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海东市乐都区概况

作者:旭东读史 时间:2019-07-27 11:32:28 浏览量:

乐都区是海东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中下游,区域介于东经102°09 —102°47,北纬36°16—36°40之间,东与民和县相接,西与平安区相邻,南与化隆县接壤,北与互助县毗连,东西最宽64公里,南北最长76公里,区域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86万亩)。

全区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14个居民委员会,截止2017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288436 人(农村人口 191174 人 )[1]共有汉、藏、蒙、回、土等9个民族。

乐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撤销乐都县设立乐都区,海东市行政中心设在乐都区。

乐都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人文自然景观众多。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6处。距城区20公里的瞿昙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北地区规模宏大建筑群。[2]

2018年10月,乐都区被确定为“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海东市乐都区概况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西连青海省西宁市,南与化隆县为邻,北与互助县相望。南北长33.6千米,东西宽23千米,总面积750平方千米。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等少数民族。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2066—2300米之间。

乐都区地处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 境中。为内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均温6.9℃,年均降水量335.4毫米。境内野生动物有鹿、麝、岩羊、白唇鹿、山鸡、雪鸡等。野生药用植物有党参、贝母、茯苓、黄芪、冬虫夏草等。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铅、锌、锡、硅石等,黄金、铁、铬、铜也有相当储量。非金属矿藏有石膏、白云石、红柱石、石墨、石灰石、大理石、玉石等,储量丰富,开采价值高。工业以冶金,机械、建材、卷烟、化工饮食等行业为重点, 产品多达200多种,其中有10多个产品荣获省、部和国家名优产品称号。农业以小麦、碗豆、油籽种植为主,副食品以生猪、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禽蛋为多。

乐都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0余种,非金属中,石英石地质储量达10多亿吨,白云石储量4900万吨,石膏储量8000余万吨,大理石工业储量5000余万吨。其外,中坝玉、滑石、蛇纹石、陶粒粘土、石墨、红柱石等也有相当储量。金属矿中,黄金(砂金)、铁、铜、铬、铅、锌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境内水资源充沛,水能蕴量达2万kw,开发潜力很大。

全区东西最宽64公里,南北最长76公里,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68577亩,同比减0.23%。其中:水浇地108229亩,同比减0.78%;浅山地156390亩;脑山地103958亩。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原为海东地区行署,是青海东部地区的行政中心,海东市政府所在地,为发达地区之一。西连青海省政府西宁,东连海东市民和县,南与化隆县为邻,北与互助县相望。南北长33.6千米,东西宽23千米,总面积750平方千米。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等少数民族。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2066—2300米之间。

今年完成了覆膜补灌示范田建设1560亩,日光节能温室56座,中药材种植1050亩;花椒青苗5亩;选择了100户花椒种植示范户,20户小尾寒羊养殖示范户;全年总投资5130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 小麦覆膜补灌示范面积700亩,净增总产9.4780万公斤,净增收入9.4780万元;油菜覆膜补灌示范田240亩,净增总产1.8708万公斤,净增收入4.677万元;马铃薯示范田450亩,净增总产3.4884万公斤,净增收入1.7442万元;玉米覆膜补灌示范田170亩,净增总产1.4025万公斤,净增收入1.683万元;日光节能温室净增总收入3.616万元;养殖示范户养殖业平均收入2755.45元,总收入3.03万元。合计净增总收入39.926995万元。民和县北山乡由民和县民政局和北山乡政府共同担保,用 10万元资金用于贷款贴息,从县信用联社贷款128.1万元,发展养殖业。贷款发放7个村、262户,目前已购买小尾寒羊820只(其中公羊40只),根据各养殖户的实际情况,条件较好的户饲养6只,一般户饲养2只。同时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鲁班亭

鲁班亭是县级重点文物保单位,始建于北魏时期。位于乐都城区东25公里处的老鸦峡西口,亭建在湟水中心的巨石柱上,称“中流砥柱”,为乐都区景观之一。远远看去,好像在湟水河上漂着一只画舫,给人以无穷的遐想。传说该亭是鲁班修建的,有故事说:很早以前老鸦峡口窄小,水势凶猛,水流不及,经常聚集在那里,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水患。有一日,鲁班来到那里,看到了峡口周围的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就问那里的人们:“你们生活为啥这么困难?”百姓说:“我们这里三年两头闹水灾,使河水经常猛涨,淹了我们的田地造成的。”鲁班听后对大伙说:“你们不用着急,由我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鲁班拿出板斧,使出法力,在东边的山上劈出了一条又宽又大的口子,使聚集在那里的河水迅速流走了,又使出法力搬来一大石柱钉在了河中心,在上边修建了八卦亭,镇住了河水,从此,老鸦峡口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那里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至今在老鸦峡口北山上还留有鲁班生活用过的石缸和坐过的痕迹、南山上形似鲁班妻子站在那里看鲁班建亭的巨石。该亭在清道光年间进行了重修,并留有碑记(已遗失),巨石柱上镌刻“米颠拜否”四个大字,还隐约可辨,但何时何人作为,无据可考。八卦亭是1984年重建的。

