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年流行的悬疑探险系列小说《鬼吹灯》,描写了几个当代热衷墓穴探秘的摸金校尉,根据一本家传秘书残卷的线索,探秘各地的古城谜窟,寻找失落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龙楼宝殿,解开部族消失千古之谜的离奇诡秘故事。
其中《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第六章“九层妖楼”,说的是一座古代魔国历代君王陵寝的恐怖建筑。昆仑山冰川下那神秘莫测的古墓在美丽中带着死亡的阴森气息,当然这都是虚构出来的。不过在现实中,地处大西北的青海倒是真的有一座九层妖楼,也被称作九层妖塔。
青海省海西自治州东南部的都兰县热水乡的山间河谷地带,有一处大片的古代墓葬群,这些被称作高原金字塔的热水墓群有多达200余座大小古墓。这些墓葬的形制与中原地区的汉墓有着明显的差异。
最为奇特的是,在这些众多的古墓正中间,有一座鹤立鸡群,如同小山一样的大墓。这座大墓起先确实也被当作是一座小山,后来经考古人员确认才发现原来是个超级大墓。
经过测量,大墓东西长150米,南北宽80米,地面以上有30多米,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仍然留下如此规模,可见当时的宏大。大墓底大顶小,从正面看像一个“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大墓坐北朝南,背靠血渭山,面向血渭草原和察汗乌苏河,于是这座大墓便当仁不让地被命名为“血渭一号大墓”。
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对血渭一号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他们发现大墓的封土堆结构非常罕见,是用泥土和石块的混合物夯筑而成。在一米多高的围墙顶上,覆盖一层粗大的圆柏木,然后又是一道石墙,再加上一层柏木。如此这般像盖楼房一样建了7层。
因为发掘过程产生了不同意见,仅仅开挖了一﹑二两层便停止了,至于封土堆下面还有几层不得而知。
而据当地牧民说封土共有九层,千年之前此地有一个魔国,后来被藏族的英雄格萨尔王击败,魔王死后就葬在这座大墓中,千年以来魔魂一直妖气不散,所以称为“九层妖楼”。千百年来,藏民们对这座诡异的墓葬讳莫如深,轻易不敢近前。
02
考古发掘时发现,热水古墓群早已遭到盗掘,一号大墓自然更是难逃贼手。不过考古人员在墓中还是发现了大量的金银﹑木器﹑皮毛和丝织物。
在大墓封土的第一层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13个环形的动物陪葬坑,出土了700多具牛、羊等陪葬牲畜的骸骨。此外,在大墓前方还发现5条按照马的身形构筑的“葬马沟”,沟中出土了87匹马的完整骨架。
对于考古人员来说,大墓的断代不是难事。他们从出土的丝织物分析,大墓的年代大约是公元6世纪到8世纪早期。那么墓主究竟是什么人呢?根据大墓的时代和地点判断,当时有着三种假设:藏王﹑吐番王公和土谷浑王。
首先被否定掉的选项是藏王,因为这个墓规模如此之大,比吐蕃王朝的建立者﹑藏王松赞干布的“木日木波”王陵还要雄伟。而在那段时间,没有一位藏王比被藏族视为观音化身,奉为神灵的松赞干布更加受到敬重。
接下来要在吐番王公和土谷浑王之间选择。因为这个地方曾经先后归属于土谷浑王国和吐蕃王朝,两个王朝都是游牧民族所建立,有着许多类似的风俗习惯。这给墓主的判断带来一些困惑。
一个简单的发现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在大墓的陪葬坑里人们发现了许多狗腿骨骼,而土蕃人是将狗视为图腾崇拜的,不可能用狗来殉葬。这就只剩下土谷浑王一种可能,这与墓群中发现的一些土谷浑风俗的物件和现象相吻合。
03
吐谷浑原本是辽东鲜卑族慕容氏中一支首领的名字。慕容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长子,可是因为他是庶出,所以当不了继承人。慕容涉归立嫡出的次子慕容廆作为继承人,同时分给长子慕容吐谷浑1700户臣民,让他去自立门户。
兄弟二人从此分道扬镳,逐渐疏远。可是因为领地相隔不远难免产生矛盾,久而久之还产生了嫌隙。一次因为双方马匹互咬,两人产生争执,慕容廆斥责吐谷浑,让他离得远一些。吐谷浑不甘受气,他不顾慕容廆后来的挽留,索性带着自己的部落离开辽东不断向西迁徙。
这一走就是30年。公元283年他们先是来到内蒙古阴山,在那里游牧20多年。当时正值北方动乱不断,吐谷浑再次率部西迁,离开比自己强大的拓跋鲜卑,到达了甘肃临夏。几年后,慕容吐谷浑去世,长子吐延继位。
329年,吐谷浑的孙子叶延继位,并正式建立国家。叶延以其祖父吐谷浑之名作为国号和王族姓氏,吐谷浑王国由此诞生。他们以青海南部草原为中心,控制了甘肃、青海和四川的西北部,九层妖楼所在的都兰正是吐谷浑王国的都城所在地。
