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晨8:00多从兰州下了飞机,到租车地点提好车出发去塔尔寺。塔尔寺是来到青海必去的景点,藏传佛教的殿堂,不懂佛教,参观寺庙有些走马观花,但既然来到这里,看壁画,赏酥油花,听诵经,观佛塔这些是不容错过的,虽然领悟不到佛教的内在,但这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塔尔寺一定要看看的。 从 兰州 出来开车到塔尔市用近四个小时的路程。在网上查下午5:00就关寺门,我们赶到塔尔寺附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30多了。我们先赶到网评不错的三昇食府吃饭,进店左侧有一个冷柜,里面摆着新做出来的牦牛酸奶和熟牛肉,据说烤羊排不错,我们没有时间品尝。进去点几份干拉拌面,三盒酸奶,都是不错的当地特色。打了包在车上吃,面的酱汁很有特色,酸奶因为是牦牛奶制成,酸的爽口奶香醇厚。面没吃完,车已经到了塔尔寺。 按指示将车停好,从车里钻出来迎面就是转经桶。塔尔寺的规划没完善到停车场和景点的分离,挨着转经桶停放着一排排车。转经桶的旁侧有一个白色的香炉,香炉里香烟缭绕,寺庙的氛围扑面而来。我们先在转经桶的廊内从头至尾的转着经桶走上一回,脑中没有此时该跳出的六字真言,但也要转上一转经桶,怕失了表达敬畏和祈福的机会。转经桶的人很多,没见口中念念有词的,很多都是一副匆匆转完奔赴下一个景观的急态。 从停车场走个小上坡,不远处的八座如意宝塔映入眼帘。不懂佛史,不明佛教,不知佛理却频频到各大寺庙浏览,看后对佛教也只知皮毛,此时写游记感到语屈词穷,不敢不懂装懂,又不愿牵强附会的扯来别处看来的故事充实内容。我们自知自己来到寺庙和佛念无关,更多的是对佛文化外在的感受。 在宝塔前我们看到一个藏族服饰的大娘穿着他们的民族服饰,尽管天气炎热,她依然长袍加身,久跪在宝塔前。我的人生经历中没结识过一个藏族人,他们的思想很难猜得一二。他们虔诚的相信一些信念,付于一些寄托,管束自身行为,甚至灵魂能得到净化,那是我完全不懂的世界。八座宝塔很壮观,呈一线排列,塔形自带庄严,近看雕刻细腻,八座宝塔意在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从降生、成道、初转法轮到涅槃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八个故事情节。 塔尔寺有三绝:壁画、酥油花、堆绣,我们一个寺一个寺的寻去。讲经院的壁画最为丰富,也是观赏人数最多的寺院。我们是跟着几个旅行团一起进寺的,进去后发现里面已经有多个旅行团在里面进行讲解,我们这群人在僧人听经讲课的场地外围的过道上行进,观赏墙上的壁画。 我们被动的在人群中向前涌动着,周围充斥着各个旅行团导游的讲解声,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声音在这本已人声鼎沸的环境时更加突出,都拔高了自己声音的高度,我身边有小孩因为闷热难受的哭叫声,家长呵斥孩子的吵骂声,导游禁止游客照相的厉声,多个导游的高音讲解声,我在交织的声浪里感到呼吸困难,想近到画前细看,需要几度拨开画前的人群,寺内空气混浊,气温闷热,我在人流中进退不得,在这种环境里壁画留给我的印象似乎也杂乱了。 倒是从讲经院出来到人稍少些的寺院看到壁画真切些。壁画多是取材于佛经、神话、释迦摩尼,还会对丑恶、善举做一些警示,画面精美自不必说,颜色是用石质矿物粉上色,经多年陈列色彩依旧明亮艳丽。我们听到当地导游用自豪的口气向游客说着每年晒唐卡的壮观,对于没见过此场面的游客口气里带着怜悯。他们说当地人在画壁画时都抱有一颗虔诚之心,所以壁画无一不精美细致。 大金瓦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仍是一个藏族大娘。那里有一个喇嘛给香客赐福,期望被赐福的香客排成长队,前面几个人已经把100元钱捏在了手里。我们看到喇嘛把钱接过来,口里快频率的念着,同时香客把头垂下,喇嘛用手举起酥油灯在香客头上绕动,最后用手按在香客的头上完成赐福的过程,整个过程喇嘛的口中一直叨念着。在准备对下一个香客赐福的时候深深的喘了一口气,我确定从喇嘛的表情上读出疲惫和不耐,不知道他已经给多少香客做了一模一样的赐福。我在队伍里看到了一个藏族大娘,手里捏着由十元五元组成的一沓钞票,她身上穿的长袍很厚,不是这个炎热季节穿的衣服,衣服陈旧布满污渍,她的腰无法挺直,弯成近90度,当她抬头看周围的一切时,她视线的高度比她身边的两个小男孩还要低上一些。