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海日报
由青海发往中东国家的蚕豆罐头制品。
正在建设中的西宁综合保税区。
发往国外的青藏大青盐。
青海特产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出口走向国外。青海省商务厅供图
身处中国内陆地区的青海省,既不沿海又不沿边,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近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借力“一带一路”,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激发对外贸易活力,是青海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
2019年12月20日国务院同意我省西宁市设立综保区。西宁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无疑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与外界无缝对接的“门”。为青海做大进出口贸易,找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姿态”提供了新的机遇。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贯穿整个“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对于我省经济发展将产生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综合保税区的建成投运将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当前,随着我省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以及西宁综合保税区和西宁、海东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结束了我省没有高层次海关特殊监管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历史,也对实现本地商流、人流、财流的汇聚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还将助力于跨境电商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更为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提档增速注入新活力。
机遇摆在面前,谁抢先抓住机遇,谁就占领了发展的先机。
从“零突破”到“新引擎”
跨境的远不止是商品
“首单的主要商品是日用消费品和化妆品。这些商品存放在我们的保税仓库,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后,可以迅速地从保税仓库通关,第一时间拿到商品,给青海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
2020年10月29日,我省(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功开通了首单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自境外购买商品业务。据西宁海关综合业务二处副处长马雪峰介绍,对于企业来说,保税政策可以暂缓交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迅速从跨境电商企业手中得到购买的商品,不仅省时,成本也低了很多,电商企业和消费者实现“双赢”。
从跨境出发,我省各族民众“购全球”价格更加优惠,选择的方式更加灵活,品类也变得更加丰富了。
近年来,我省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四种经济形态”之一,一体化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项目建设,海东市、西宁市相继获批国家第四批和第五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助力我省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循环健康发展,立足国内大循环的同时,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设立的跨境电商基地,陆续引进了宁波、深圳等地企业,青海豪雅、青海班惠、卡明商贸等跨境电商企业陆续落地。”西宁市商务局局长解苏南说,2020年12月20日,西宁市商务局协助青海班惠公司在深圳前湾港区开展“清单核放、汇总申报”,开通西宁市跨境电商“9610”首单业务,完成24万单出口货物验放通关,出口额约197万美元,为西宁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了新经验。
解苏南表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不仅是未来综保区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许多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机遇。“未来,西宁市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满足西宁消费者跨境网购需求,助力西宁开放型经济发展。”
2021年,西宁市将加快推进西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引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跨境电商产业链,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将跨境电商打造成为新时代西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而跨境电商发展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端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曾表示,青海要依托“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和商贸物流枢纽定位,推进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国内外物流节点以西宁和海东为枢纽进行高效衔接,开展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国家的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
在曲维玺看来,青海可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借鉴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成熟经验做法,着力培育适合本地特征的跨境电商模式。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B2B业务,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吸引商贸物流企业和工业企业集聚,引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形成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
“青海速度”
助力扩大对外贸易朋友圈
“去年,我们公司用时不到一个月,完成了公司在青海的注册选址、项目报批、登记注册、运营资质申请等事项。”青海汇鸿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宇告诉记者,“从递交申请书,到取得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海关、外管等资质证书,仅用时5个工作日,这样的速度和效率,让我对扎根青海发展外贸有了十足的信心。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谈到未来的发展,朱建宇自信满满。
作为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青海汇鸿供应链有限公司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内外销网络、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助力“青货出青、青货出国”。
在朱建宇看来,青海省丰富的自然资源,让绿色有机产业发展有无限可能。在国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生态优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比如:生羊肉、青稞、三文鱼、枸杞等有机农牧产品,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国内外消费市场。”
朱建宇的公司利用集团内农产品加工基地,优先采购青海蚕豆制成相关产品,将首批33吨订单销往中东地区,还计划将更多相关产品的采购逐步转移至青海。精准对接内部专业销售团队,助力茶卡食盐外销,目前首批4吨、208箱食盐已发往国外。
据朱建宇介绍,2020年,他们累计完成进出口采购总额96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828万元。
“未来,综保区运营,企业就能更好地服务对接市场需求,促进进出口业务的发展,又能实现‘青货出国’提升外贸发展质量。”朱建宇说。
近年来,青海省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培育,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建筑新材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在不断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展国际市场的潜力和需求明显提升。
成功打造藏毯、特色浆果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过去两年,我省一直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贸易合作伙伴遍及78个国家(地区)。在中亚、东南亚等地设立15个本地特色商品国际营销中心和海外仓,建成13个综合性进口商品展销中心,有效带动货物贸易发展。
当前我省锂电、光伏光热、有色合金高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农产品、天然蜂蜜、磷酸铁锂出口有效增长,首次实现氧化铝、镶矿砂进口,为我省进出口增添了新动力。据省商务厅厅长朱龙翔介绍,目前,我省164家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基本稳定,2020年进出口总额24.5亿元。
平台搭建
畅通“青货出国”渠道
全面畅通内部渠道,打通“青货出国”专业渠道,综合保税区成了关键所在。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据青海省政府口岸办工作人员马振斌介绍,综合保税区是具备税收、外汇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功能于一身,享有进口货物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优惠政策。
为确保西宁综保区按期建成,西宁市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和筹建办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
“目前围网、巡逻道、熏蒸用房主体综合服务大厅、主卡口主体工程等封关验收设施基本建成。”解苏南介绍。
同时,西宁市商务局同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我们积极对接中外运普菲斯公司、兰州安鸿数码科技、深圳华讯方舟等冷链物流分拨、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初步达成入区意向。青海元凯、久美藏药、圣源地毯等8个企业拟定了入区项目。涉及食品、药品、绒纺等青藏高原资源优势产品。”
已经落户西宁的江苏省最大外贸国企汇鸿集团,也在积极计划结合青海省产业特点,面向中东、东南亚、中亚等目标市场,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国外客商与青海企业进行精准对接,为青海企业走出去搭建线上沟通桥梁。
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杜青华看来,西宁市建设综合保税区是当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格局的重中之重,也是倒逼我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市场的举措。将在带动外贸产业升级,稳定地方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省开放发展、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和亮丽名片。
“立足我省资源优势,在青海从事国际冷链物流和大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仓储等功能,一方面节省大量物流、仓储及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为我们加工贸易企业向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产业链高端转移提供了发展创新平台,希望加工贸易企业未来充分利用这一开放高地,让更多‘青海制造’走向国际,让我省消费者体验到更多国外物美价廉的商品,‘触手可及’进口商品。”杜青华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省还加大通道建设,在推进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优化西宁机场航线结构,打造空中丝绸之路的同时,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开通了“俄罗斯—蒙古—二连浩特—西宁”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拉山口—西宁”的两列中欧班列,打通了进口农产品国际班列的中通道和西通道,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