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到袁家村,品风味小吃,看河湟建筑

作者:掌上西宁 时间:2019-07-12 11:45:03 浏览量:

沙柳烤串、烤洋芋、老酸奶、酸辣粉、炒凉粉、狗浇尿、干板鱼……走进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袁家村”,每一步都在食物的香气里徜徉,上百种青海小吃,与儿时的记忆一同唤起你的味蕾。

到袁家村,品风味小吃,看河湟建筑

琳琅满目的美食欢乐谷

袁家村里多小吃,店面的名字也是简单明了,卖什么叫什么。在这条美食欢乐谷中,每个铺面前都排着长长短短的队,手里捧着还冒着热气的小吃就开始排下一家了。

一家麻花店从营业开始,门前就一直排着长龙。现炸现卖的大麻花,甘甜爽脆,口感清新,好吃不油腻,是袁家村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两个店家手里一刻也不得闲,一个人搓面绳,另一个人编麻花辫,两条面绳相交,不到一分钟,一个麻花就成形了。即使是这么娴熟的手艺,也抵不住“逛吃逛吃”的人龙,什么时候过来看,店前都排着二三十个人,想要买上两根麻花,起码要排半个小时队。

另一家干板鱼店,门前的长龙也不惶相让。油黄干瘪的鲤鱼,不停地跃进热油里,呲啦呲啦作响,膨胀成香气四溢的干板鱼。店家将出锅的干板鱼撒上辣椒、花椒、胡椒,竟是让人片刻也等不及就想撕下一口鱼肉。走在袁家村里几乎是人手一条香辣酥脆的干板鱼。

美味又实惠的青海小吃,让袁家村的游客络绎不绝,不用怕不好吃,你只要跟着长队,就一定能找到美味,跟着乡愁,找回童年的美食记忆。

薪尽火传的美食手艺人

青海人熟悉的味道里更有青海人熟知的手艺,只有这样的做法才有这样的味道。在袁家村随处可见“手艺人招募令”,把美食手艺人聚在一起,才能把美食聚在一起。醋坊、辣子坊、粉条店连着开,美味也就连着来。

走进醋坊,酸酸的味道一直刺激着你的鼻腔,应了“醋都准备好了,就差一盘饺子了”。店家马和青告诉记者:“我们家做的是民和醋,虽然没有湟源醋知名,但是吃起饺子来,还是民和醋更香。”马和青说,他是他们家醋坊的第三代传人,从民和来到平安,不仅仅是想做生意,也是想借着袁家村这个平台把民和醋更多地推销出去。

店面看起来不大,走进去却别有洞天。门脸后是一间约五十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发酵缸、淋缸、熬醋锅、贮醋罐一应俱全,生产工艺流程跃然于眼前。马和青说:“我们卖的醋都是这里生产出来的,新醋、陈醋都有。这个不光是生产车间,我们也打算把这里做成一条工艺浏览线。游客可以进来看我们的醋是怎么生产的,进来走一趟,也长长见识。”

到袁家村,品风味小吃,看河湟建筑

土坯青瓦的河湟昔日时光

土房子木梁子,旧日青海乡村的模样就呈现眼前。走进一间农家乐,院门口放着的草篓子,一下就把你抓进儿时的记忆。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青海,也可以感受青海过去生活的模样,好像在一个浓缩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馆里。

袁家村融合诸多河湟“非遗”文化要素,将海东市藏、土、汉、回、撒拉等18个民族典型的民风习俗、地方特色植入其中,是海东“非遗”展演及传承的亮点。高大的仿古式门楼、雕梁画栋的戏楼、反映河湟文化的书屋和民俗建筑,让袁家村渡上了一层旧日青海的余晖。

除了打出“文化牌”,“袁家村”在规划建设中还加入了众多“流行元素”。汽车驿站、乡愁民俗、乡土电商、富硒科技等四大板块的建设将进一步将袁家村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具有河湟文化风貌的综合服务展示区。

聆听美妙动听的花儿演唱,观看传统社火、皮影戏等特色民族演艺,品尝熬饭、焐洋芋、锟锅馍、酥油糌粑等传统美食,观赏河湟剪纸、撒拉族刺绣、化隆回绣、互助盘绣、彩绘等传统艺术品,袁家村通过这些河湟区域多民族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传统美食、老工艺、老艺术,勾起人们对河湟的记忆与怀念,重塑河湟乡愁文化。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