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不去向往,去了就不想回来。
这里的美,比新疆更加狂野和肆意;这里的宗教底蕴,比西藏更加深厚。
这片高原之上的绝美之地,仿佛天神刻意设置在人间的圣境天堂,震撼着凡人的心灵。
这个地方,便是青海。
不管是为了一睹美景,还是为了涤荡心灵,一个人一辈子,都该去一次青海。
青海湖:西北内陆的一片生命之海
提到青海,自然绕不过青海湖。
这片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并非只有宁谧而缺乏生气。相反,它跟新疆著名的淡水内陆湖—喀纳斯湖一样,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气象。
与喀纳斯湖优美的S形弧线有所不同,青海湖的轮廓圆润深邃。远远看去,就像镶嵌在雪山之间的一颗深蓝宝石。
慢慢走近这片美丽的湖泊,能看到湖水由深蓝渐变成了蔚蓝,仿佛高原雪山之中漫出的一片海洋,温柔地连接着天地。
等到了岸边,湖水一下子透明起来,湖中湟鱼游弋,就连鱼身上的斑点都清晰可见。
湖水中已是生机勃勃,湖面上更是热闹非凡:候鸟嬉闹,即使是在隆冬,也不乏大天鹅优美的身影;
湖畔牛羊信步,在连天碧草间悠闲徜徉;更不用提在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上,那开得热热闹闹的野花。
青海湖生动的美,与喀纳斯湖神秘奇丽的美,各有千秋。然而若比较承载的传说,青海湖则更显动人。
相传,这里是西海龙王的洞府,也是二郎神发现的神泉。
在青海湖的孕育下,蒙古族、藏族和卑禾羌等多民族的文化得以发展。许多信仰各不相同的民族,都视其为圣地,在此祭海祈福。
文成公主正是在此作别故土,燃起了入藏和亲的勇气,书写了一段温暖的民族赞歌。由此,青海湖对虔诚的藏民来说,是庇佑仓生的圣湖。
元朝诗人马祖常赞它:“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活佛仓央嘉措为之倾倒:“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而今,丝绸之路的昔日繁华,民族文化的融合碰撞,都记录在了湖水的丝丝微咸之中。在那湖水澹澹,盎然美景中,任你心中有什么“病”,都可治愈。
门源油菜花:盛装的花海女王
若说“看湖成海”的青海湖,是美得生机勃勃。那么“看花成海”的门源,就是美得烂漫狂野。
每年入夏,江南江北的油菜花早已孕育结籽,门源的油菜花才刚开始盛放。
它不似婺源油菜花田那般温柔婉约,而是一副十足的女王范儿,霸气盛装,毫无保留地绽放。
油菜花本不稀罕。但当这些平平无奇的花束接连成片,汇聚成海之时,就显得波澜壮阔。
门源的油菜花海最是雄奇。北接祁连山,南抵大坂山,西连永安城,东至玉隆滩,这片金黄色的花海几乎横越了整个门源盆地,绵延上百公里。
最奇妙之处在于,那间杂种着的葱茏青稞。放眼望去,金黄的大海上翻起朵朵碧绿的浪花。
这片“海”中,还漂浮着星罗棋布的座座岛屿,那是坐落在田野上的村舍、棚屋。
随着微风阵阵,站在观景亭台上的人们,仿佛乘着扁舟,在金黄色的大海中荡漾。
远望,五彩的经幡就好似航船的桅帆;阳关下,汽车的反光像鱼儿跃出海面时银亮的鳞片。
这些或艳丽或活泼的色彩,再加入蓝天、白云,共同点缀着这片盛大、壮美的金色海洋,成就了它“全球最美花海”之名。
杜牧说:“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青海高原的春虽迟了些,但何止“春风十里”?
漫步于黄花碧草间,风吹浪起,听花叶厮磨的“涛声阵阵”;轻嗅花香解语穿透苦乐,心中烦扰如同海水拂过的沙滩,在熏熏然的花香中,也随着渐渐平静。
祁连山:安放信仰的家园
门源油菜花海北方的尽头,是祁连山。它与新疆的天山,西藏的念青唐古拉、冈仁波齐、珠峰等雪山一样,有着高耸入云的峰顶,和那终年不化的冰雪。
自然,也有着在蓝天之中,与白云融为一处的那片圣洁。
4000米雪线之上,冰川绵延,只有雪莲能在这纯粹的冰雪世界中盛开;
雪线之下,在祁连山万顷原始森林中,仅有两个季节:
“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云杉、圆柏、山柳之间,时有鹿群穿梭、徘徊穿梭,用清澈的眼睛四处张望。
虔诚的藏民在垭口洒下隆达,在经幡和牛角号的陪伴下,寻找心灵的圆满。
而冰川的雪水和山里的雨水,润泽着祁连山下河西走廊的好牧场。
古匈奴人在战争中失去河西走廊时,曾唱过一首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说得就是祁连山下的祁连大草原,它水草最丰美、景色最怡人,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
祁连山草原的景观反差极大,却又浑然天成。
雪山和冰川"石骨峥嵘,鸟道盘错";耳边潺潺,山泉清溪叮咚作响;脚下轻踏,又是碧波万倾的草地;眼前所见,皆是悠闲踱步的牛羊。
巍峨、涌动、绵延,这些完全不同风格的景物,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山水画。
剪羊毛和放牧的姑娘把银白色的哈日嘎纳花别在发间,放声歌唱、笑语晏晏。
有人说,她们纯净的笑容是源于宗教信仰。但这并不准确,因为身在祁连山下,顺从自然的安排去生活,已经无需再去寻找别的信仰。
塔尔寺:纯粹的虔诚在此萌芽
也许有人认为,如果有值得一生朝拜的信仰,那一定在西藏。所以,人们去西藏朝圣,希望找灵魂的圆满。
其实,西藏未必能找到答案,不妨到青海的塔尔寺一试。
宗喀巴大师诞生于此。相传,他出生时的脐带血滴在地上,菩提树就在血迹中破土而出。后来,宗喀巴大师要离家修行,便拜托母亲包树修塔,并说:“见塔如见儿面”。
慢慢地,围绕这座塔建成了一座庙宇,就是塔尔寺。
宗喀巴大师告诉世人,“活佛”永生,只是在修成一个又一个圆满之后,为弘扬教义而转世重新修行。
虔诚的信念由此萌芽,再由此世代传播。所以先来到青海,从塔尔寺出发西行入藏,再去寻找灵魂的圆满,才是最佳的选择。
走进塔尔寺,让人转不开目光的,不是门口白塔,而是寺庙内美丽的壁画和堆绣。哪怕是百年前的颜料、绸缎,如今的色彩也艳丽如昨。
午后的阳光照进来,壁画明艳醒目、堆绣富丽堂皇,满满都是佛光。
同样艳丽恢弘的,还有塔尔寺特有的酥油花,它“是佛家亲切可爱的手语”,也是是藏民们最虔诚的表达。
酥油花诞生于隆冬最寒冷时。
可酥油遇冷即凝,遇热即化,为了不让体温影响酥油花的造型,艺僧们在制作时,必须时常把手泡在刺骨的雪水中,才能让手指保持冰凉。
大金瓦殿内千盏酥油灯明灭,殿外酥油花栩栩如生。我望见菩提,菩提亦望见我。心中繁冗和浮躁自然沉寂下来。
来了青海,在油菜花盛放着漫慢花海,在青海湖波光粼粼的天空之镜,信步祁连腹地,聆听塔尔寺内梵音,你才发现,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再也挪不动脚。
▏ END ▏
本文作者:微度,
责任编辑:青草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