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出家啦! 一则张铁林先生在京举办坐床仪式皈依佛门的消息一时间成为了坊间热议的话题。真可谓“不爱龙床,爱佛床啊”。那么“活佛”“仁波切”“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究竟代表着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读完悦藏艺术将为您奉上的这部幽默搞笑的“微漫画”,相信您心中就有了答案。
一切的故事还要从在那遥远的唐朝说起 ~ ~ ~ ~ ~
藏传佛教在曲折中不断成长 哲学思想中强调这样一个客观道理:新生事物虽然代表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远大生命力,但在其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旧事物由于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必然会通过破坏新事物成长土壤而阻碍新事物的发展,因而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曲折、挫折、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其发展轨迹不可能是一条上升趋势的直线,而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曲线。藏传佛教在西藏也是经历过灭顶之灾的.....
活佛转世制度与“仁波切”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寺院为解决其首领的继承而采取的一种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活佛藏语叫“朱古”,本意为“化身”。活佛转世出自佛教灵魂不灭、生死轮回、佛以种种化身普度众生的观念。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这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广大藏族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一般称"仁波切",而不呼活佛系统称号,更不直接叫其名字。在活佛的多种称谓中,"仁波切"是唯一普遍使用的一种称呼。
注:除元世祖忽必烈奉藏地高僧八思巴为国师,萨迦派短暂统治藏地外,其余时期为噶举派统治。
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宗教改革 从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西藏的萨迦教派政权已经崩溃,西藏佛教各教派之间为争夺权势进行着长时期的征伐。由于戒律废弛,一些教派的上层人物享有很多特权,拥有大量的财富,穷奢极欲,纵酒贪色,生活放荡,完全与佛教教义背道而驰。在这种形势下,宗教改革家宗喀巴(1357—1419)应运而生。宗喀巴经名罗桑札巴,出生于青海湟中县。他的出生地藏语叫做“宗喀”,所以称为宗喀巴,意为宗喀地方的人。他幼年出家为憎,16岁到西藏求法学经。他拜各教派高僧为师,吸取各家之长,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书,成为一个造诣很深的佛教学者。而改革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为您做精品解读,请您继续关注。
“达赖、班禅”与金瓶掣签制度
班禅、达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系统,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
金瓶掣签,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现今社会如何是认定活佛的 现在官方承认的活佛都有一纸地方宗教管理机关颁发的活佛证,早些年活佛证并无统一规范的样式和规格,有的像奖状,有的像结婚证。2010年后,活佛证的规格逐渐统一,其尺寸和材质与二代身份证相同,采用了莲花及字母全息防伪图案,除了个人和教职信息外,还有统一编号。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