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百科全书
唐卡(Thang-ga)起源于吐蕃时期,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原意是印章,后演变为藏式卷轴画的名称,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
唐卡的多变
唐卡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笔绘唐卡、刺绣唐卡、贴花唐卡、织锦唐卡、缂丝唐卡、版印唐卡等,绘制过程极为复杂,但都以教化为唯一宗旨,受到不可亵渎的神圣法则“神佛造像法”的严格限制,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一代代画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程式,看似千篇一律,且绘画师都不会在作品上署名,因此,流传下的古老唐卡也多难以考证作家,或装裱或悬挂,用于修行。
如今的形式多样,但依旧保留了敦煌艺术、藏族民间艺术,请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有悬挂的唐卡,也有微小的随身唐卡,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
唐卡的制作
绘制唐卡自古便是信徒们研习佛法一部分,绘制时间较长,少则个把月,多则一年甚至数年,但首先都要准备画布、定位起稿、着色、勾线、描金、开光加持等过程。
诵经备料
唐卡,因是教化产物,信徒的寄托,势必会在各环节考究。准备绘制钱,要向活佛问仆,选择吉日,焚香祷告,诵经备料。前期的备料过程中,诵经便是对原材料的初步加持。
孔雀石
红珊瑚
朱砂
研制画料
绘制唐卡的颜料,都选用的是天然原料,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是常见的矿物原料,配以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只有源自天然的原料,才能彰显神圣。也正是这些金粉及天然五色颜料绘画,使得唐卡具有千百年不退色的品质,因而影响广泛,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及东南亚地区久负盛名。
绷展画布
传统的画布布料,通常选用的是平滑稍厚的白棉布,不允许有任何污点、小孔或裂缝。根据所要绘制的画幅,裁剪画布,然后洗净、晾干,然后用绷棍、绷绳绷到绷架上。
粘贴画布
绘制前,要用浓度适量的胶水,将绷好的画布接头粘合在一面,整个过程要保持胶水涂抹的均匀。涂胶的好坏决定着唐卡画面的彩色颜料的上色质量。
上白底
之后进行阴干,接着开始上白底,在干透的画布两面均匀地涂上温水泡制的白土汁,使布面细孔被填塞,表面变得平滑。
起草构图
确定好即将绘制的题材,打线素描,画出神、佛像骨架,画上装饰、宝冠及法器等,配以山水、行云、花草、禽兽和房屋等。整个构图过程,有严格的度量标准,敢于绘制唐卡的画师,凭借多年的训练才能较好掌握,此过程要反复修改。
底稿着色
上色,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且有着一定顺序,先对面积较大的衣饰进行着色,然后对景致上色,面部最后。为使各部位颜色深浅有变化,着完色后就要对各种颜色进行加粉处理,使颜色有深浅明暗变化。
唐卡晕染
晕染,可使两种颜色过渡自然流畅,赋予唐卡绘画中的事物真实的质感与立体感。
打磨金线所用的玛瑙笔
唐卡勾线
勾线最为重要,即用尖细的笔尖勾描出人物的肌肉、衣饰、背景的山石、树木、云彩等。铺金、勾金线的手法是热贡画师的特长,即将纯金磨成细粉末,加水和胶调匀,涂绘、勾勒在画布上,再用宝石笔头的硬度打磨,使其发光,整幅唐卡即刻显得金碧辉煌。
唐卡开眼
开眼,画师会算好日子,举行开光仪式,待神清气爽时,绘完眼部。
上述步骤全部完成后,还会在唐卡背面写上经咒,有的还会按上大德上师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使唐卡具有“神之所依”的特性,以佑结缘人平安健康。
即便是不懂唐卡的人,也能看出来唐卡的主尊(正中位置的佛、菩萨、护法等)是否庄严,不同的人看同一幅唐卡,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印象,这就是“眼缘”。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