清代陈晓晴咏亭云:石矾矗矗镇中流,上有空亭四面周。撼定洪涛归一线,不让河伯东西游。

瞿昙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始建于明代初年,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距城区约21公里。这座规模宏大的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在明王朝扶持藏传佛教以统治藏区的政治背景下,由三罗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创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次年以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赐名为“瞿昙寺”,此后又经历永乐、洪熙、宣德各朝钦派太监及匠师扩建。寺院选建在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远可望雪山,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寺院原围有土城,形势险固,可惜仅存残垣断壁;全寺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组群划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三进院落,中院和后院周匝廊庑;沿着中轴线序列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两侧对称建有御碑亭、小钟楼、小鼓楼、配殿、香趣塔和大钟楼、大鼓楼等。其中,前区基本呈汉地佛寺“伽蓝七堂”格局。后区巍峨壮丽,冠于全寺的隆国殿,两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势连缀抄手斜廊,还有造型端庄的大钟楼和大鼓楼对峙左右,则明显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和两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楼(体仁阁)、武楼(弘义阁)的布局意象,堪称明清北京故宫的“活化石”。另外,主体建筑群东北,还有一组两进院的活佛住所即囊谦,为青海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瞿昙寺的汉式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也是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其基本完好的建筑遗存,包括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御碑等等,为古代艺术、文物和建筑史等研究留下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众多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了为引人入胜的观光旅游胜地。

柳湾墓地

柳湾彩陶展厅柳湾,在乐都区城东15公里高庙镇东面的湟水河北岸,墓地坐落在村庄后面的半山白土坡上,占地面积为112500平方米,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公共墓地葬群,也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已挖掘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墓葬170多座,1974-1980年,青海省考古部门对该墓群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共发掘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墓葬1370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绿林石、海贝等文物37529件,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出土的彩塑裸体人像彩陶壶被誉为“稀世艺术珍品”,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墓地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成立了青海省彩陶研究中心,修建了彩陶博物馆。每年前来参观、研究的考古工作者和游客络绎不绝。

西来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来寺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坐落在乐都区城区东关街。据说修寺中资金发生困难,眼看就要半途而废,施工主人们想再出远方化布施。晨起,在院中发现两骆驼,背负重囊,朝东而卧。邑人们认为是行脚驼峰,驼主会来赶走。迟至日中,未见驼主,始派人到处寻找,夜幕降临,未见赶走,于是有人解囊启袋,发现满是白银,约有九千余两。得此银后加快了进度,增建了殿堂。竣工后为寺命名时,人们以为如无西来之资,此寺难以完工,今能完工实乃西主资助之力。故定名“西来寺”。另一传说曰,有人在河边拾得一铜佛,为之建寺,特名为“西来寺”。西来寺建筑工程宏大,设计精细,全寺有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中大殿、东廊房、土地祠、观音殿,占地面积约2100余平方米,殿宇布局合理,施工严谨,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从建筑上看仅次于曲坛寺,在泥塑上名冠全省,特别是正殿古佛莲台后的壁塑背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水峡石佛

水峡,在乐都区城区东北45公里的下水磨沟脑,石头佛矗立在两山之间,座西北向东南,高约100余公尺。基地有数十亩,佛山周围,悬崖绝壁,此峰直插青空,气势磅礴,势如天外飞来,远观如人坐,故称石佛。佛山脚下有悬崖,悬崖缝中渗水滴滴。游人撑一木杆,滴水顺杆流下,杆下端置一盛水器,可以得到清爽可口的甜水,传说这就是“石佛神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水峡喝“药水”日。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吸引着青、甘、宁、蒙古等地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放生舍施的鸡、羊、逸入荆丛,烧香礼佛的香烟、升冲霄汉,游山玩水者出没于苍山林海之间,或席地而坐,开怀畅饮,或于林荫深处切切私语,别有一份情趣。谷内摊贩云集,叫卖声此起彼落。平日幽静的峡谷,此时变成游人汇集的山场大会。

