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春节前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林川乡等地都会上演传统社火表演——“种皇田”,这一节目也被称为“耕牛报春”。“种皇田”是当地农民群众为辞旧迎新,欢度春节举行的一种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渊流长。
据老人们说,社火会“种皇田”起源于隋唐,原先掺杂着一些迷信色彩,经过长期发展和传承,现已成为老百姓表达对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的期盼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劝化人心,引导群众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也是春节期间该村民间文化活动之一。
“种皇田”也叫开春或拍春,是当地每年社火演出中的最后一项表演活动。在表演这天,种皇田通常会选择一处宽大的场面,由老农若干人,头戴草帽,腰缠带子,挽起裤脚,做各种农活动作。与此同时,还有村民们备好耕牛,帮耕牛套上犁,由一村民驱赶耕牛,在田地里用犁轻轻划破地皮,犁成“田”字,象征性地在上面撒上麦种。地里还堆有用黄土代替的家粪、籽种等物件,表演者还会表演用铁锨撒粪,撒种子,翻地打磨,算是把田种上了。这是提醒村民做好春耕下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适时早种,不误农时”。
据互助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闫国良介绍,多年来,一些地方举行“种皇田”表演,主要是祈求牲畜无病无灾,庄稼有好收成。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种皇田”表演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表达的是村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劝化人心,引导村民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种皇田”表演结束后,村民自发将耕牛牵到自家的地里,象征性地犁自家的地,表示已做好春耕的准备,并祈求今年是个丰收年。
耕牛报春是河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是因为在农耕时代,牛与农业密不可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每年举行的耕牛种皇田社火表演,除了增加娱乐的气氛外,还蕴含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人寿年丰的企盼。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