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快报 > 

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生命浪潮

作者:三江源国家公园 时间:2020-05-18 11:28:19 浏览量:

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生命浪潮(下)


治多县的马背生态管护员。

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生命浪潮(下)


玛多县冬给措纳湖。

通天河,有个气势凌厉的名字:通天,相当于“黄河之水天上来”。不过,这里说的是长江源区。

离开青海省杂多县,一路向北前往治多县,车窗外就是激浪滚滚的通天河,我忽然想起32年前四川探险健儿的“长漂”活动,就是从通天河上游一头扎下水的。当时,四川日报记者戴善奎心有余悸地向我描述通天河的惊涛骇浪:“漂在河里,我们的橡皮船被抛举得上天入地:第一谷,幽深;第二谷,骇人;第三谷,大惧。橡皮船变得娇小如玩物,人身上的肌肉全部绷紧,我不敢松懈随时校正着船头。用力稍不坚决,船儿马上倾斜……”1985年夏,四川高校青年教师尧茂书,也是在尝试首漂长江时不幸遇难在通天河的。

此时,我眼前看到的通天河,却是另一番景象:蓝天下,河水虽然浑黄,但十分干净,浪花舒卷。河边相隔四五十米就有个垃圾桶儿。路上,一个个戴着红袖章的生态管护员或步行或骑车,捡拾着垃圾。

生态管护员救下沼泽里的藏野驴

通天河下游易名金沙河,而后流入四川汇成长江的重要支流。因《西游记》中写有通天河的一段,也令这条河流涤荡着一层神话色彩。

通天河畔,一座3米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牛头纪念碑下,长江源园区管委会综合部负责人罗松战德笑着说:“你们一路上看到的通天河是不是干净整洁,更看不到什么漂浮物?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是不是到处徜徉,就像呆在自家领地?这些,跟通天河区域设立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大有关系,这也算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一次‘吃螃蟹’。”

治多县北倚昆仑山脉,南枕乌南乌拉山,可可西里山横穿中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

54岁的彭措扎西,带出了一个出名的好徒弟。小伙子当时才18岁,是治多县索加乡的见习生态管护员。去年8月底,小伙子骑马走到一处密林时,看到一只小藏野驴陷入淤泥里无法脱身。他迅速拿起马背上的对讲机,呼叫君曲村其他生态管护员来支援,接着放走了沼泽里的水。两个小时后,在八九名生态管护员的合力救助下,小藏野驴顺利脱险。小伙子一战成名,以后,彭措巡山,都带上这个小兄弟一同出发。

作为已故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的美丽故乡,治多县还成立了一支有四五十人参加的马背管护员。他们年龄在18岁到55岁,各家自备马匹,每日一早,大伙佩戴工作牌,揣着相机、巡山日志和干粮,跨上马儿“嗒嗒嗒”出发了。他们的职责是看护山水草林湖,监控盗猎盗采事件,并随时掌握野生动物的繁殖变化。

今年4月,扎河乡马背管护员多旦经过二道沟密林时,听到一阵装载机和挖掘机响动声,他催马过去看,十多个操着外地口音的汉子正火力全开准备盗采珍贵林木,而那一带的铜、铁、锡、水晶等矿产多年前就被人企图盗采过。多旦不声不响用手机通知了乡里并拍摄取证,跳下马上前交涉,不料被对方揍得鼻青脸肿,鲜血染红了绿草。一小时后,县管理处的人闻讯赶来,制止了这起非法开采行为。

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生命浪潮(下)


工作人员用红外线相机拍到的马麝。

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生命浪潮(下)


曲麻莱县境内的黄羊。

六万只藏羚羊徜徉在可可西里

过去20多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里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经历着跨越式发展,三代保护者在无人区巡守的脚步从未停歇。主力巡山队平均每年进行大规模巡山15次、5座保护站完成巡线巡护400多次……正是这些环保卫士的前赴后继,从2006年至今,保护区境内及周边地区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6万多只,比盗猎活动最猖獗的时候增加了4万多只。

然而,反盗猎反盗采这根弦从不敢松。“我们在广袤无人区巡护每前进一步,违法分子的野心就会被震慑退一分,我们守土有责。”索南达杰保护站巡山队员达才说。

那天,翻过茫茫苍苍的昆仑山垭口,沿G109国道继续南行。放眼望去,淡绿色草甸和黄色戈壁交替呈现,天气变换更是令人猝不及防,刚才还是艳阳高照,马上又阴雨霏霏。不多时,一座杏黄色藏羚羊镂空雕塑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著名的索南达杰保护站。

