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龙腾霄汉开新运,万水千山凭虎跃。河湟社火大狂欢,抖擞精神开好头。
3月14日正值农历二月初二,海东市2021年“青海年·醉海东”二月二社火调演活动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举行,来自海东市6个县区的10支民间社火队,约千余名演员,带来传统社火、威风锣鼓、舞龙舞狮、高矮跷、竹马子、亭子、旱船、秧歌、民间舞蹈、种黄田等精彩演出,展现了河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灯官老爷的一声吩咐,各个社火队分展绝活,为海东各族儿女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九龙闹春祈新福
阳春三月龙腾虎跃,春回大地日新月异。在社火调演活动现场,平安区100余人组成的舞龙表演队上场了。随着喧天锣鼓,舞龙队身穿节日的盛装,高擎黄、青、白、红九条彩色巨龙辗转腾挪,金龙追逐宝珠,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变换各种姿势,时而如飞入云端,时而如入海破浪,自由畅游,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红色的龙舞得好,龙头高昂,如插云端……”
“黄色的龙舞得好,龙首俯冲,似入海底……”
现场的观众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叫好声也是接连不断。
活动现场,舞龙者用身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用丰富的动作展现出巨龙翻滚腾飞的雄姿,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春龙节”。在海东民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被传说是“龙抬头之日”,寓意着春回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九龙聚会”闹春祈福,是为了共同庆祝这一年的丰收,并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风调雨顺。
非遗文化展新风
“咚、咚、咚……”螭鼓舞上场了,与其他的节目相比,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螭鼓舞一开场就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演出现场,身披五彩短披肩、脚蹬长筒藏靴的鼓手们一步一击,三步一击踩踏着鼓乐节奏向演出中心舞来。他们一边击鼓,一边快速而灵巧地变换队形,忽而组成圆圈旋转飞舞,忽而排成两队穿梭驰骋,以队形的变化达到渲染气氛、表现舞蹈力度的目的。舞者们舞动的身躯透着阳刚之气,也表现了好男儿搏击沙场、英勇抗敌,直至凯旋归来的征战过程。
此时,随着鼓声的节奏,大家已陶醉在其中,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欢乐和谐的画面。
前来观看的西宁市民李长青说:“这几年,海东的“青海年·醉海东”活动办得非常好,也很出名,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社火表演,很独特,看得很过瘾。”
记者了解到,藏族螭鼓舞是流传在我市循化县的一种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也是藏族群众中流传久远富有神话色彩的舞蹈活动,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多在农历正月春节、婚庆、祝寿等喜庆的节日表演,是一边打击单面蒙羊皮的鼓,一边跳动的舞蹈。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前,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以及模仿的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表现请神、敬神、送神、降魔等祭祀内容。螭鼓舞对服饰要求很高,舞蹈者需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手执绘有吉祥彩绘图案的羊皮鼓,脚系响铃,边敲边舞,起舞时铃声和鼓点合拍,发出铿锵清脆的声音,气势宏大,震撼人心。舞蹈者舞姿洒脱,热烈粗犷,富有高原民族特色,对研究藏族宗教历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跳了多年螭鼓舞的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宁巴村村民才让说:“很喜欢跳螭鼓舞,螭鼓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以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不够,如今有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平台后,都很重视这个舞蹈,大家也很积极地传承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肩上举着孩子观看社火的市民祁连和说,一大早就带着一家老小出门了,足足开了1个小时的车才到达活动场地,总算赶上了今年最后的年味儿。
亭子再现老传统
彩色的亭子流光溢彩,小演员们浓妆艳抹,身着华服,“躺在”花瓣上随着亭子缓慢行进,亭子闪闪悠悠,远远看去,演员们似是高悬在空中,双臂摆动,高雅玄妙,惊险奇巧……
“娃娃的妆花了,帮着补一下。”“大家排队站好,别紧张,一会儿好好表演。”今年71岁的余大烈是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老鸦村的村民,今天由他带领着老鸦社火队来参加本次演出。开始前他逐个仔细检查参演人员的服装道具,保障演出万无一失。