她带来的两个小男孩瘦弱羞怯,身上穿着普通服装,露出来皮肤和衣服一样布满尘土。我不知道藏族大娘手里捏着的钱是她多长时间的收入,她们是不是需要压制自己的需求节省下来赐福的钱,我从那沓碎钞里看到的是她真心向佛的诚心。在后来出塔尔寺的时候我又看到了她们,大娘的脸上带着微笑还有谦卑。之后每次想到她们我都会有些心酸,真心希望她们的虔诚能给她们带来平静祥和,健康快乐。 出了寺门,看到门口除留有一条 通道 ,其余的空地都被长跪的香客填满。他们无视周围的环境,好奇的目光,炎热的天气,还有他们已经非常疲惫的身躯,一遍一遍重复着长跪的每一个步骤。他们身旁还有行李,不知道是为来时路上准备的还是为了完成寺前长跪而备下的。整个过程一定很辛苦,而此时的他们心里应该是平静的吧。我无法理解,但很敬重他们,在看向他们褴褛的行装时不会放进一丝同情。 找到酥油花时近下午四时,个别寺庙开始关门,我们就是在即将关门的寺庙里看到了久闻的酥油花。我们看到的酥油花因高温化的已经看不出原样,我看着它们无法遏制心里的失望。后来打听才知因酥油花在夏季遇高温融化,为了让游客观赏到酥油花,寺庙有一个冷室,里面放置各类的酥油花。我们找到这座酥油花的陈列室,里面的作品精致细腻,我们通过落地窗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朵花瓣和花蕊,可以闻到酥油带有膻味的香气。据说制作过程不易,制作的僧侣手要时常在0度左右的 水里 冷却,才能完成酥油花的制作。看着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我再一次相信信仰的力量。 堆绣有其特殊的民族工艺,绣品立体感强,画面上的人物呼之欲出,景物逼真。堆绣带给人的真实感比其它工艺的绣品突出,色彩搭配有视觉冲击感。堆绣的美用文字是表达不出来的,它是精致的,甚至让人感到是有灵气的。堆绣里包含了民族的智慧,对美的发掘和向往,对信仰的崇敬和信服,我认为是民族文化和信仰最美的表达。(塔尔寺内不让照相,堆绣的图片从网上下载的) 塔尔寺里的寺院陆续关闭,我们也准备离开塔尔寺,这时我们看到成群穿着红色披风的喇嘛向一个寺聚集。寺院门口已经围了很多好奇的游客,我们挤在外围,从人群的缝隙的中看到他们一部分人坐成一排,其余人在他们面前轮番大声争论些什么,我努力从争论声里捕捉着字眼,一个字也听不懂,用的该是他们的方言。院落中间有一喇嘛戴黄色鸡冠形帽子,我后在网上查知这个帽子叫公沙帽。戴公沙帽的喇嘛坐在院子台阶下,他四周分散坐着几个喇嘛。他和对面的喇嘛距离有两米远,身体微微前倾相互交谈着,我嘀咕出声:“他们在说些什么呢?”围观游客里一个脸上因为擦了防晒显得脸色浮白的男子告诉我他们在论经。我像是窥探得什么秘密似的感到高兴,因为看到了喇嘛生活的一部分。 塔尔寺对于佛教信徒是神圣之地,它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它是 青海 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信徒们对它的信赖能让它供起金身佛,佛身上嵌着闪亮的宝石;塔尔寺对于喜爱民族艺术的人来说,它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有充足的营养供他们汲取;塔尔寺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喇嘛身上的红披风,它带着神圣的意味,有让我们好奇的神秘,独立于通俗的世人,有着自己不凡的世界。 下午5点多我们离开塔尔寺,出发去 西宁 市白驼退骨茶饭店吃牦牛肉,推荐各位游友去这家店吃饭,我们一家人非常爱吃,为了它回程时特意安排在 西宁 吃饭,就为了再吃一回他家的牦牛肉。他家的客人非常多,服务员都是回族女子,头戴漂亮的盖头,用久经沙场的自如且不乏幽默的语言应对着等待中焦急的客人们。我们手里拿着号码牌,竖着耳朵等着她们叫到自己的号码。他们的饭店在这样炎热的夏天居然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然而一切的烦燥在美食入口的那一刻消失不见,鲜美!浓香!牦牛肉太好吃了!吃完后拿着啃完肉的骨头去称称,和之前称过的带肉骨头的份量相减乘以单价。因为太爱吃可肚量有限,我们又买了一份带着路上吃,吃时仍会相互点头称赞着:“太好吃了。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