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这是一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村庄:流传一个传说,保存一本古籍

作者:北晚新视觉网 时间:2021-03-31 14:33:59 浏览量:

这是一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普通村庄,质朴无华,宁静安详,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充满了岁月的沧桑。

我有写写这个村庄的想法不止一两年了,村庄发生的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牵动我的神经。三十多年过去了,从村庄狭窄的土街道上停满各类大型运输车辆,到第一家牛绒衫加工厂兀然而起;从第一缕辣椒酱的清香飘过蓝天,到可以在过境高速的高架桥上俯瞰整个村子变得亮丽的模样,我悬着的心才开始荡起甜甜的涟漪。

以下简短的最新资料,可以成为我们期许已久的引子:

截至2019年10月,三兰巴海村共有384户1653人,总耕地面积1414亩。全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达到10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658元,高于全镇和全县的人均收入。主要经济收入以旅游餐饮服务和劳务输出为主,目前全村“撒拉人家”餐饮接待点已达到35家。

这是一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村庄:流传一个传说,保存一本古籍

撒拉族姑娘在针织厂上班。

1 一个传说,一本古籍

柜中是两页乳白底色、黑色字体的阿拉伯文羊皮纸,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手抄本《古兰经》中的两页。

如今,说起中国的村庄,人们往往会将“乡愁”与村庄的历史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当我走进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三兰巴海村时,最先展现在面前的是两件特殊的礼物:一个凄美而动人的传说,一部古老而罕见的手抄本《古兰经》。

相传在八百年前,在中亚一带的撒马尔罕,居住着一个英雄的部落,他们是乌古斯撒鲁尔的一支,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在部落中很有威望,一度引起了撒马尔罕国王的忌恨。为了向东寻找新的乐土,兄弟二人率领18个族人,手牵一峰白骆驼,驮着一本《古兰经》,毅然离开了撒马尔罕。他们沿天山北路东行,经嘉峪关、凉州(武威)、到秦州(天水),折而西返,然后辗转到达甘肃夏河的甘河滩。尕勒莽兄弟二人离开故乡后,又有45人随后跟来。他们经天山南路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向东南行进,终于在甘河滩与尕勒莽汇合。经过短暂休整后,他们牵着骆驼继续前进,历经艰辛,来到滔滔黄河岸边。兄弟俩通过夕昌沟,又上了乌图斯山,彼时天色已晚,暮色苍茫中,白骆驼一度走失,他们急忙点起火把四处寻找,直到天明,才发现白骆驼静卧在一泓清澈见底的泉水之中。走近一看,白骆驼已经化为一尊巨大的石雕。

更让人惊奇的是,他们发现这里的山水地貌和故乡有些相近,于是就决定在此地定居下来。后来,人们为了感激骆驼寻找到的这片水草丰美的栖息之地,将这眼涌动着源头活水的清泉命名为“骆驼泉”。

如今的骆驼泉边,芳草萋萋,花红柳绿,春燕呢喃,蜂蝶翻飞。在撒拉族传统的婚礼中,延续了骆驼舞表演的内容,撒拉语称之为“对委奥依纳”。整个演出没有伴奏音乐,只有驼铃声和着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夜间月光下进行,观众围坐成一圈,参与对答,气氛非常热烈。

演出接近尾声时,骆驼的扮演者把备好的核桃撒向人群,来客纷纷抢拾核桃,欢呼雀跃,婚礼达到高潮。“对委奥依纳”把民间舞蹈和婚礼结合起来,巧妙地完成了一堂民族历史的鲜活教育课,而且这个形式独一无二,所以,至今撒拉族仍然把结婚叫作“对委”,意味深长。

一个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来到位于三兰巴海村的街子清真寺,亲眼目睹了国宝级文物——手抄本《古兰经》的真容。

撒拉族民俗展览馆坐落在街子清真寺内。《古兰经》珍藏馆的钥匙由两人分别保管。韩乙奴古当时是街子清真寺管委会主任,持有其中一把钥匙。

打开庄重的馆门,我们跟随保管人步入“手抄本古兰经珍藏馆”。拾级而上又是一道坚固的铁门。进入宽敞的大厅之后,我们就看见大厅中央摆放着一个醒目的玻璃柜,柜中是两页乳白底色、黑色字体的阿拉伯文羊皮纸,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手抄本《古兰经》中的两页。