“这次演出一共有6架亭子,18位演员,都是村里4—6岁的小孩,我们村的位置在老鸦峡西口,自古以来多种宗教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我们的社火也是整个湟水流域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化。”余大烈说,村里社火文化向来浓厚,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组织形形色色的社火演出,去年受疫情影响没演,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这次演出,一接到通知就开始筹备。“大家的参与度非常高,这6架亭子上的彩树都是村里人花了2周时间手工扎制完成的,今天凌晨1点开始给娃娃们化妆、换服装,大家都激动得睡不着觉。”
杨宗保、穆桂英、许仙、白蛇、孙悟空、哪吒、姜太公、杨志荣、白毛女……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一则则故事跃然纸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乐都亭子在传承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材料、新道具、新服装,由人抬着行进的“抬亭子”也改成了由手扶拖拉机拉的“车亭子”,演出时既方便又省力。
亭子包含了乐都古老的民俗文化审美观念,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和革新,在造型、制作工艺、演出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日益丰富和完善,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其高、悬、巧、妙的艺术手法,独特的造型,让观众看了回味无穷。特的造型,让观众看了回味无穷。
高跷舞出非遗风采
“高跷是乐都高庙最具特色的社火节目,高庙的高跷比一般地方的高,它是由两根笔直的松木椽子制成,紧韧轻巧,一般高7—8尺,最高的达1.2丈。”乐都区高庙镇西村的党支部书记王胜元告诉记者,今天高庙高跷表演的是《大登殿》,讲述的是薛平贵得到代战公主的援助,攻破长安,拿获王允、魏虎,自立为帝,坐上龙位,封官授爵,清算余孽的故事。
现场10名演员在锣鼓声的伴奏下踩着木质高跷,画着秦腔剧人物脸谱,穿古装服饰,行走步伐稳健、超凡脱俗、典雅飘逸、居高临下、浩浩荡荡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呈现出高超的艺术表演,引得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和分享这一精彩而又充满戏剧效果的演出。
王胜元告诉记者,在下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村里计划每周周末在镇上开展社火演出,一方面通过演出宣传河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借助社火吸引广大游客,拉动旅游收入,在村里营造浓厚的河湟传统文化氛围,也呼吁广大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
矮跷跳出欢乐情
“矮跷也是我们老鸦社火的特色,跷高3尺左右,由于矮跷踩着轻便、灵巧,表演者重于跳跃、舞蹈或表演一些技巧动作。”据了解,矮跷表演者将木跷扎绑在脚上,装扮多为古装扮相,以色彩缤纷的服饰道具和夸张浓艳的妆容为主要特点,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这支由24人组成的矮跷队为观众带来了《打金枝》剧目表演,舞姿多变,整齐灵活,用扭、摆、翻、转等动作表现了丰富的技巧。众人齐跃,欢乐的节奏表达出乐都群众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为早日奔向小康社会而欢快跳跃的情感。
16岁的余国红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这个热爱社火文化的姑娘从5岁开始参加村里的社火会。“小的时候表演亭子,13岁的时候开始踩矮跷,矮跷的难度相对来说大一些,为了不影响整体的演出效果,我们放学回家之后抽空排练,争取将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观众。”余国红说,村里为鼓励大家参与社火演出,在演出后会给各位演员发礼品,作为00后,余国红深切感受到了古老的传统文化拥有的丰厚底蕴和魅力,表示自己会继续热爱并参加演出。
竹马演出新气象
随着锣鼓节奏打出不同的鼓点,16名孩子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踩着鼓点跑上场,这是由乐都区碾伯镇北门村社火队表演的传统舞蹈《竹马》。竹马队不停地变换队形,做出不同的动作,舞步细碎繁密、轻快活泼,队形变化错落、富有情韵,他们中年龄最大的表演者是14岁,最小的仅有7岁。
13岁的张鸿泰受父亲的影响,从2017年开始参加竹马演出。“能参加这次演出我特别开心,社火演出能够丰富我的假期生活,也能锻炼身体,通过参加社火演出我了解了一些关于传统河湟文化的知识。竹马对演员有年龄限制,我以后不一定能继续演竹马,但是我希望能够参演别的节目。”张鸿泰说。
据北门村党支部书记杜晓平介绍,“竹马”在2014年被定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竹马表演也在一点点改进创新。“希望政府能够多关注、多支持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期待竹马表演能早日走出青海,走向全国。”杜晓平说。
“观看了这场演出我觉得挺震撼的,感受到了海东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民族传统。”祖籍辽宁的孙丹是平安区一所学校的支教老师,这是她第一次现场观看河湟社火,形式多样的社火节目让她大开眼界,拍摄了多个小视频发到家庭群里跟家人分享。“我原本以为这种节目都是年纪大的人参与比较多,没想到好多年轻人参加,甚至有小孩子,让我觉得河湟文化未来可期。”
