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饮茶”十二时辰
唐朝·饮茶
最近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随着故事情节的递进,长安城的一天,如同画卷徐徐展开,将大唐风貌展现眼前。
跟随剧中人物,穿行于长安一百零八坊,那个时代各个阶层的生活场景被一一还原。
唐·茶
今天我们聊聊唐朝的茶
在“风俗贵茶”、饮茶之风盛行的唐朝,喝茶是一种时尚,饮茶的场景自然也常见于剧中。
唐朝,上至宫廷贵族士大夫阶层,下至普通百姓日常生活,茶不仅成为了米、盐一般的存在,不可一日无它;喝茶更是“滂时浸俗”“以为比屋之饮”(陆羽《茶经》),家家户户都在喝茶。在唐进士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描写了唐代的饮茶盛况:“按此古人亦钦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唐朝不仅饮茶之风至盛,而且于此时,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世界第一部研究茶汤与水的专著——张又新的《煎茶水记》相继问世。“茶”字也因唐玄宗御批,取代此前的荼、槚、茗、荈等种种别称等正式定型。
对于喝茶,唐朝人无所不用其极,不仅专门编撰出品茶的书籍,还想尽一切办法往茶里加东西。一般人喝茶都要放盐,放姜,还放苏椒,口味淡点的就放桂皮,想想都辣舌头。
唐朝人对茶的喝法是真的很特别,一种一种加进去,估计都能做一锅茶叶蛋了,可唐朝人就喜欢吃这种没有蛋的底料,吃起来还美滋滋的。
五代越州窑秘色瓷莲花碗
前面说到茶不如饭,唐朝人爱起茶来那叫一个狂热。对于饭,真的可以几天不吃,对于茶,却无法做到一天不喝茶。
唐代茶煮茶即烹茶、煎茶的器具
说到茶,就不能忘了茶圣陆羽。这位研究了一辈子茶的人,留下的一本 《茶经》就够别人喝一辈子的茶,在大唐不听听陆羽亲口讲茶道就是白来了。
不过陆羽也是茶艺中的唯美主义者,他反对在煮茶时加入香料。他认为:把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都作为配料和茶一起煮,煮出来的茶汤无异于沟渠里的废水。但陆羽并不反对煮茶时略微加点盐。
讲座开始,陆羽今天要讲一个具有大唐特色的煎茶法,快拿你的小本子出来记。
煎
茶
法
大|众|饮|食
根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
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
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拿双竹筷(陆羽原原话是要用竹筴,而且陆老师上课专门说了 :“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乃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但时间有限,做竹筴是来不及了,就用竹筷代替一 下)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
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对,就是这样,趁着水再次沸腾前关火。很好,茶已经煎好可以分到每个人的杯子里喝了。如果再继续烹煮,认为“水老不可食也”。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是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饮茶方法。
因茶叶有不同种类,所以还存在另一种方法,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这是末茶的饮用方法。
庵(yan)茶法
将茶叶先碨碎,再煎熬、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的,称为庵茶。“庵”字原意为半卧半起的疾病,在此用来称庵茶,是夹生茶的意思。在唐代庵茶法不紧在民间流传,在宫廷中也用此法饮茶。
鎏金人物画银坛子:用来贮藏烤后的饼茶,以保持饼茶松软,防止香气散失,为碾茶作好准备。
鎏金龟形银粉盒:将筛后的茶末贮存其中。整体呈龟 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 着地,惟妙惟肖。取茶时,既可开盖,也可以从龟口中倒出。
鎏金飞仙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将碾后的茶饼过筛取茶末。
镂空飞鸿逑路纹银笼子:用于装茶,文火慢烤,使饼茶“炎凉一致”,避免外熟内生。民间用竹夹烤茶,所以两者差异很大。
三足架银台:存放盐、胡椒等调味品用。
银茶则:
取茶末用
《茶经·经典本》唐代风炉复原图
举 国 饮 茶
举 国 饮 茶 热
唐朝始,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作为唐代经济基础之一的茶业尤为兴盛,这正是饮茶普及和饮茶风尚形成的坚实基础。而唐朝的强盛,让人们更加追求美好和谐的生活,茶作为健体轻身、祛病延年、修身养性的饮品,与时代需求相吻合,因此饮茶之习蔚然成风。