保管人告诉我们,撒拉族先民在寻找东方乐土的漫长的迁徙路上,随身携带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这部手抄本《古兰经》。据学者考证,这部手抄本《古兰经》约成书于公元8世纪至13世纪间,相传是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哈里发亲自监督书写的三部《古兰经》之一,分上下两部共30卷,分别装在印有精美图案的犀牛皮函里。在玻璃柜中呈放的是这部手抄本《古兰经》的第593页和612页,虽历经沧桑,但羊皮纸页面挺括平整,书面字迹清晰、色泽饱满。

《古兰经》在没被请进珍藏馆前一直在清真寺的保险柜里保存。由于条件所限,部分页面开始发黄变脆,字迹有些模糊不清。2007年,国家组织南京博物院的专家对其进行了修复,还定做了具有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玻璃展柜。

2009年,撒拉族群众自发募集资金400多万元修建了撒拉族民俗展览馆,专门为手抄本《古兰经》修建了珍藏馆。如今,撒拉族民俗展览馆与尕勒莽、阿合莽墓以及骆驼泉相邻相望,成为展示撒拉族古老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

其实,早在70多年前,这部手抄本《古兰经》在叙利亚国际展览会上展出时曾经引起过巨大的轰动。阿拉伯史学家、文物专家盛赞它是“今世少有的珍本”。手抄本《古兰经》已入选中国《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如今,走进这样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子里,我们的思绪就会随着丝带一样的黄河水,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是一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村庄:流传一个传说,保存一本古籍

火红的日子。

2 撒拉人家

一到春夏,基本上每天都有十几桌到二十桌的订单,一个月大概能接近300桌订单呢。

岁月荏苒,斗转星移。不畏艰险、敢闯天下的撒拉人精神特质,造就了三兰巴海村人别样的风采。

走在三兰巴海村,许多人会娓娓讲起在风雪青藏线上搞运输的艰难往事。

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路段的那段“天路”,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渺无人烟,当时大部分路段都是搓板路。风雪肆虐,沙尘弥漫,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力、体力及毅力,很难在这样艰苦的地方白天连着黑夜“连轴转”地开车。然而,三兰巴海村人却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最兴旺时全村六七成的人都到了格尔木,男人跑运输,女人搞后勤,就连孩子也就近在格尔木上了学。

艰苦的青藏线运输成为了三兰巴海村人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为三兰巴海村人书写了改革开放后一段令人回肠荡气的“创业史”,更为三兰巴海村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没有不畏艰险、敢闯天下的勇气,三兰巴海人能在世界屋脊掘得来之不易的“第一桶金”吗?

之后,随着青藏高原立体化运输体系的完善,三兰巴海人赖以生存的公路运输业受到巨大的冲击。于是,一部分有技术的村民及时添置了挖掘机、铲车等施工设备加入一些建设项目的施工中,更有头脑灵活者琢磨着投资兴办牛绒、线辣椒加工厂,还有一部分人则从事清真餐饮业,一个当地人熟悉的“拉面经济”就开始从这里走向沿海的城市。

如今,三兰巴海人敏锐地意识到高原旅游业蕴藏的巨大商机,以充分展示撒拉族民居特色,经营撒拉族特色餐饮为主的农家乐形式的庭院经济已经日渐成型,通常称之为“撒拉人家”。

2007年,三兰巴海村民经营的一些餐饮服务项目通过了省旅游部门的审核,正式定名为“撒拉人家”;该村也被命名为旅游文化村。在三兰巴海村,最漂亮的民居,最聚人气的地方,就是正在营业中的“撒拉人家”。越来越多的游客翻山越岭,前来循化感受“撒拉人家”的爽朗和热情。

“撒拉人家”,出现在三兰巴海村,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客观因素。

当地人常说,金疙瘩,银疙瘩,不如自家的土坷垃。

庭院经济,顾名思义,是人们依托所居住的家园从事某一类的经营活动,是传统农耕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村民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宅基地,进行生产性活动,由来已久。