索南达杰保护站,承担了救治可可西里地区野生动物的重要任务。这个救治中心2004年成立以来,先后救护了五六百只受伤或迷路的藏羚羊、黄羊、野牦牛、藏野驴、黑颈鹅、兔狲、猎隼、斑头雁、马麝、雪豹等。

年轻的巡山队员达才,带我们来到保护站后面的一块大草甸。透过铁丝栏,我看到30多米开外,有十三四头藏羚羊在埋头吃草。

这是一群母羚羊和小羊羔,头上看不到竖琴形状的长犄角。它们四肢匀称,蹄儿侧扁而尖,尾巴较短。这些有着黄褐色绒毛的小家伙,和初秋的草场融为一体,天然和谐。

每头藏羚羊的脖上都挂着个号牌。原来,它们都是被索南达杰保护站救助的“孤儿”。之前,它们或同母亲走散,或被车子撞伤,或跌入山岩掉进沼泽,大多茫然孤寂,奄奄一息。藏羚羊平时野生繁殖能力非常强,生性敏捷机警,一口气可以跑到八九十公里时速,但脆弱起来又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

这群藏羚羊,老远就看见身穿制服的达才走来了,它们不约而同跑过来,轻盈的蹄儿拂过草丛发出“嗦嗦”的声音,清风追逐着它们的脚步。达才说,藏羚羊在快速奔跑时,四肢尤其是后腿上方有两个空囊儿被空气胀满,使身体轻盈,减少了奔跑中的能量消耗。

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生命浪潮(下)


曲麻莱县叶格乡的藏野驴。

三江源:“中华水塔”的生命浪潮(下)


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的澜沧江。

可爱的藏羚羊将犄角伸进帐篷

在可可西里的任何一个保护站,每个管护员都得学会当“奶爸”——先将奶瓶儿用开水消毒,将煮沸的牛奶倒进奶瓶里弄凉,再慢慢喂羊。看着小家伙唧巴着嘴儿喝着牛奶,奶爸自己也咧嘴笑得像个孩子。

管护员们每隔一段时间会带着藏羚羊去园子外奔跑一阵儿,也偶尔赶着它们穿过青藏铁路的动物通道,为的是培养它们认识路径、规避风险的能力。青藏铁路沿线有野生动物通道40余处,通道总长达60多公里。

近年来,由于再没发现盗猎者的踪影,藏羚羊和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达才比他的老爸幸运多了,与藏羚羊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巡山中,经常早上一觉醒来,就看见帐篷外有藏羚羊在叽叽叫唤,有的还调皮地将犄角儿伸进帐篷,想看看里面的人在干什么。清晨的阳光格外透亮,仿佛被高原湖水洗过似的,羊儿们黄褐色的绒毛在光照下犹如蒲公英般亮丽而梦幻。

可可西里,蒙语为“青色的山梁”,被誉为“美丽的少女”。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保护藏羚羊、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行列中。这是青藏高原一道激动人心的人文风景,闪现着鲜活的生命色彩。

如今,在G109沿线,在楚玛尔河畔,在通天河畔,在曲麻河畔,在所有藏羚羊可能经过的地方,都能看到一幅颇具仪式感的画面:当藏羚羊或其他野生动物款款行来,管护员和志愿者们都会举起一块红色牌子,同时挥手提醒来往车辆停止行驶并禁止鸣笛。除了车辆,他们还要瞪大眼巡视周边,看有没有草原狼、棕熊、沙狐、乌鸦、野牛、流浪狗、秃鹫等蹿出来袭击藏羚羊。

那一刻,时间静止,空间凝固,无垠的草甸、湖泊、戈壁、山塬乃至青藏铁路“天桥”通道,都成了这群动物演员最广阔最恣肆的舞台。清风徐徐吹来,猩红色的唐古特红景天、蓝色的绿绒蒿、橘黄色的蒲公英、淡黄色的卷鞘鸢尾,紫色的紫菀……较劲儿似的点头摇曳,迎候藏羚羊的到来。天上的雄鹰一边盘着圈子一边嗷嗷鸣叫,似乎在为羊群探路。每个人都安安静静等候这些高原精灵在它们自己的家园上走过,大行注目礼。可可西里也因生命的承载有了更多灵性。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