唐朝交通贯通发达,经济政策开明,也促进了商人积极地贩茶买茶。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卖茶获利客观,商人为贩茶赚取钱财,常来往于茶叶集散地。唐杨化在《膳夫经手录》中记录了:“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的茶商情况,即是说:自梁(四川)、宋(江都南京)、幽(京兆长安)等地,人们都崇尚、喜欢(茶)。税赋收入、商人所赍 ,数千里道路上都可以看见。
茶最初被作为解毒疗疾的珍贵之物,因此受到了历代帝王的钟爱与享用。至唐代时,饮茶更是得到了唐代皇室的大力提倡。
唐代《宫乐图·会茗图》
皇家热衷茶事,以茶输边,以茶和亲,以茶分赐群臣。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西藏王松赞干布时,茶作为陪嫁之物而入藏。《西藏政教鉴附录》称:“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随之西藏饮茶习俗蔚为时尚。此后,以奶与肉食为主的边民得茶之大益,达到“宁可三日无棺,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于是自唐代开始了与回纥吐蓍(今维吾尔族)长达数世纪的“茶马交易”。
官府为满足宫廷对名茶的需求,督造贡茶,竞制佳茗。唐代宗开始(公元762年),建立了定时间、定地点、定数量、定质量的贡茶制,并责成专门官吏督造贡茶入贡事宜。
每年入贡的茶叶,为示皇恩,皇帝皆于清明节举行茶宴,分赐群臣功戚。《全唐文》载有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和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两篇),表明在宫廷,茶被统治者作为安抚边蕃和臣下的特别“礼遇”。
唐时,中国成为世界文化经济交往中心,赠茶又是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使得饮茶习俗随之流传国外。
文 人 爱 茶
文 人 爱 写 茶
唐以前文人士大夫就介入饮茶活动,与茶结下缘份,并有作品留世。但唐之前的茶诗文零星散见。自唐以来,文人视饮茶为高雅之事,品茗论水,咏诗作赋,著书立说。从流传下来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等来看,无论是从数量到质量,还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唐以前的任何时代。
从史料记载来看,写过有关茶作品的文人中,人数之多、影响之大的当属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白居易、卢仝、杜牧、皮日休、刘禹锡、柳宗元、姚合、元稹、温庭筠、韦应物、岑参、皎然等诗界名流50余人,无不留有烩炙人口的茶诗。如李白曾写下仙人掌名茶诗,自称“茶叶行家”的白居易写茶诗50首,皮日休以《茶经》为内容用诗注释,写下《茶中杂咏》10首与陆羽唱和,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茶诗千古佳作。
唐代茶诗题材涉及茶的栽、采、制、煎、饮,以及茶具、茶礼、茶功、茶德等等。不仅如此,一些爱茶成痴的诗人还热衷于从事茶的其他活动。如诗人白居易“平生无所好 ……如获终老地……架岩结茅宇,砍壑开茶园。”更有甚者,诗人陆龟蒙“有田数百亩、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弟。”诗人身体力行,爱茶、种茶、研茶。
尤其是“茶圣”陆羽不仅作茶诗,从事茶的研究、著茶书,在饶州依山结芦、开垦茶圃,并以其精湛的茶术两度进京为皇帝表演,向宫廷推荐贡茶,促成贡茶制形成,于是“茶遭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茶”,而“天下益知饮茶矣。”(《封氏闻见记》)
唐《萧翼赚兰亭图》(阎立本)
佛 家 崇 茶
佛 家 崇 茶
因为禅宗提倡坐禅,夜不能睡,并且只允许早、中两餐进食,以便身心轻安,专心致志,通过身体的修炼达到精神的升华,最终顿悟成佛。饮茶既能提神醒脑,驱除睡意,消除疲劳,又能补充过午不食的水分和营养,因此深得僧人喜爱,饮茶之风传遍大小寺庙。
为满足坐禅用茶的需要,各大小寺院大力种茶,制茶,研究茶。“天下名山僧寺多”,而名山古刹周围环境,又特别适宜茶叶生长,所以,“自古高僧爱斗茶”,众多名茶,大多产自名山古寺。
佛门崇茶,由僧及俗,转相仿效,饮茶也借信佛而风行全国。由于佛中有茶,茶中有佛,茶佛一味,茶禅一味,形成了唐朝茶道大行,风俗贵茶的局面。(这种“贵茶”的风俗还被专来大唐留学的日本名僧传播到日本,从此日本有了茶树、茶园、产生了日本的茶道。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不得不说,唐朝人喝茶真的很讲究,也难怪白居易爱茶:“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又说“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
END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长安号”微信公众号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End>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