在三兰巴海村,一处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就是一个微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可以用来植树绿化,种植果蔬,也可以圈养牛羊等役使家畜。勤劳智慧的撒拉族村民充分发掘和利用庭院的生产潜力,使农居用宅基地产生生产力,成为一个不可轻视的经济产能。

正因为如此,庭院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具有较大院落、较多空隙地、围墙封闭、一门一户等特点,以利于家庭生产管理。这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庭院经济功能的模式,为推动农村经济起到了得天独厚的作用。

撒拉族村民居住的庭院一般为夯土围墙筑成的庭院,青海人称之为“庄廓院”。院内按四合院布局建房,北房为正房由长辈居住;东西为厢房由晚辈居住;南面建牲畜圈养棚、草料堆放屋等,保留了明显的游牧、农耕生活的痕迹。一个村里的成员非亲即故,血脉相连,四五个兄弟同村分户居住,十分自然。

如今,三兰巴海村的撒拉族住宅建筑大多是青砖院墙、松木大房或者砖木结构的两三层楼房,住宅大门均是门楼式样,雕刻精美,高大雄伟。进大门有宽阔的走廊,檐廊相连,直通里院。院内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尤其是屋檐上的木雕十分精美,撒拉族人称之为“花槽”。有一户人家的“花槽”雕刻得非常精细,下五道是兰花、菊花、牡丹等花草图案,上五道呈现的是美丽的几何图案,中间还雕刻着含有赞美之意的阿拉伯文字,令人赞叹。

村里人常说:“不要忘了苦日子,不要烤干皮窝子。”善于出门闯荡的三兰巴海人,又在生养自己的故土家园里,发现了更加诱人的经营模式。这是机遇还是巧合?是在延续传统还是在把握先机?

思忖再三,我们还是在三兰巴海村人的背影里看出了端倪:他们对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哈桑可汗农家院、伊拉斯农家院、奥图斯农家院、艾布农家院、韩卫国农家院、马白克农家院、天香阁农家院、阿布都农家院……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近40家“撒拉人家”相继开门迎客,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文化接待点。

试问:如果缺少深厚文化传统的铺垫,如果没有路在脚下的开拓精神,“撒拉人家”的餐饮品牌会在短时间内风生水起吗?

我们信步走进伊拉斯农家院。这是一个占地宽大的农家四合院,以金黄色为基调的松木大房,雕梁画栋,华丽精美。而满园的树木花草、葡萄架、菜园子,又透出农家院的蓬勃生机。

身材高大、走路稳健的主人伊拉斯介绍说,这院子就是他们家的宅基地,占地两亩多。“2008年和2009年两年时间里,我投资将近170万元,开起了这个农家院。当时村里和县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如今游客数量也一年胜过一年,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一到春夏,一个月大概能接近300桌订单呢。特别是我们这儿今年的游客也比往年多得很,除了省城西宁,周边几个省份来的客人都有,而且外国游客也在逐年增加。”

伊拉斯农家院几年前被省旅游部门评定为四星级农家院,慕名而来的名人也很多,当家菜肴就是撒拉特色菜肴和精美面食,很受游客的青睐。

韩哈齐美也是三兰巴海村外出闯荡的代表人物。在国家需要开荒种地的时候,她带头在山上开垦了2000多亩荒地。在下海经商的大潮中,她一家又投资办厂,成了村里的第一位女企业家。直到今日,韩哈齐美也没有停下“闯荡”的脚步,虽然已年过花甲,她还勤快地经营着韩乙布拉农家乐。

还有跑长途运输致富的韩舍乙布、马有福、韩世德,牛羊养殖大户韩他飞日、韩乙比、韩忠明,热衷于耕耘农田的韩而乙草,养殖与种植兼营的韩乙奴古,长期在深圳打拼的马维祥……这个名单还可以排得很长很长。他们站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村庄不屈的脊梁,充分展示出一个村庄敢闯天下、抱团创业、发现商机、共同致富的精神气象!

是的,“撒拉家园”,就是三兰巴海村实现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样本!

