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予
我和同伴来到青海湖畔,碰巧正遇上一年一度的老藏家“祭海”,祭祀地点通常在青海湖边。
老藏们在湖畔搭建起高大宽敞的帐篷,供僧人诵经。附近是两米多高的煨桑台,也就是燃烧祭品的圣坛,圣坛前堆放着牧民们准备敬献给“海神”的各类贡品。
“祭海”场地上高高竖起的经幡随风飘扬。对于藏人来说,“祭海”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藏人用自己的礼仪“祭海神”,是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我们正好赶上看个热闹。我们在青海湖边画画,似乎与这“异族祭典”不搭嗄,但我尊重藏人习俗民规,对他们的文化也感兴趣。汉人“宗教活动”都在庙宇道观,“祭天”、“祭海”我还真没见过。
草原上的牧民都是骑着马来的,男人、女人、小藏娃子,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手捧哈达、青稞炒面、酥油等祭品前来参祭。不知草原上哪儿栽种着花儿,我看见许多藏人手捧着花儿,再将它插在“煨桑台”上。蒙古族人称神坛为“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
“敖包”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古时候,茫茫草原,辽阔无边,天地相连,方向不好辨别,道路难以确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敖包”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
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最初祭祀自然神灵——祭山神、海神、路神、村落保护神,尔后又包括祭祀祖先神灵的场所。蒙古人每逢外出远行,凡见到有“敖包”,都要下车或下马,拾几块石头或捧几捧土,添到敖包上,向“敖包”合十参拜行礼,祈祷平安,然后才上车或跨马继续上路。所以,它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传说,青海湖边的“祭海”最初就是蒙古族人的传统。信仰萨满教的蒙古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元代时,蒙古势力在青海地区占主导地位,他们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及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人也参加这项祭祀活动。如今,蒙古人我沒见着,而“祭海”仪式已全部藏化,青海湖成为居住在这里的藏人心中的圣湖。
湖边的“煨桑台”(圣坛)是否即是“敖包”,这是显而易见的。它让我想起那首传遍海内外的民歌《敖包相会》,蒙族人挺有意思,在祭祀神灵的地方男女相会、情爱,也意味着一种圣洁。
祭海活动在“藏人和尚”(喇嘛)有节奏的诵经声中开始,一位长者登上“煨桑台”点燃松柏枝,一时间螺号声声,鞭炮齐鸣,烈焰蒸腾,众祭者口中念诵着经文在佛号声中沿顺时针方向绕行于“煨桑台”。同时向圣坛上投献哈达和五谷包(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蚕豆)、白酒、糖果等祭物。有人向空中抛撒“风马”(隆达)。 整个祭祀过程内容丰富,极具民族特色。
“藏人和尚”(喇嘛)念经了,那些藏人信众围坐在帐篷前昤听“神的教诲”。他们都很虔诚,不声不响的。我喜欢藏区和藏文化,希望藏族人民和平安康。毕竟藏人文化习俗我以前没见过,让我喜欢。
圣湖边,我试图借藏人马骑,那藏人小气,不让我骑他那漂亮的大黑马。他说他的大黑马性子烈怕摔了我,拉来一匹同伴的白马让我骑。这匹马白白胖胖的,我一翻腿就跨上去了,溜达了几圈,想奔驰一番,却沒了兴致。心里笑话自己,马善被人骑,骑这白胖胖的“善马”,在这圣湖边溜达,怎么着也就摆了个样子。如果那马脾气大点,摔我个四脚朝天,也不寃枉我来圣湖一遭。我真该死皮赖脸骑那匹大黑马,摔个“滿地找牙”也能给自已留下个“神圣记忆”。
睌上,我在青海湖边溜达,看见藏人燃起了篝火,男男女女一堆堆人坐那儿烧奶茶喝。我以为他们会“拉长调”,草原上牧民的“长调”民歌忒好听。可惜沒耳福。他们也唱歌了,啍的是“低调”,怎么听都象是母羊叫。只有那炊烟些许让我着迷。
冉冉升起的炊烟无疑飘荡着的是古老的传说,草原夜空里的星星,一颗一颗满天都是,闪烁着对我微笑…… (本文部分摘录文献及网文,作为美术作品创作背景资料,谢谢原文作者!)(1983— 2017年二稿)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