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儿骨朵和羊脚巴
过去,有钱的城里人爱折腾烟具。据说,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最先制造了他们赖以骄傲的名牌烟斗,有了许多讲究,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用品。我们小时候在电影上看见过名人们蛮有风度地抽着大烟斗。老西宁的有钱人也会拿出价值不菲的西洋大烟斗(俗称凹儿骨朵),美美地挖上一烟锅烟丝,慢腾腾地用削好的柴皮儿边吸边点烟,闭着眼睛徐徐地品吸,让乡里人羡慕不已。
老烟斗
乡里人见状,不慌不忙地拿出自制的羊脚巴,也在皮烟袋里装满烟丝,靠着油灯,慢慢地吸起来。那悠闲的动作,精美的烟具,丝丝的声响,吐出的烟圈,瞬间会吸引住城里人的眼球。对方会立马放下身段,凑过来亲热:“乡亲,你这个是啥?”“啊,这是我们乡里人自制的羊脚巴!”城里人拿在手里会爱不释手,乡里人一脸的得意。
羊脚巴
羊脚巴,就是藏系绵羊的小腿骨,吃肉时剔尽肉丝,待稍干时再刮净残留物,抖净骨髓,然后用铁丝两端捅开,骨头的大端加工成烟斗,小端加工成烟嘴,磨得锃亮。经过不断使用,整个烟杆就会由里到外逐渐被烟熏成咖啡色,加上主人不断地擦拭,表面就会显得油光锃亮。再经过一段时日,烟杆儿的色泽会越来越深,由里到外透着自然的光亮,显得分外可爱。讲究人家,还会包上黄铜烟锅,按上玛瑙烟嘴,再缝以上等熟皮烟袋,配以银质的附件,越发显得气派。于是羊脚巴成了乡里人展示聪明和气派的标志物,久之就承载了一种独有的民俗。
皮褂子和皮卡衣
青海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盛产畜产品。以老羊皮为原料的皮褂子,在海拔高气候冷凉的青海高原就成了农牧区老百姓的最爱。“高原的天,孩儿的脸。”夏天的一场过雨,瞬间就能把炎炎的夏日变成凉风习习的深秋。皮褂子就极为适应这种瞬息万变的气候。它是老羊皮煮熟后做成的,皮面朝外,剪短后的羊毛朝里,不挂布料面子,也无须衬里,是没有袖子的皮马甲,宽松而随意,经久而耐穿。天热时可敞开衣襟,吹入和风,不觉炎热;天冷时掖住大襟再系一条带子,顿觉周身暖和,抵寒御冷;外出时随便套上,无须讲究,既可御寒,又可随时背负东西,不损布衣。在乡下,耐脏耐擦,坐卧随意,保暖而方便,外出劳作或居家坐卧皆宜,深受农家青睐。河湟农家和牧区百姓人家,无论贫富,几乎人手一件。
城里人眼热这皮褂子,但简陋的设计似乎不适合城镇的环境,于是独出心裁,很智慧地把皮褂子进行了一番彻底改造,老羊皮换成了羔子皮,皮褂子安上了袖子,挂上了高级面料,衬上了府绸里子,还放了毛皮领子或栽绒领子,丑小鸭立马成了白天鹅。皮褂子的土名字也随之被皮卡衣的新名词取代,俨然是名副其实的绅士派头。皮卡衣曾经是上世纪引领城乡服装潮流的新贵。外出时穿披即可,显得豪华大方,回家时可随意脱下,方便实惠,无须刻意收拾;天冷时可有效御寒,不仅是秋冬季节体面人家外出必不可少的装束,还一度成了新婚时娘家人向男方索要彩礼时的必需品。
值得一提的是,高档皮卡衣随着皮革还饮誉海内外。有名的如黑羔皮筒子,用黄南一带名贵的黑紫绵羊羔皮精致的上衣裘筒,质地优良而绒毛均匀,波纹多曲而久压不直,皮板薄软而手感轻柔,富有光泽而保鲜度好,以其制作裘筒,缝合严密,对毛严谨,再配以上等面料,制成的皮衣轻软隔风,秋冬皆宜,老人贵妇穿着,显得雍容华贵。皮筒子一般需要选十余张皮子,讲究毛色搭配,顺逆对路,大小适宜,天然一体。聪明的皮匠,还对有缺陷的皮子,采用“黑虎挖心”的技术,巧妙地切除病皮,再以适当皮子补上,浑然天成。“孔雀眼”,则以上等狐皮精裁巧缝制作裘筒,其花色纹路酷似熠熠有神的孔雀眼而得名。好皮匠根据狐皮毛密绒厚,日久容易粘结,影响美观,降低保暖效果的缺陷,缝制前将狐皮按5厘米左右的宽度均匀裁成条状,其间再缝以羊皮夹条,使裘筒色泽明亮而自然,皮张轻巧而华美。经过皮匠的精巧安排,能对狐皮的各个部位综合利用。一些有名的皮革坊,利用上千张狐皮,将同一部位裁剪后做出特色工艺的裘筒。120张狐皮的不同部位,可缝制出10件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名堂、不同讲究的狐皮上衣,视为上品。名贵的裘皮有“虎蹬头”“牛蹄抱”“颠倒腿”“腋抱脊”“高山流水”“鸳鸯戏水”“孔雀开屏”“松鹤延年”“怀中抱月”等,内涵丰富,美不胜收,不仅有着极好的实用价值,而且收藏价值不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皮卡衣悄悄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皮褂子因其实用和低廉的特性,依然牢固地占领着农牧区的生活圈子,伴随着老百姓。
作者:滕晓天 来源:西海都市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