3 黄河边最美的风景

古老的民族文化之树,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撒拉族人的心田里。

徜徉在三兰巴海村,但见村巷曲折,树影婆娑,紫槐吐蕊、锦葵盛开。在骆驼泉边,村里人复原了一座传统的撒拉族传统民居——篱笆楼,让人们直观地领略撒拉族独有的古老建筑文化,其苦心和深意让前来游览的客人心怀敬佩。

撒拉族篱笆楼是集木料、石材、草泥为一体的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得名篱笆楼。它是高原民族建筑文化景观,具有民俗学、建筑学和旅游开发等价值,其渊源可追溯到明清时代。

古篱笆楼建筑群多为木柱梁檩穿斗式构架,具有雕檐花栏板廊、花格门窗装修、篱笆编墙、石砌墙基墁道等特色。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楼体大部分墙面采用林间特有的乔木、灌木桩杆笆条编制而成的篱笆楼,因年代久远而成为传统民居的滥觞。那纯朴的木质结构,透着古朴与智慧,形成了黄河沿岸独特的古村落文化景观。

据资料记载,撒拉人从明代开始就利用附近山石与林木资源大兴土木,纷纷修建起了木、石、土混为一体的二层民居篱笆楼。从古民居遗存建筑,可以窥见当时撒拉族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

我们也注意到,篱笆楼的墙体编织物还大量采用了当地特有的灌木——忍冬。唐古特忍冬、红花岩生忍冬、盘叶忍冬、红脉忍冬等,在当地均有分布。而忍冬喜温和、湿润的环境,根系发达,柔韧性强。我们从这一普通的植物“忍冬”身上,似乎也发现了撒拉族处世为人中表现出的忍劲来!

如今的汉语词汇里,往往将“坚忍”与“坚韧”通用。但是,我依然认为,这两个词有着明显的表述差别,尤其在描绘撒拉人性格特征的时候。坚忍的“忍”,强调的是一种状态,表达的是以极大的毅力忍耐、忍受;坚韧的“韧”,强调的是一种评价,展示的是意志百折不挠、万难不屈。而“坚忍”与“坚韧”,就是支撑他们从中亚走向东亚,从艰难走向辉煌的强有力的“双腿”!

你听,这首撒拉族民歌就是最好的例证:

黄河上度过了半辈子,

浪尖上耍了个“花子”,

撒拉尔是时代的人梢子,

到哪里都是汉子!

一首民歌具有了独特的风格,一个村庄就延续着别样的气质!

细细回味这个民族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和世代居住在河湟谷地的汉族、回族、土族、藏族等民族一样,撒拉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传承和创作了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撒拉族花儿等民间艺术。而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笑话等民间艺术形式,内容十分丰富,语言幽默含蓄,表述生动感人,传承十分广泛。

撒拉曲是撒拉族人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它大量运用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借物喻情咏志,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和喜爱。其代表作品有《阿里玛》《巴西古溜溜》《撒拉赛西已尕》等。

宴席曲是在喜庆日子里宴客助兴时唱的,往往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可一人唱,也可众人和。流行的曲子有《依秀儿码秀儿》《阿舅日》《吾热赫苏斯》等。回族的宴席曲《方四娘》《马五哥》等也在这里广为流传。

撒拉族花儿汲取了回族宴席曲、藏族民歌、汉族小调的精华,加上了撒拉语特有的衬句,音调高昂嘹亮,婉转悠扬。较著名的曲调有“撒拉大令”“清水令”“孟达令”“三花草令”“水红花令”等,成为了河湟花儿中的一枝奇葩。

如果观察比较细致,我们会发现一种珍藏于撒拉族民间的精巧乐器——口细(口弦)。“口细”是撒拉族妇女所钟爱的袖珍乐器。含入口中靠舌尖拨动,或夹在牙缝用指弹拨发音,以收敛嘴唇的大小和吹气的强弱调节音量、掌握音符。其音量非常微弱,音符起伏,清扬回旋,如泣如诉。

其实,来到循化,那身姿婀娜、眉清目秀的撒拉族艳姑(姑娘),永远是黄河岸边最美丽的风景。那精干洒脱、热情爽朗撒拉汉子,一旦唱起欢乐的民歌,跳起优雅的舞蹈,浑身就洋溢着一股青春的力量。

古老的民族文化之树,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撒拉族人的心田里,在与各民族兄弟长期的交往中,也默默地汲取着其他民族鲜活文化的营养,共同培植着西部文化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原标题:村庄的气质)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u01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