几年后,留在辽东的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皝也自立为燕王,建立了五胡十六国中的前燕。在热水古墓群中,包括九层妖楼在内的大小古墓的墓道门无一例外都指向了东北,这也印证了墓主与辽东的慕容鲜卑之间的关系。
吐谷浑王国共存在了350年,历经19代国王,在第17代吐谷浑王时,恢复了慕容姓氏。
隋唐时期,吐谷浑不断袭扰中原政权的边境。634年,唐太宗任命名将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率侯君集、李道宗和李大亮三路大军大举讨伐吐谷浑。唐军势如破竹,在青海湖东南的库山追上吐谷浑军,将其击败。
随后,李靖兵分两路,自己与李大亮、薛万彻等部由北路切断吐谷浑军逃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包抄至青海湖西边的伏俟城。
南路由李道宗和侯君集等部追击南逃的吐谷浑军队,他们在无人区的险恶环境中行军2000多里,终于在乌海追上吐谷浑王伏允,将其击溃,俘获他手下众多名王和将领。
南北两军在扎陵湖会师后,李靖命李大亮和薛万均等人继续往西追击逃跑的吐谷浑王伏允。唐军一直追击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且末,打垮了吐谷浑残部。
伏允在逃亡中被部众杀死,他的儿子伏顺向唐军投降,被唐朝封为可汗。从此吐谷浑归附大唐,成为唐朝的藩属国。
04
唐朝初年,吐蕃王朝在青藏高原崛起,随着实力日渐强大,开始向周边扩张。638年秋,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亲率20万吐蕃军,攻打唐朝的松州。
唐太宗派遣5万军队前去援救,在松州城下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仓惶退兵,派特使到长安谢罪,要求和亲。随着文成公主进西藏,唐朝与吐蕃开始了长达20年的和平与合作。
这年,吐谷浑也受到吐蕃的攻打,因为抵挡不住,逃到了青海湖北边。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大权落到宰相禄东赞手中。禄东赞对吐谷浑归附唐朝不满,企图吞并吐谷浑。
公元663年,吐蕃出动精锐向北进入河源地区,灭亡吐谷浑,控制了青海西部。吐谷浑第19代可汗诺曷钵被迫率领臣民数千帐迁入大唐领土凉州。
670年,为了牵制吐蕃向西域的扩张,唐朝派名将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军10余万出兵河陇征伐青海河源地区,进攻吐蕃并护送吐谷浑部回归青海他们原先的领地。不料,唐军在青海湖南边的大非川之战中被吐蕃军统帅论钦陵打败。
后来,唐朝廷只得将数千帐吐谷浑人迁移至宁夏灵州(灵武西南)安置。他们在那里仍然世代封为可汗。而在吐蕃控制下的青海湖地区,仍生活着大量的吐谷浑人。
798年,吐谷浑王族成员慕容复被唐朝封为青海国王。慕容复也成为吐谷浑最后的国王,因为在他死后便停止了吐谷浑王的世袭。
05
至于九层妖楼墓主究竟是谁,有人提出可能是在大非川之战中打败薛仁贵的吐蕃名将﹑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不过很快就被否定了。
因为论钦陵虽然贵为吐蕃宰相,在与唐朝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威望日盛,却因为功高盖主,遭到吐番王器弩悉弄的猜忌而被剪除势力,最终企图反叛不成,落得自杀身亡。所以他死后不可能得到如此高规格的厚葬。
同样,如此规模的血渭1号大墓的主人也不可能是普通的土谷浑王公贵族。
考古专家对比青海发现的其它吐谷浑王陵的规格形制,将墓主的身份聚焦到被吐蕃灭国后留在青海,归附并被吐蕃立为吐谷浑国王的世袭后代们。那时,吐谷浑是作为吐蕃的一个邦国存在。
不久前,一枚银质印章的发现揭开了墓主的身份。这枚印章上有骆驼图案,上面的吐蕃文字意译为“甥阿柴王印”。阿柴是吐蕃对吐谷浑的称谓。至于印章中的“甥”,则是因为吐蕃与吐谷浑两国历来以和亲的方式稳固关系。两国结亲后,娶了对方公主的国王自称外甥。
西藏大昭寺有一块甥舅会盟碑,记载了吐蕃和唐朝结盟的情况。其中就是吐蕃为甥,大唐为舅。同样,墓主娶了吐蕃公主,就向对方自称外甥。
从血渭一号大墓的墓葬品及墓葬树木的年轮推断,该墓应为公元740年左右建成。通过这些条件推断,最符合的墓主是敦煌文书《吐谷浑纪年》残卷中提到过的“莫贺吐谷浑可汗”,其母是嫁给吐谷浑王的吐蕃公主墀邦。
663年,吐蕃灭了吐谷浑之后,在没逃亡的吐谷浑王族中立了一个称为“莫贺吐谷浑可汗”的吐谷浑王,学者研究认为,他可能就是被封为“尊王”的吐谷浑王伏允的次子。而血渭一号大墓中的“莫贺吐谷浑可汗”便是世袭了他王位的后代。
九层妖楼墓主具体是谁还需要更多的发现来佐证,但离揭开它神秘的真相已经十分接近了。
=THE END=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