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味清欢
2004年,电影《可可西里》以黑马之姿惊艳整个华语影坛,一举夺得华表奖、金马奖、金鸡奖等多个奖项的最佳影片,让当时刚崭露头角的陆川跻身第六代导演前列。
《可可西里》由陆川自编自导,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为了使故事更具真实感,陆川曾深入走访可可西里当地的人们,并多次随巡山队员进入无人区巡逻,经过一次次的剧本修改,一共筹备了2年,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好故事。
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在藏语里的意思是“昆仑雪山之地”,听起来很美,却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自然环境险恶,人一旦在里面迷失,很有可能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
由于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可可西里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野牦牛、藏羚羊、棕熊等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也因此引来各方盗猎分子的觊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藏羚羊绒价格暴涨,盗猎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大肆屠杀藏羚羊,导致藏羚羊数量从100多万锐减至不足1万。为了保护藏羚羊,当地民众自发成立一支志愿巡山队,打击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的行为。
《可可西里》就是以此为背景,从北京记者尕玉的视角,讲述了盗猎分子丧心病狂地击杀了巡山队员强巴,队长日泰为了给强巴报仇,带领队员千里追踪盗猎分子,最后死在盗猎分子枪下的故事。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为了信仰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但事实上,导演陆川的用意并不在此,他用极其冷静、克制的镜头,描述了巡山队员、盗猎分子和藏羚羊在可可西里遭遇的生与死,客观地呈现了巡山队员和盗猎分子人性中的好与坏,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神秘、危险和残酷的可可西里,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顽强不屈的人们。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一场隆重又神圣的天葬仪式,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关于生与死的影片。
影片有多处描述生与死的场景。
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藏羚羊无处可逃;刘栋拼死将生病的队员从无人区送到医院,两人死里逃生;刘栋再回无人区与其他队员汇合的途中,不小心深陷流沙,最后被流沙掩埋;盗猎分子逃跑时,遭遇大风雪,有些人倒下就再也没站起来;巡山队员在抓捕枪手途中,有的迷失在风雪中,有的相互扶持着走出了无人区;日泰最后追上了枪手,却死在了盗猎分子的枪下……
这些关于生与死的场景,都充满了无言,无论是藏羚羊、巡山队员,还是盗猎分子,在有生的机会时,他们都拼尽全力逃离死亡,可当死亡无可避免时,他们又不过分挣扎,仿佛他们早已预见过这一刻,并平静地接受这样的结局。
导演陆川将发生在可可西里的生与死直白地展现出来,表现了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但归根结底,这些生与死的展现,其实都是为了展现可可西里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
在陆川的镜头下,可可西里神秘、危险、残酷,既有美丽如画的星空,又有吞噬生命的暴雪,既有为了信仰不顾一切的崇高,又有为了生存抛却道德底线的邪恶。在这片美丽与残酷、崇高与邪恶交织的土地上,生死只在瞬息之间,所有人都在死亡的边缘苦苦挣扎,要么拼尽全力地活着,要么平静地迎接死神的到来,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里生活的人们,已经无法用好与坏的标准来评判他们,贫瘠艰险的生存条件注定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一部分道德底线,但人性中的善良又让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在他们的身上,善良与邪恶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让他们在这片复杂的土地上艰难地活着。
巡山队长日泰,一边在钱财、人、枪等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保护藏羚羊和追捕盗猎分子,一边却又指示队员卖掉从盗猎分子那里缴获的藏羚羊皮,来维持巡山队的开支;巡山队员刘栋,一边拼命地将生病的队友送到医院,一边却又心安理得地开口向做三陪的女友要钱,来救济巡山队的经费不足;盗猎分子老板,一边残忍地杀害藏羚羊和巡山队员,一边却又坚持原则,放过了不是巡山队员的尕玉;盗猎分子马占林,一边无情地剥掉成千上万只藏羚羊的皮子,一边却又提醒尕玉跟随他们的脚印走出无人区……
生活在可可西里的人们,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正如导演陆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可可西里,我们沿用多年简单明了的好坏评判标准彻底失效,好与坏可以在瞬间转换,一如生死。”
影片没有对任何一个人物进行评判,既没有批评,也没有赞扬,只是客观地将每个人的好与坏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由观众自己去评判。但善也好,恶也罢,我们依然能从这些人身上,窥见一种小人物的不屈精神。
巡山队员自不必说,他们克服钱、油、人、枪等资源不足的艰苦条件,与危险的盗猎分子和艰险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愿意牺牲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只为了维护心中那崇高的信仰。
日泰在面临盗猎分子的包围时仍临危不惧,对盗猎分子的威逼利诱嗤之以鼻,最终慷慨地赴死;刘栋明明已经安全地回到居住区,完成了日泰交给他的任务,却为了队友的安危,选择回到无人区,最终被流沙掩埋;阿旺为了保护藏羚羊,独自一人住在保护站3年,时时忍受无边的寂寞与未知的危险。
巡山队员的身上,有着为了信仰不惧一切的顽强不屈精神,正是这种不屈精神,让他们拥有直面一切困难的勇气,克服了肉体的痛苦、环境的艰险以及死神的威胁。
而大部分盗猎分子也有自己的坚守,残忍地猎杀藏羚羊固然是出于对金钱的欲望,但又何尝不是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苦苦挣扎?这些盗猎分子,大多都是生活在可可西里的最普通的民众,曾是村民、牧民、大夫,因为活不下去,才选择了这个丧失天良的行当。
猎杀藏羚羊,是大部分盗猎分子为了生存而不得已为之的选择,他们的身上,同样有着一种对抗环境和命运的不屈精神,尽管这种精神看起来并不崇高,是以丧失道德底线为代价的,但依然代表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顽强不屈的人们。
无论是巡山队员还是盗猎者,在影片中的形象都是顽强不屈的小人物,他们时刻与艰苦的环境和无常的命运抗争,在尽力生存下去的同时,坚守着某种原则或信仰,融入到可可西里这片神秘又危险的土地里。
从本质上讲,他们的这种小人物的不屈精神,不仅是可可西里这片土地特有的精神,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和创造奇迹的根本动力,是一种生生不息、不屈于生活和命运的民族精神。
尽管如今的可可西里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国家的政策下,藏羚羊数量已有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但影片所展现的小人物的顽强不屈精神,仍是可可西里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核,让无数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人们顽强不屈地活下去。
可可西里,一个神秘又残酷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善恶难辨,却永远顽强不屈。
清欢简介:
一味清欢,90后天蝎女,爱写作爱自由,愿携清欢一味,度人生百年。微信公众号:一味清欢说。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