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至8月是青海湖湟鱼洄游的季节,今年的湟鱼洄游季再次到来。
青海湖裸鲤,又被人们称为湟鱼,为青藏高原土著鱼类,是青海湖中特有的物种,是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经济鱼类,也是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2004年青海湖裸鲤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名单中。
刚察县的泉吉乡泉吉河边,是观赏湟鱼洄游的最佳地点,眼下正是湟鱼洄游季节,河床中已聚集起成群的洄游湟鱼。它们奋力游动,逆流而上。
走在河边,鱼群走走停停,溯河而上,接着大批的鱼群涌了上来,淡黄色鱼鳍瞬间塞满了河道,河水顿时暗了下来,河道里流淌的已不是水,而是湟鱼。它们成群结队,穿过怪石嶙峋的河底,聚集在河水相对平缓的地方稍事休息,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前方漫漫征程中的艰险阻隔。
湟鱼洄游产卵不仅是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同时也是刺激鱼性腺发育成熟的过程。由于青海湖是咸水湖,水深浪大,不适宜湟鱼生产繁殖。于是,它们相约成群结队,溯流而上,在水流坦缓的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及其支流的淡水河道里产卵,生儿育女。上溯距离越远,鱼卵、鱼苗在淡水中孵化、生长的时间越长,幼鱼的成活率就越高,等小鱼长成后,再返回青海湖。
青海省农牧厅提供数据显示,通过多年封湖育鱼、增殖放流和打击盗捕等保护措施,截至2016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27倍多。今年,在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哈尔盖河洄游的湟鱼占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的20%左右。
为了改善湟鱼洄游的环境,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人民币)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拆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洄游通道。记者在泉吉河边看到,新建的湟鱼洄游通道呈阶梯式,每个阶梯之间设置一个高约30厘米的台阶和一个小水池,供湟鱼休息缓冲。休息充足的湟鱼轻松完成飞跃,没有往年那么困难了。
青海省裸鲤救护中心泉吉河、沙流河增殖实验站站长周卫国介绍,从2002年到现在,青海省渔业部门连续15年开展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随着渔政保护、增殖放流、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加之今年雨水特别充沛从而使得洄游湟鱼数量增加,同时,在今年的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中,预计将放生青海湖裸鲤鱼苗一千万尾。
记者/海东、马智尧
监制/史凯|责编/何文帮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