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不言
传国玉玺
“玺”本意是印章,在秦之前,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使用,所以原来的字形上“尔”下“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他本人的印章才能称作“玺”,而且要用精美的玉石雕刻,所以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上“尔”下“玉”的“玺”字。
秦始皇为自己特制了一枚玉玺,上书八个“鸟虫篆”字,由李斯执笔——“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并令将此玺传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因此叫做传国玉玺。
传说此玉玺由和氏璧雕刻而成,那一定是搞错了概念。
《说文》中解释璧:“璧,瑞玉,圆器也”。璧是圆环形的,像个甜甜圈,但比甜甜圈要薄,所以它不可能刻成四四方方的印章。也许它只是用了与和氏璧一样材质的玉石。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太皇太后王政君将传国玉玺掷于地上,摔坏了一角,王莽令人用黄金补上了,据说“金镶玉”的工艺就是由此而来的。
这事是不是真的呢?反正《汉书》上没提,只是说摔了玉玺。要是真的摔坏了,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不记下来。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所以代代相传的逸事,难免会加上人文色彩的一笔。
也许“金镶玉”的传说,就是想告诉我们,皇上也难免有憾事,何况凡人。
这枚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命运坎坷,至后晋高祖石敬瑭攻陷洛阳之时,从李从珂的手中遗失了。
等到郭威做了后周皇帝,为彰显自己的合法性,做了一枚仿制品——“皇帝神宝”玺。
其后,多次有传国玉玺找到的消息传出,但都没见到其真身。
民国时溥仪被赶出紫禁城,鹿钟麟特地到醇王府问传国玉玺的下落,溥仪回答:“传国玉玺?我们根本就没有!”
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就是所说的免死金牌,据记载的,最早的丹书铁券出现在汉朝。
具体的样子是:用生铁铸成一个圈,最大可达到一尺宽,最小也有六寸。
铸好后,丹书铁券横着从中间劈开,这样就一个平面,一个凸起面。在凸起的一面上阴刻上文字,注明赐予人的名字、所立的功勋、可免的罪责及次数,并注明赐予的时间,用丹砂填满。
正如兵符一样,丹书铁券也是皇帝与功臣各保存一半,待到用时,两半合可以二而为一,且形状及文字皆吻合,才能证明此物是真的。
最初铁券上的字是用丹砂写的,到了梁朝改用银子填充,这样的叫做“银券”,到了隋朝更升级为用金子填充,就叫“金券”。
至于丹书铁券的具体效力,要依所赐之人的功勋而定。。
历史上出现过多少丹书铁券,数量不详,但目前存世的却只有几块而已。
手持“丹书铁券”就永无后顾之忧了吗?也不尽然。
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共赐出三块丹书铁券,但其中两个人都被他杀了;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的丹书铁券上明明写着:
本人可以免死两次,儿子可以免一次,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一家七十余口被朱元璋下令抄斩。
奸宦魏忠贤也有一块丹书铁券,但是崇祯皇帝杀他时据说眼都没眨一下。
因为所有的皇帝在赐丹书铁券之时,都会附加一句:“除谋逆不宥”,——天下是朕的,你的命也是朕的。
尚方宝剑
尚方是自秦汉时期专门为帝王制造器物的官署。
这里汇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了当时行业的最高水准,由尚方局所制的宝剑都叫“尚方宝剑”。
上古时候,佩刀上有玉。荆轲刺秦王时,秦王的剑因为饰物太多, 一时拔不出来,差点儿送了命。
所以,之后的祖训要求宫中御用刀剑要解去韨佩。
到了汉和帝时期,天下太平,经济发达,帝王又追求起奢靡生活来,希望佩刀也华丽。
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改良了造纸术的蔡伦应诏“监作秘剑及诸机械”。
祖训难违,今命也难违,这可是个难题。
蔡伦决定折衷一下:在佩刀上加上黄金装饰。因为当时“错金”的工艺已经醇熟。蔡伦令工匠试制了一把,呈给和帝,和帝看后十分满意。
将尚方宝剑赐与大臣,大概是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晋的皇帝一般赐给大臣是一把大板斧;到了唐代,改成授符节,就是把耗牛尾巴绑在木棒上,(持这种符节的外派军事统帅就是节度使)。
大概到了宋朝,才开始赐与大臣真正的宝剑。北宋官方编制的《武经总要》中记载:“本朝之制,大将每出讨皆给御制剑自随,有犯令者听其专杀。”
到了元朝,游牧民族随性又豪气,赐与大臣“势剑铜铡”,好嘛,铡刀都用上了。
清朝的皇帝就十分讲究环保啦,他们赐给地方总督一面蓝色的王命旗牌,上书销金大字“令”,必要的时候,挂起来,就等于是皇上给撑腰呢!
那么,有了尚方宝剑真的能“上斩昏君,下斩佞臣”吗?
关于尚方宝剑的权限,史上记载一直都很模糊,直到明朝才有了明确的记载:“监司、副将以下,悉以尚方宝剑从事。”但是巡抚和总兵不能斩。
而电视剧里,手拿尚方宝剑,看谁不顺眼就“咔嚓”,这种情节是完全不可能的。
唯一被尚方宝剑杀了的总兵,就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他被督师袁崇焕用崇祯皇帝所赐的尚方宝剑所斩。可笑的是,毛文龙自已也有一把尚方宝剑,还是明熹宗朱由校亲赐的呢!
参考资料:《汉书》、《说文解字》、《武经总要》
一生宽仁的苻坚,唯一一次的狠心,却葬送了天下
一个持续造反千年的神秘组织,白莲教背后的那些事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