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游记豪迈地提到了:乜那寺,乜那塔 清清的黄河,绚烂的丛林,远处是覆盖白雪的拉鸡山 乜那寺 青海第一塔·乜那塔在西宁空出一个日子,本来打算去翟坛寺。在客运站打听了下,发现去往贵德的客车只需要2个小时,这与我之前获得的信息4个小时相差甚远。遂决定,去贵德!拉鸡山,并没有想象中的险要,很快便翻过了。山中有处丹霞地貌,名“拴马壮”,另有些成片的草甸都算风景优美。前两日,西宁刚刚下了场雨,使得拉鸡山顶遍布积雪,这也凭添了一份情趣。外边寒冷,车内却空调温暖,人们都昏昏欲睡,我坐在前排不忍放过难得的机会,目不转睛的看着窗外。翻过拉鸡山,车子进入河谷地带。四周遍布典型的丹霞地貌,虽然黄河早已在一旁温顺的流淌,但还能想象曾经的波澜壮阔。如今这里已被命名为“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车子陪伴黄河前行一段后,最终跨过“贵德黄河大桥”,进入县城。这是一个干净且整洁的地方,温润的气候让贵德和青海的大部分地区都明显划分。下车时,已临近中午,于是就进找了家饭店先把餐饭解决掉。饭后,打个小三轮直奔乜那塔。 乜那寺 蓝天下的乜那塔乜那塔,由乜纳氏族建造并管理,也名乜纳塔。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当年赞普赤祖德赞曾北征到此,于是在汉藏交界处建塔,并“储其发辫”。康熙年间,塔南建寺,以塔命名乜那寺。寺内有大经堂,为藏式平顶二层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九间,占地面积286平米,经堂内梁木精心描画,地铺柏木地板,装潢精美。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乜那五世出任塔尔寺第38任法台,随后从塔尔寺迎请大量佛像、唐卡和《甘珠尔》及宗喀巴师徒著作百余函,同时扩建了乜那寺,维修了僧舍。后来乜那六世又多次前往蒙古地区弘法,进一步扩建了乜那寺,这是乜那寺的鼎盛时期,有僧侣30多人,并拥有了大片的良田、果园、房屋。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乜那塔重建,并增镏金顶,整体造型与北京北海公元的白塔相似,被称为“青海第一塔”。1956年,乜那塔也进行了扩建。后至特殊时期,乜那塔惨遭覆灭,大经堂因为被青海省电影公司当仓库,而幸免于难。 在乜那塔上眺望,黄河逶迤而来的方向 乜那寺 而在贵德黄河大桥,能看到最美的黄河其实,在乜那塔四周走走,就会发现,这是一片黄河冲击而成的肥沃土地。而乜那塔就高高矗立在黄河南岸的台地上,塔高30余米,边长达到18米,巨大的白塔在蓝天下显得壮观无比。正面观望乜那塔,塔身有如一个倒立的大肚瓮瓶,塔身南侧正中有拱形的佛龛,四周均用雕花的青砖装饰,里有千手千眼观音一尊。向上则是13层略呈梯形的柱状建筑物,高高托起馏金日月宝顶。 乜那寺 乜那塔内部传说乜那塔内有“避水宝珠”一颗,即便黄河冲刷,乜那塔依然纹丝不动。乜那塔段黄河上游,河水一直南切,形成弓形滩涂,遇夏秋暴雨,河水会直灌塔西侧的滩涂。但是每当河水留到乜那塔时,又会自然转北,流回故道。人们都说这就是“避水宝珠”的威力。登上乜那塔,向北眺望黄河。河水如一条碧绿的带子,河北岸是高大的土山(略显丹霞地貌),南岸则是茂密的丛林。因为气候原因,此时的乜那塔依然在绿丛中。蓝天、白云、绿树、白塔,这是一幅多美美妙的图画。贵德一行,即便只是这乜那塔,也值得! 天下黄河贵德清 水流很急,虽然它清澈,但依然有雄浑的气势从乜那塔下来,我们也顺着步道来到黄河岸边。清清的黄河水湍急东去,岸边是巨石垒砌的堤坝,我也小心的来到水平,轻轻触碰,感受清澈的母亲河。就在黄河岸边,一个巨大的公园已经建好,其中一个巨大的转经筒平地而起。不知这个所谓的“中华福运轮”,和香格里拉的转经筒究竟谁大。很想进去看看,但是80元的门票让我却步了。还是用这时间好好的感受黄河吧! 高大的乜那塔 乜那塔的门,怎么有点伊斯兰风格啊。。。 在乜那塔上眺望,中华福运楼就在黄河边 乜那寺 而乜那塔下,就是乜那寺 乜那寺 乜那寺大经堂 乜那寺 下了乜那塔,正面看乜那寺 乜那寺 乜那寺 乜那寺经堂内 乜那寺 中华福运轮公园的正门,我放弃了 在远处眺望一下吧,花80块去转几圈,我还是舍不得 而远处眺望,高高矗立的乜那塔 贵德古城玉皇阁 贵德的梨树很出名感受完清清的黄河,原路返回,途径乜那塔,向着贵德古城走去。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人都倍感劳累。本来想找一辆车的,却等不到。在这个季节,贵德竟然还像夏天一般,这对于刚从果洛回来的我,真是有如异域。贵德古城浇河,四周群山环绕,东西两峡对趩,黄河中穿。其直流从南北两翼雁次汇集注入黄河,被称为贵德盆地。贵德县境内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较好,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好地方。 贵德古城墙贵德古为西戎地,汉为羌地,后凉时置浇河郡。隋初郡废,大业初复改廓州为浇河郡,治所在河津,唐武德初又改为廓州。唐宋属吐蕃地。