药草台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草台寺,藏语称“卓仓大寺·扎西当噶”,坐落在乐都区曲坛镇药草台村。距区城西南30公里,距曲坛镇9公里。明万历九年(1581年),三世达赖喇嘛与蒙古俺达汗在青海湖仰华寺相会后不久,到曲坛寺释法布经,他看到寺与村庄相邻,不利僧习法,建议另辟习法之所,寺院方面欣然接受,经过三十余年筹备,终于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成习修法之地—扎西当噶。从此,扎西当噶成为曲坛寺的习经学院,全寺僧人均在扎西当噶修习法典,而曲坛寺逐渐演变为卓仓部落政教合一的管理机构。1958年,扎寺解体:法器、法物没收充公,少数亦流入民间,僧人全部还俗务农;195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曾把曲坛寺、扎西当寺列为全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62年,寺院又短暂的开放,少数僧人重返寺院,香炉重新燃起,佛事活亦有起色。但是,“文革”倏起,扎西当噶寺被荡为废墟。1985年2月(藏历第十六绕琼木牛年二月十五日),乐都县人民政府批准扎西当噶寺重新开放。重建工作由八世夏尔·尕让噶居·洛桑晋美南嘉活佛亲自主持。1990年重建佛塔一室,三转五式经堂一座;1991年重修尕让活佛昂;1992年修弥勒佛殿,2000年三世活佛殿竣工;2001年修建了寺院大门。按规则举行了开光典礼,并邀请塔尔寺阿嘉、西纳等活佛前来参加隆重的开光典礼。恢复了正月十五“酥油花供灯会”和六月“毛兰姆祈愿大法会”。六月祈愿大会的主要内容为:初六念经祭鄂博,初七转香巴(即请弥勒佛绕寺院转郭拉),初八晒佛,初九跳牛(即跳舞)。

羊官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羊官寺,又名“寿乐寺”,藏语全称为“东霞扎西曲林”,意为“北山吉祥丛林”。位于乐都区寿乐镇羊官沟村。该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城区碾伯镇22公里。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永乐皇帝下敕谕一道,赐铜印一枚,蟒袍一套,象牙碗六对,珊瑚树两株,金佛四尊。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曾遭哈砸部劫掠。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互助佑宁寺僧人根登罗哲搬到现址重新修建了这座寺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成显宗学院(讲经院),从而形成一座乐都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清廷赐名“福祥寺”,康熙皇帝赐“福寿”斗字金匾一桢。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资助修缮,并题“护国渡世”匾额一桢。寺院坐落在当地人称“凤凰三点头”山杯之中,寺前有潺潺流水,狮子拜佛的照山高峻入云,松桦参天,鹿麝共栖,后依林木丛生的上下拉伊,左依“黄色灵龟山”,佑旁“青龙扑满怀的清泉”。佛寺在50度陡的山梁上层层下建四大院三大殿,布局悬妙而错落有致。寺内存有唐卡、法器等大量的明代文物。羊官寺的属寺有龙沟寺、长嘴沟寺,香火部落有班塘族、阿拉族、大巴族、小巴族,总称为羊官寺三寺四族。过去化隆县尕若东寺和甘肃凉州的白塔寺也是柳家佛的管辖寺院。这个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动有:正月观经、放茫茶、晒大佛、跳禅、诵经;四月、六月、七月、十月观经。文革期间,寺院除北楼之外全部被拆毁。直至1981年才开始重建寺院,1988年修建三转五式经堂,1989年修建拱檩悬牵大佛殿3间。1991年由寺管会主任保旦巴负责从四川买回108卷大经;同年栽树2万多株,大部分是杨树,亦有部分松树。1993年修尊神塔2座,大佛像一尊。1996年修拱檩悬牵的讲经院三间,内设讲经室。1997年修建一转三式本康两座,并从拉布楞寺运来塑就的八尊佛像供在经堂内。1999年在寺院下边修桥一座。2000年修柳家活佛昂大院,包括大门、左上方北(柳家活佛行宫)、西房(佛堂)、右下方膳房3间。到2002年底全寺共有房屋10间,其中僧舍72间,到2002年10月寺院共有僧人19人,含活佛一位、喇嘛4人(含僧官)、完德14人。该寺共用地面积125000平方米(含承包荒山500亩,森林800亩,人工造林25亩)。东至寺院照山峨博;西至寺院靠山拉依山路;南至下扎门;北至上扎门为界。

杨宗寺

海东市乐都区概况

杨宗丹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央宗寺,藏语称“普拉央宗静房”。始建于唐朝,位于区城东南27公里处,在今乐都区中坝藏族乡乡政府所在地西南5公里的夏隆坚巴沟。央宗亦名班摩曲宗,意为山沟中险峻的神地。与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兴海县的知嘎尔贝宗、平安县的夏哇日宗齐名。为“安多四宗”之一,是历史上藏传佛教僧人静修的著名地方。据《安多政教史》等史籍记载,吐蕃赞普朗达玛禁佛,著名僧人藏·饶赛、尤·格琼、玛尔·释加牟尼三人辗转来到普拉央宗躲灾修行。后来,武将出身的拉龙·华吉多杰暗杀朗达玛被后,也逃到普拉央宗躲灾修行。由于藏·饶·赛、尤·格琼、玛尔·释加牟尼三僧挽救了佛教,使佛教历经危难之后,又从青海藏区传到西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后宏期。普拉央宗从这一点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名扬藏区。为藏、蒙、土人民崇敬。在藏传佛教后

