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印记元素,就像一提起汉族人们就会想起水墨画、青花瓷;一说到回族人们就会想到 、小圆帽。这些印记元素既是一个民族的代表,也是各民族人们引以为豪的文化象征。而每当提起藏族,自然少不了锅庄舞和藏装,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藏族的元素还有很多。
藏文书法
藏文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藏族社会已有了文字,最早的藏文叫达斯奔益。在它的基础上雍仲本教的创始人丹巴辛绕时期出现了大玛尔文和小玛尔文,还产生了天成文和斯益文。那时已有了书法艺术,并产生了艺术流派。 藏文书法书写迅疾、形体优美流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藏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重视书法练习。孩童入学之初的头几年,主要是学习书法,打好书法功底。习字之初从徂仁体开始。并且在西藏地区一般是用习字板练习。待习字板上达到一定书写功底后方准其在纸上习字。一般有书法功底的人能书写六七种书体,其目的在于能够视情而书写不同书体。字体或书法作为文人的脸面,人们很重视书写艺术。旧时文人致书他人,多含显示自己的书法功底之意。
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藏餐
藏餐是西藏菜的统称,用料广泛,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棵酒等,原料以牛、羊、猪、鸡等肉食,以及土豆、萝卜类等蔬菜。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喜欢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
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茶叶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
藏装
藏族的传统服装一般都是宽松, 肥大, 穿着舒适,用腰带固定长短的服装。
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精密相连,体现了本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了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从服装的穿着上也体现了健康和审美是藏族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情趣。
锅庄舞
在人们的印象中凡是藏族人都会跳锅庄,都爱跳锅庄。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骤悍的民族性格。
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种类繁多,分为蓝面具藏戏和白面具藏戏等。
转经筒
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人,因为有了生死轮回的观念,转山、转湖、转塔、转经,“转”成为藏传佛教的宗教行为模式,以“转”来表达对佛的敬仰。这几乎成了藏区的名片,而转经筒作为藏民的祈祷法器,也成为了藏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无论他们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路边小歇,或是几人围坐,似乎永远都在转动转经筒,永远都在祈祷,甚至是年纪幼小的儿童,在看见路边的转经筒时,都会自觉的去转动每个转经筒。
转经筒又称“嘛呢轮”,藏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他们几乎是摇着推着转经筒长大成人的,直至他们死去。
藏族人自己用的转经筒很少有雷同的,他们通常会请人打制并且镶嵌上自己珍爱的宝石,转经筒里的经书也会亲自到寺庙里去请。
转动转经筒的时候,大拇指一定要平放,和其余四指握在一起,如果大拇指冲上握着握柄,用这个姿势摇转经筒就好像用脚指着佛、菩萨一样,是十分不敬的。
转经筒内都要装手写或印刷的经文,多为祈祷经文——观世音菩萨的六字真言。经筒转动一圈就祈颂了一遍经筒里的经文,一遍遍的转动,一遍遍的祈颂,在无穷的周而复始的转动中,生命轮回不灭的教义被牢牢铭刻在信众的心里。(甘孜新闻网整理发布)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