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VR带你看总书记关心的大美青海生态“蝶变”

作者: 时间:2021-06-20 17:41:04 浏览量:

VR带你看总书记关心的大美青海生态“蝶变”

 

航拍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全景

央视网消息:“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时间拉回到5年前。2016年3月10日,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今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代表团,对生态保护又提出新要求和希望。足见他对此重视之深,牵挂之久。

生态答卷 绿意盎然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南有“中华水塔”三江源,北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区域内50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42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保护责任义不容辞。

VR带你看总书记关心的大美青海生态“蝶变”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0年,央视网记者走入海拔4700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访,眼前的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错落有致、环境整洁,其实这里却是村民的“第二故乡”:2004年11月,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牧区的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离开世代放牧的草场,搬迁至此,为了脱贫致富,也为了生态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将生态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快编制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方案,开展保护地球“第三极”行动,发布实施“中华水塔”保护行动纲要,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持续加强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态板块保护,五级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林长制、草长制积极推进。青海迎来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时代。

随着一系列生态保护项目和举措的实施,绿色蓝图愿景正成为现实美景: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青海湖水域面积逐年扩大,可可西里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较实施保护前增长38倍,森林覆盖率由6.3%提高到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4%;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青海,用实际行动回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答卷。

端起“生态碗” 拓宽产业路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部署落到实处,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生态是自然财富,也是社会和经济财富。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成了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靠山。

2016年,青海将生态管护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整合草原、湿地、林地管护员制度,从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聘用岗位管护员。享受到红利的牧民放下牧鞭,端起了“生态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同时,开设特许经营活动试点,聚力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光伏、畜牧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中藏药材及林下经济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林草产业年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脱贫群众的“造血”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生态是幸福底色,更是亮丽的发展色。近年来,青海从战略布局、产业调整等多方面多领域发力,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VR带你看总书记关心的大美青海生态“蝶变”

 

风力发电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进绿色能源、绿色产业,农牧民正走向智慧、绿色、低碳的新生活;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光能、风能、水能源源不断地转换为电能,清洁能源“风光”无限,青海已成为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集中式光伏发电量最大的省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掘生态潜力,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探索价值转化,青海正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筑牢生态之基 普惠民生福祉

青海发展基础比较薄弱。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吃上“生态饭”的群众日子过得更甜美。

“这几年,村里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出门有小轿车,看病有签约的家庭医生,孩子们都在家门口上学,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长江源村村民申格说。

VR带你看总书记关心的大美青海生态“蝶变”

 

村民申格家

告别了昔日顶风冒雪、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申格一家住上了政府统一盖的新房,床铺、家具、家电也一应俱全。村里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备,环境越来越美,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兴建了集贸市场、牛羊育肥基地、藏毯厂、石刻厂以及民族风情旅游园等,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2019年,长江源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7万元,比搬迁前增加了十多倍。

VR带你看总书记关心的大美青海生态“蝶变”

 

长江源村村民广场

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保障,近年来,青海不断加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在75%以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构筑起全方位保障线: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如期完成,改造城镇棚户区1.1万套、老旧小区5万套,实施3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综合改善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改善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实现了乡镇以上幼儿园全覆盖、5万人以上县城高中基本覆盖、30万人以上县城特教学校全覆盖,让更多农牧区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一份工作、一条公路、一个受教育机会、一个新居……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切切实实地得到了提升。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青海的绿色发展之路,是一条幸福之路。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