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过的可真快啊,一转眼,11月份到了,阿青记得小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11月前后的日子了。
通常那个时候,麦子都收割完了,就等跟去“磨面”,为了出的面品相好看一些,所以每次都和父亲去2个村子外去磨面,排队的人巨多,早上天刚亮就出发了,回来往往就到了星夜。
虽然那个年代已经是机器磨面了,可我依然觉得磨面真是最累人的事情之一,后来听奶奶说,小青别不知足,旧社会用水磨磨面才累人呢。
水磨,已经消失了的青海老物件,有多少人会记得呢?今天阿青就带你了解下它,古代青海人的面粉加工“神器”!
说起水磨,它真的历史悠久,在机器出现之前,它至少已经在青海有1800多年历史了,《青海历史纪年》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公元132年,“雍州刺史张既,将水磨传入西北,并予推广,很快传入青海东部地区。”
说明水磨从汉代已经在青海使用了,到了宋代,李远的《青唐录》中形容当时西宁使用水磨的情景:
“羌多相依水筑屋而居,激流而硙。”
后来经过明代,清代的发展,到了民国年间,青海当时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水磨4900多盘,在西宁城周围有水磨约30多盘,而在西宁城北面的湟水河一带,除了单盘的水磨外,还有“上八盘”、“下八盘”水磨,那么八盘磨的“八盘”有是个什么意思呢?
其实啊,所谓的“上八盘”“下八盘”是一种联盘水磨,就是在一个沟渠上联建4座水磨,或者+2排4盘磨,所以百姓就叫他“八盘磨”了,一般来说,磨都是上盘固定放吊斗供料,下盘旋转研磨,面粉从上下扇的“磨口”出来,飘落在固定位置,但是当时青海的“城北”却有一种“铛铛磨”与众不同。
为何阿青要在“城北”上加引号呢,其实这个城北,是旧社会时期的方位,这个“铛铛磨”它座落在“城北谭家庄”的西头,谭家庄相当于今青海卫生学校以西,至青海日报社西边。此地还有个“庄中之庄”——嘛呢庄,大概在今之西宁宾馆及人民浴池的南半部左右,不过早在民国年间就拆了。
这个“铛铛磨”很特殊,他是上盘旋转下盘不动,在下扇中间开一园孔磨轴从孔中出来,顶着上扇旋转,且发出“铛铛”地响声,所以西宁人就叫它为“铛铛磨”。
据说,这种这种“铛铛磨”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留传下来的~
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唐太宗为她准备了丰盛的嫁妆,有各种家俱器皿、珠宝饰物,绫罗彩缎、书籍、佛像、乐队、侍女、药物、谷种、蚕种等,还带去各类工匠五千五百名,这些工匠都是中原地区的能工巧匠,其技术有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还有医药,历算等科技人才。其中就有能工巧匠制作了“铛铛磨”。而他的作用,当然不仅仅是磨面,而是有宗教功能的。
(文成公主留下的佛足印)
文成公主本身信佛,而且在藏族里面具有极高的权威,它进藏时在石头上留下的脚印,也被叫做“佛足印”,而铛铛磨呢,除磨面粉用外,还可以作为水力转动的嘛呢磨,一般都修建在水流小但不断水的小水沟上,常年运转,意为“经轮常转”!
这样的传说,虽然很难去证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存在了1800多年的水磨,给了青海的先民们巨大的帮助,虽然它已经消失了,可做人不能唯利是图,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青海的祖先们如果没有磨,没有面粉加工技术,恐怕早就做了“饿死鬼”了。
所以谨以此文,阿青致敬那些已经消失了的“青海老物件”们,而我们青海的历史,我想它无论如何平凡,都需要每一个青海人们敬畏哦~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