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被高山环绕,大河奔流,草原肥美,长久以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各族人民在长久的生产生活中,以他们的勤劳智能,就地取材,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有些小吃和菜肴,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味。从烹饪制作到色、香、味、形,无不与他们的民俗及边塞风情合而为一。即使是源自内地的食品,到了他们手中经过再创造,便带上了浓重的高原色彩。因此,青海菜虽不成菜系,却也风味独具,值得细细品味。
汉人饮食的来历
目前青海省的汉族占其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是人数最多的民族。青海古为羌之地,这些汉人的祖先大多是明朝时从南京流放而来的,竟变成了开拓青海的先驱,这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建国以后的汉人,多是支援边疆,响应政府西部大开发,来到的青海省西宁市的。
话说明朝初年时,南京朱子巷的居民在过元宵时,突发奇想装扮了一个猴灯倒挂在马背上。此事传到明太祖的原配马皇后的耳中后,怒不可遏。她认为那些百姓有意嘲讽她——脚大,容貌奇丑,她要求朱元璋严惩这些刁民民,明太祖一怒之下,便将那条巷子里的居民全部充军到青海西宁去。(《纲鉴总论·广注·明朝篇杀京民条》的注述:“帝以元宵灯谜画一妇女,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妇马后脚大也,乃大杀京民之不安本分者。”)于是他们变成了青海汉人的始祖,也带来了江南的饮食与风俗。青海目前仍流行着一首名叫“花儿”的民歌,娓娓诉说了他们当年凄凉的移民历史:“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的什么花儿来?我带的莱莉花儿来。”从此青海刚健的民俗便揉进江南的婉丽,刚与柔的相济、南与北的混合,使青海的美别具一格,令人迷惑!
青海汉人的饮食与藏族大异其趣。他们的始祖从南京来,因此淮扬菜色大行其道,但无论色、香、味都走样了,无法与真正的江南美食相比——肉类都是大块文章,排骨大得几乎啃不动,青江菜炒得又咸又辣,只能算是青海口味的淮扬菜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海汉族的饮食也有些新发明。
苦豆饼就是其中之一。
苦豆,又称香豆,是豆科植物,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能,是青海的特产。这种苦豆饼滋味绝佳,据说是用香豆的叶子晒干研磨成粉,再混入和好的面团做成大饼,煎熟面成,面饼颜色金黄而有深绿的小点,色泽悦目,而且做得厚厚的,外脆里软,那种香粉有日本海苔的香味,吃得人人叫好,算是青海的风味菜。这个目前还在,这是汉族的创造。
青海湟鱼(这个已经不让吃了,只是历史)
江南人喜欢吃鱼。古代汉人在青海省吃不到鲈鱼、鳜鱼、甲鱼等淡水鱼,只好在咸水鱼上动脑筋,于是湟鱼就成为受欢迎的食材,发展出上等的“湟鱼宴”,湟鱼只产于青海湖,因捕鱼人和贩鱼人都来自湟中县、湟源县而得名。而此二县名,又都源自黄河的支流湟水河。
湟鱼肥嫩多刺,味似風目鱼,颇为可口。青海当地料理湟鱼的方法、先切成段子,再加姜丝、料酒清蒸,滋味不错。就是细刺太多,一不小心就会硬着喉咙,尝鲜时要特别小心。
据说湟鱼生长极慢,每五年才长一公斤。早年因青海的蒙藏人信奉喇嘛教,深信鱼龙同种,食之不祥,从来不食湟鱼。60年代,曾经让饥荒年代的人们果腹,所以,现在都有“青海湖的湟鱼救了西宁人的命”的话。加上当时青海的旅游业不兴盛,所以青海湖中的湟鱼只只肥大无比,数量多得能随潮水溢到岸上,路人只要弯下腰来拣拾,就能满载而归。
现在可就不同了!青海雄浑壮丽的天然景观吸引了如织的游客,湟鱼也像孕育它的青海湖一样,变成旅游界的明星。各餐馆纷纷推出湟鱼宴来祭游客们的五脏庙,有松鼠湟鱼、菊花湟鱼、酸辣湟鱼、双味湟鱼和八卦湟鱼等名目。据说以前青海湖旁的藏式帐房宾馆,更可用湟鱼做出八十种菜肴,然后湟鱼产量日减,如今已经不让捕捞了,这个已经成为历史了。
干板鱼(这个也是历史)
新鲜湟鱼还可以制成干板鱼,以便长期保存。青海有句顺口溜:“贵德的梨儿享堂的瓜,湟源的干板鱼天下夸。”说得一点也不假。将湟鱼剖去内脏,洗净杂质,按大小摆列在滚烫的石板上或沙滩上晒干,即成干板鱼。干板鱼经水泡软后,肉质柔韧,可烹制出风味别具的佳肴。市面上所出售的干板蒸鱼,是把泡透的干板鱼,用葱末、食盐、蒜泥、胡椒、辣椒、花椒等作料粉末加入面粉,调为糊状,涂抹在洗干净的湟鱼身上,干鱼软化、作料就涉入肉中、待蒸气弥漫、香味扑鼻时取出,连鱼肉带面块一起食用,辛辣鲜美,芳香可口。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