祁喜文一家从8点多就来到活动场地等待演出,她说:“因为疫情的原因,这是两年来第一次看社火,乐都的亭子和循化的螭鼓舞都是第一次看。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表演的服装、道具都比以前精致、好看得多,我们海东的传统文化并不比外地的差,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河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
耕牛报春新期盼
互助土族自治县表演队表演的“种皇田”是当地农民群众为辞旧迎新,欢度春节举行的一种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负责人朱印文介绍,“种皇田”起源于隋唐,原先掺杂着一些迷信色彩,经过长期发展和传承,现已成为老百姓表达对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的期盼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劝化人心,引导群众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也是春节期间民间文化活动之一。
“种皇田”也叫开春或拍春,是当地每年社火演出中的最后一项表演活动。在表演这天,“种皇田”通常会选择一处宽大的场面,由老农若干人,头戴草帽,腰缠带子,挽起裤脚,做各种农活动作。与此同时,还有村民备好耕牛,帮耕牛套上犁,由一村民驱赶耕牛,在田地里用犁轻轻划破地皮,犁成“田”字,象征性地在上面撒上麦种。地里还堆有用黄土代替的家粪、籽种等物件,表演者还会表演用铁锨撒粪,撒种子,翻地打磨,算是把田种上了。这是提醒村民做好春耕下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适时早种,不误农时”。
狮子,是中华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神兽,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舞狮运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河湟境内,舞狮最为精彩的,当属互助县五峰镇的舞狮队。在这次社火调演中,五峰镇北沟村雄狮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表演现场,大狮子摇头摆尾,小狮子手舞足蹈。在场外伴奏的鼓点声中,狮子与引狮者之间你来我往,表演着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引狮者的几个空翻引得掌声雷动。随后,在观众的阵阵叫好声中,憨态可掬的狮子们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匐,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伴随着动感的锣鼓声,舞狮者又使出浑身解数展示了“上高桌”“直立造型”“狮子啃绣球”等高难度动作,让观众大饱眼福。表演中,大狮子分别搭成狮子墙造型,观众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舞狮表演,象征着兴旺和吉祥,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传统艺术性,也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精华。在人们的记忆中,舞狮活动已成为喜庆佳节的最佳民间活动。互助县的舞狮狮头宽大,眼睛灵动,眉毛可以上下移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外形非常讨人喜欢。
近年来,互助县五峰舞狮已成为全省的文化品牌,从最初的小规模狮队逐渐发展壮大,现有五峰镇上马村、下马村、上庄村等舞狮队共计300余支,每年活跃在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及各大文化活动的舞台上,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提高,已形成了独具河湟特色的舞狮文化。
秧歌“扭”出新文化
演出现场,化隆回族自治县社火表演队以特有的“打嘎打热”传统秧歌形式“扭”出了秧歌新文化,把节日的热烈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表演现场,演出队伍由一把二胡引领,演员跟随其后边唱边舞,在传统的秧歌中贯穿藏族锅庄舞、卓舞、弦子等表演形式,歌唱化隆各族群众在党的引领下开启美好生活的幸福欢畅。
热闹的秧歌社火表演烘托出浓浓的年味,许多群众用照相机、手机记录下美好时刻。有几个老年人学着用手机把社火表演拍成视频发给远方的子女,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热闹的景象。
前来观看社火的乐都市民巨邦明边拍边发朋友圈,他说:“很多人认为现在过年缺少年味,其实年味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自己细细品味,现在这红红火火的场面就是一种年味。我的好多朋友都在点赞,说我们海东文化活动办得很热闹,都想过来玩。”
据化隆县文化馆馆长闪卫平介绍,今年化隆县社火除了传统的“打嘎打热”秧歌形式,还加了牧牛人春耕的表演,其中的三头牛代表着化隆人民要用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继续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65岁的市民王占青在现场感慨地说:“这比看电视过瘾多了,传统的社火节目就是好看,今天我和老伴起个大早,就想来看看热闹,听听敲锣打鼓,看得心里真高兴!”
二月二,龙抬头。这场声势浩大的社火演出欢歌如潮,锣鼓催春,演员和观者,共同奏响了一曲传承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的迎春曲。抖擞精神开好头,新一年,新期盼!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