海东市乐都区概况

宏期,央宗名噪一时,成为在青海、甘肃、西藏、西康、云南、内蒙古等地广大藏族、土族、藏族群众朝拜、向往的佛教圣地。登上央宗寺的曲径只有一条。从中坝藏族乡政府的所在地出发,入古城沟,约一公里许,即至央宗山下。但见峭壁千仞,路断径绝,游客怏怏。仔细寻觅,靠右扎闸子沟则有小径通山。曲径蜿蜒于山杨灌丛之间,约行千米,方登山巅。南行里许,即达唐洞宋刹宝地。央宗寺周围都是红沙石山峰,边缘红崖陡峭,两侧山谷有清流从山上而下,山间多有茂密的森林被覆盖,期间混杂有多种灌木和名贵中药材、花卉、野果等。山林间还生活着一些种类不同的鸟类和其它动物,有些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央宗寺的主要景点有:央宗自然风景,唐朝圣僧修仙的胜乐洞、三贤洞、华吉多吉洞、光明天女洞等。它们虽经千百年的风剥雨刷,但旧貌依存。

石沟寺

海东市乐都区概况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沟寺位于乐都区区城东偏南9公里处,在姜湾村南峡谷中,沟谷名“石沟”,故名石沟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清乾隆碾伯举人吴栻《石沟寺序》)。前后维修两次,第一次维修在乾隆甲午年间(1774年),第二次维修在民国21年(1932年),1984年村人又集资维修。据传,石沟寺原有韦陀殿、菩萨殿、百子宫、药王殿,还有初入山门的歇马殿。这些殿宇修在嶙峋山腰间,殿与殿以阶石相通,身临其境如履壁,仰望天空天如一线,俯视崖底石悬百丈。石沟寺初建与重建时都有一些神话传说,明万历年间初建时,据说有一牧羊人每天闻石壁中有人大呼“我要出来!我要出来!”牧羊人惊,回家述其状,主人告诉说“可答应”。次日至沟口复闻是音,牧羊人答应说:“你出来”。于是山崩地裂,飞沙走石,尘土蔽空。牧羊人大恐。急呼:“不要出来!不要出来!”霎时崩停声静,尘雾顿消,再看长沟,一石手伸出壁外。自此,附近村民每遇水旱灾害,吉凶祸福都到此处求卜。后在里人倡议下劈径叠级,于岩崖下建修

庙宇。除山僧外,平时人迹罕至,因而荆棘丛生,鸟兽聚集,啼叫声、石落声、回音四鸣,经久不绝。吴栻在《序》中说:“余方倾耳以听,忽有大声发于石罅,如洪钟不绝,余不觉恐,山僧曰‘此山鸣也,山鸣而谷应之也’。”

武当山

海东市乐都区概况

俗称老爷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雍熙甲申年,位于乐都区区城东北的引胜沟内,距区城10公里处的杨家岗村对面。武当山坐落在引胜河的东岸,山势陡峻,荆棘丛生,桦木、苍松挺拔,生长于陡坡岩壁上。山脚有温泉流注于引胜河中。南北两侧有曲径可攀登达到顶峰。山顶有无量殿、磨针宫、三清殿、观音殿、老爷殿(关羽殿),以及黑虎宫、山神土主、牛王、吕祖和百子宫、雷祖殿。夏秋季节清晨远望

,山腰翠柏苍松,山头薄雾朝霞,道观殿宇在晨曦中时隐时现,时闻钟声四山呼应,登临其境,如入仙界,因而久负盛名。老爷山道观有不少民间传说。据传,杨家将杨满堂在寿乐黑城子(寿乐乡境内)平叛,战败退守老爷山,见山上有一道观,殿宇残破,上书:“磨针宫”。殿内“玄天上帝无量祖师”金身已损。于是

拜而曰:“如使杨某旗开得胜,当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再战果得胜,乃出资重修道德观。自引香火日盛。清同治年间,因屡遭兵火,旧殿被毁,民国初年经邑人捐资和道士化缘进行了修复。有道士8名,内有坤道3名,靠香资斋化度日。“十年动乱”中又被毁,1980年以后群众集资部分修复,但已非旧貌。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