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中草药故事之大黄

作者:枫叶子 时间:2019-12-17 15:07:54 浏览量:

大黄的得名有个古老的传说:巴山山势巍峨,丛林茂密,古木参天。有名勤修之人,善于考察人与自然,因而发现黄连、黄芪、黄芩、黄精及黄根五种植物,善治各种疾病。人们就尊称他“五黄先生”。他常进深山采此五药,或奔走于村寨给人诊疗。在靠山处有一人家,家主名唤大郎,每逢五黄先生进山,大郎家为必经之地,常因晚归而就宿于此。天长日久后,五黄和大郎结下了深厚情谊。

一次五黄先生又来住宿,见大郎家房舍已成瓦砾,后才知道因为一场大火,把大郎家房屋烧毁,他妻子也被烧死,只剩下他和儿子,无奈只好住进了山洞。五黄先生闻知,十分悲痛,就进山洞找到大郎父子。见他父子生活无着,便道:“你眼下一贫如洗,不如随我挖药、卖药,或可以为生计。”大郎当即叩首拜谢。从此,大郎便跟五黄先生挖采药材。他们四处跋涉,不到半年时间,大郎便学会挖采“五黄”这五种药材。但大郎不晓文字,办事毛手毛脚,所以五黄先生一直不教他如何治病。为这事大郎也曾问过黄先生,但他笑道:“你生性偏于急躁,不宜给人治病。”大郎听后,深感不满,便偷偷注意五黄先生怎样给人用药。日子一久,大郎也窥测出一些门道,便背着五黄先生,给人治起病来,还真治愈了一些病人,大郎喜不自胜,心想:“哼,这有什么了不起,你不教,我不照样会吗?”

一日有一个孕妇患泄泻,腹痛剧烈,拉肚子日十余次,来诊时恰好五黄先生外出,大郎便说:“没什么,我给你开药。”用药后,孕妇泄泻无度,腹中绞痛,胎儿也随之堕下,伴随大量出血,没两天便气绝身亡。病人听说是大郎给开出的药,便把他扭到县衙那里告状。经县官审明经过,便判庸医杀人罪名。正在此时,五黄先生急忙赶到,跪在堂前道:“病人之死,罪在于我。”县官奇怪地问道:“你是何人,缘何罪责在你?”五黄先生道:“病虽由大郎所治,但是跟我所学,我教导不力以致死,故而罪在我身。”县官经过几番斟酌后,对原告道:“孝不过医家,他本意是想治病救人,但学艺不精,技术有限,故致人命。人死不能复生,即使判大郎死罪,也换不回你家妇人,况且他和你家并无怨仇,非有意谋杀,系过失所致。你等回去后,让他出些丧葬之资,以为补偿。” 大郎被释放后,羞愧万分,对五黄先生道:“悔不该不听先生之言,往后决不再轻举妄动。”五黄先生也道:“治病本属精细之事,切切不可鲁莽,更不能粗心草率。同时还要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否则贻害无穷。”自此以后,大郎便踏踏实实地认真采药,勤勤恳恳学习。看他变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五黄先生才从头教起治病之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五黄先生便将此五种黄药中的“黄根”,配以大郎名字,称为“大黄”。

中草药故事之大黄

 

大黄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峻(藏名)。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原形态

①掌叶大黄,又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粗壮。茎直立,高2米左右,光滑无毛,中空。根生叶大,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厘米以上,3~7掌状深裂,裂片全缘或有齿,或浅裂,基部略呈心形,有3~7条主脉,上面无毛或稀具小乳突,下面被白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互生;叶鞘大,淡褐色,膜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弯曲,开展,被短毛;花小,数朵成簇,互生于枝上,幼时呈紫红色;花梗细,长3~4毫米,中部以下具1关节;花被6,2轮,内轮稍大,椭圆形,长约1.6毫米;雄蕊9,花药稍外露;子房上位,三角形,花柱3,向下弯曲,柱头头状,稍凹,呈\"V\"字形。瘦果三角形,有翅,长9~10毫米,宽7~8毫米,顶端微凹,基部略呈心形,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中草药故事之大黄

 

掌叶大黄生于山地林缘半阴湿的地方。分布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②唐古特大黄,又名:鸡爪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米左右,与上种相似。茎无毛或有毛。根生叶略呈圆形或宽心形,直径40~70厘米,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再作羽状浅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柄亦较短。圆锥花序大形,幼时多呈浓紫色,亦有绿白色者,分枝紧密,小枝挺直向上;花小,具较长花梗;花被6,2轮;雄蕊一般9枚;子房三角形,花柱3。瘦果三角形,有翅,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中草药故事之大黄

 

生于山地林缘较阴湿的地方。分布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③药用大黄,又名:南大黄。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茎直立,疏被短柔毛,节处较密。根生叶有长柄,叶片圆形至卵圆形,直径40~70厘米,掌状浅裂,或仅有缺刻及粗锯齿,先端锐尖,基部心形,主脉通常5条,基出,上面无毛,或近州’脉处具稀疏,的小乳突,下面被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柄亦短;叶鞘简状,疏被短毛,分裂至基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开展,花小,径3~4毫米,4~10朵成簇;花被6,淡绿色或黄白色,2轮,内轮者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边缘不甚整齐,外轮者稍短小;雄蕊9,不外露;子房三角形,花拄3。瘦果三角形,有翅,长约8~10毫米,宽约6~9毫米,顶端下凹,红色。花果期6~7月。

中草药故事之大黄

 

多生长于排水良好的山地。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

①北大黄

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

㈠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6~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粱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

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

㈡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

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

中草药故事之大黄

 

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

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

中草药故事之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摘自《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