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省级非遗」家常美味——土族“背口袋”饮食习俗

作者:品青海 时间:2021-03-22 12:34:03 浏览量:

家常美味——

土族“背口袋”饮食习俗

省级非遗

土族人民跨越时间的长河,将值得记录的生活和值得尊重的文化完美结合,历经岁月的冲刷,留下依旧散发光泽、触动人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形式记述着土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食物凝聚家庭,一双双巧手制作出的美食让土族人家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家围坐一桌,一起享受属于家人的味觉记忆。

青稞美酒发祥地

土族风情大观园

“背口袋”于2017年10月,被列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背口袋”是土乡的特色美食,因形状像口袋得名,也叫“萱麻口袋”。互助土族聚集区多处于脑山地区,由于气候较冷,过去菜瓜、菠菜等现在常吃的蔬菜都不易生长,冬天更是没有绿色蔬菜食用。但荨麻作为高寒植物,在脑山地区随处可见,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土族人将荨麻作为食物纳入自己的食谱当中,主要原因是食用蔬菜品种有限,荨麻晒干后可常年制作食品。这种食品一直流传至今,只有土族群众做的最为正宗地道。主要原料——荨麻是在土乡村落山野中随处可见的可食用的野菜,但就是这可食用的野菜在采摘时却偏偏拥有“毒性”,其毒性使得皮肤接触后立刻引起刺激性皮炎,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被它蜇过,所以在采摘时需从侧面进入,从下往上慢慢摘或者用剪刀采摘,在采摘后可洗干净晒干保存。

「省级非遗」家常美味——土族“背口袋”饮食习俗

「省级非遗」家常美味——土族“背口袋”饮食习俗

“背口袋”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首先将揉好的面团切成小团,用擀面杖擀成适合放在大锅中5毫米厚的面饼,生火等到锅热了之后将饼一个一个放入锅中烙至两面金黄备用,把剁碎的荨麻草倒入开水中均匀搅拌,搅拌过程中依次放入青稞面粉、并加盐、姜粉、花椒粉、蒜末等佐料直至锅中的荨麻呈现糊状,将煮熟的荨麻均匀的倒在备用的薄饼中央,将饼从两边折到中间,再从中间对折,再果断的将其一刀切成两段,特色美食“背口袋”就完成了。

「省级非遗」家常美味——土族“背口袋”饮食习俗

酥脆的薄饼里散发着荨麻的淡淡清香,烫口让人忍不住想要吃,若您是第一次吃“背口袋”,就要注意先吸一口汤汁,再混合着汁水咬一口下去,手法也是有讲究的,用右手抓住“口袋”的尾部提起迅速搭在左手虎口位置,放平口袋开始食用。

慢节奏的生活、小清新的日子、无污染的空气、天然食材的饭菜,在土族人家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中,感受土乡的家常美味,这种味道的迷恋与期待将会通过味蕾转存至脑海中,而土族故土园就是您的不二首选之地。

「省级非遗」家常美味——土族“背口袋”饮食习俗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