你对远方一无所知。
你可曾知道
茶马古道源起何方,
三江并流的波澜壮阔,
康巴藏族人晚饭后跳起的锅庄。
你不懂那一座座矗立千年的玛尼堆里埋藏着怎样的沉重祈愿。
你不知道西藏神秘的宗教缘起何方,
你不知道莲花生大师是谁,
不懂拉萨博物馆画满历史的唐卡有何渊源,
也分不清格鲁派和萨迦派的不同。
没见到水光潋滟、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没触摸过来古冰川百万年前凝结的冰晶,你最多能背诵两行世间讹传的仓央嘉措情诗。
所以你无法理解朝圣者的虔诚与执着,而喇嘛口中的经文不过是片嘈杂;当然,你更难理解老阿妈手里历经风雨的转经筒,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就是“到此一游”,而诗与远方其实与你无关。
约翰逊曾说过:“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
有了知识的翅膀,沿途的风景便成了他凝聚人生智慧的源泉,走的地方越多,视野就越宽阔,站的也就越高。
文化的欣赏和心灵的感悟是需要门槛的,它需要你不断地去积累沉淀,不断地提升你的文化和素养,才能仰观宇宙之恢弘,俯察万物之丰盛,游目骋怀,真正到达人生的诗意和远方。
你看那大昭寺前虔诚的身体丈量着大地,一起一伏移向天边;善良的灵魂匍匐在路上,一步一叩朝拜信念。净心聆听我们的藏地旅行专家的讲述,开始懂得敬畏,敬畏生命与自然;随后懂得感恩,感恩自然的馈赠;之后懂得分享,分享路上的美景、艰辛与感悟;
再后来,便将信仰的力量转化为信念:
世间事除了生死,其余的都是小事。
悄然间成为一个虔诚者,
双手合十,
顶礼智慧,
秉持圣洁的信念,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深谙信仰。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