元世祖至公元22年(公元1285年)设置贵德州,属陕西行中书省河州路吐蕃宣慰司;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征西将军邓愈统兵来到这里,于公元1375年归德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指挥司临洮州河州卫;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设贵德千总;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原甘肃临洮府改隶为西宁府管辖,乾隆57年(公元1792年)升格为贵德厅,设抚番同知,管理今海南等地藏族部落81族。公元1913年贵德厅改为县。据记载,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时隔600余年,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内古建筑也基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清道光、光绪年间进行扩建重修。现存古建群中,有供奉孔子的文庙,有供奉关羽、岳飞、马祖的关岳庙,有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阁(万寿观),还有大佛寺、城隍庙等。玉皇阁是贵德古城的标志,位于古城中心。玉皇阁的底部以夯土筑实,外用青砖镶砌,上建三层歇山顶楼阁,内有步梯直达阁顶,通高28米,木作、碑刻、壁画精美,为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县级文保单位-马朝选私邸 私邸内部已是破败不堪虽然眼前就是古城墙,但却找不到进入的地方。顺着墙根行走,终于发现了一个豁口,于是迅速进入。古城一如既往的破烂,这是中国大多乡土之地的现状。堆积在墙根下的垃圾,映衬着残破的土墙。如果没人告诉你这是城墙,大多人都会认为没什么可看的。进入豁口,就见到一处屋宅,虽然破败不堪,但看起来就破有气势,门口的保护碑更显示出了它的不凡。仔细辨认,名“马朝选私邸”,马朝选何许人也?查阅资料得知,竟是马步芳岳父,马占奎长子,马丕烈的长兄,马占鳌之侄。老马家可是西北回族地区颇有声望的家装,与家族中的名门望族不同的是,马朝选终生不仕,为人和气,性格温顺,因此又被称为“绵大人”。 贵德博物馆,漂亮的当代建筑 在博物馆门前的广场,是人们休闲的地方继续前行,凭着直觉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古城的中心广场,旁边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就是贵德博物馆,也是市民进行文体活动的聚集地。博物馆不要门票,但需要购买2元的鞋套,那也要进啊。仔细转一圈,还是有不少值得看的东西。而贵德古城的明清建筑群就与博物馆相离不远了。在博物馆的平台上,我眺望了下方向,直接前往。实际上距离很近,根本不需要“眺望”。哈哈。买票进入,院内没有一个游人,我又一次得以独自感受这难得的惬意。依次走过各个殿堂,玉皇阁终于呈现眼前,楼阁虽然不很高,但在这透彻的蓝天之下,却显得很是挺拔。登上玉皇阁,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顿时而生,牌匾上书“山河一览”在此刻无比贴切。而四下望去,贵德古城的格局也是一目了然。原本我还在为35元的门票纠结不已,而此刻方敢,登上玉皇阁才算来贵德。不登玉皇阁,岂不憾极? 贵德古城-玉皇阁 登上玉皇阁,山河一览 俯瞰贵德古城,远处是覆雪的拉鸡山 百年沧桑,贵德古城墙在玉皇阁一处,临近还有文庙、关岳庙等古建筑,如今它们合同在一起,售票参观。但相比玉皇阁,这几处殿堂就不值得一看了,不过是些明清的房子罢了,而且有明显的当代修缮印记,关键是修复的手法太一般。但无人的院落,静静欣赏一座老宅子,很是美妙。这是一种时空对话的状态,宅子说着悄悄话,我静静听。 就在玉皇阁旁,一个漂亮的亭子 贵德文庙 蓝天下的殿堂,竟也显得庄严起来 关岳庙正门 关岳庙内的财神殿从玉皇阁出来,向边上的一条巷子走去。前方还有大佛寺、城隍庙两处古建。其中城隍庙内保存有明清古壁画,还是值得一看的。可惜啊。。。我鉴于时间、金钱所迫,再加上在外边看,整个庙宇都破破烂烂的,就没有进城隍庙的欲望了。我在四周随便看看,旁边有一处古亭——梨花亭,竟然挂着条幅“贵德县秦腔艺术团”。这到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难道青海人也唱秦腔?有时间,我倒是要好好研究研究。 玉皇阁一侧的大佛寺 贵德城隍庙 一个破败的屋子“勤读轩”,不知是哪里的附属建筑 古朴的梨花亭而贵德最著名的就是梨。就在此处,一片完好的古梨树林茂密丛生,粗壮的树干显示着它们悠久的历史。而此处的环境也是非凡的,古朴的亭楼与长廊,数百岁的古木,这一切都是完美的组合。再次想象,如果大戏真的在此响起,那可真是“梨园艺术”啊。以前也看过不少贵德的片子,如若是在春天梨花盛开的季节,这里如似江南。可偏偏我是在秋季到访,但望向蓝天,也看到飘忽的丝丝白云,又何必在意如此呢。 贵德的古梨树林,共有古梨树30余棵 共告示得知,这些梨树植于清末,至今已愈百年 于众多古建筑相比,新修的城门不值一提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