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沿着高速看青海」“绿能”在青藏高原涌动

作者: 时间:2021-12-10 12:47:15 浏览量:

「沿着高速看青海」“绿能”在青藏高原涌动

穿越青海的京藏高速公路(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央广网西宁6月22日消息(记者张雷 樊永涛)6月16日至6月20日,央广网记者全程参与青海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沿着高速看青海”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用文字和镜头记录青海高速建设辉煌成就,展现高速沿线的青海精神、特色产业和发展变迁,本网从今天起刊发系列报道【沿着高速看青海】。

沿着高速公路你会看到什么样的青海?是在复杂而独特的自然环境中,清洁能源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还是高原儿女履行生态责任,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让绿水青山绽放新的姿态。跟随记者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这段旅程我们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出发,沿着京藏高速从东向西穿过一条长15公里的“险关危隘”,便是青藏高原中心城市、青海省会西宁。自西向东穿城而过的湟水河,从小峡口流经青海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县,进入甘肃省,汇入黄河。

「沿着高速看青海」“绿能”在青藏高原涌动

京藏高速旁的西宁东川工业园黄河公司高效IBC电池生产线(央广网发 李龙 摄)

在西宁市最东端,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作为青海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园区通过几年来不断探索成功打造出光伏产业链,使得青海在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熠熠生辉”。

相比于器械轰鸣的传统工业企业,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略显寂静。从空中俯瞰,厂房顶部、停车棚上方、绿化带内都有光伏板的身影,而在厂房中,生产光伏板所需的组件正在经过一道道工序发生着变化。

作为青海省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量产三种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的公司,也是国内首批取得国家光伏“领跑者”认证的企业之一。

在黄河公司建设的国内首条量产规模的IBC电池示范线中,机器按照程序设定不停运转,硅片经过二十余道工序被制成外型漂亮、转换效率更高的光伏电池组件,未来它们将在各个光伏电站完成光与电的转换。

一路之隔,是黄河公司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基地,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量产并批量销售电子级多晶硅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0%,年产能达3300吨,它不仅为光伏电池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更是打破了中国电子级多晶硅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接下来的旅程,我们沿京藏高速翻越海拔3000余米的日月山,读懂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前往塔拉滩,去见证黄沙变绿洲的奇迹,徜徉龙羊峡,感受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所带来的震撼。不远处,“光伏海洋”为我们准备好了惊奇之旅。

一出青海省海南州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就会看到一大片风蚀丘陵状的地貌,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塔拉滩。塔拉滩广阔而又干旱,由三个台阶状地形组成,分别叫做一塔拉、二塔拉、三塔拉。荒凉,曾是这里的代名词,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发展欣欣向荣。

「沿着高速看青海」“绿能”在青藏高原涌动

青海塔拉滩光伏产业园“蓝色海洋”(央广网发 樊永涛 摄)

从2012年起,利用塔拉滩太阳能资源富集区的优势,海南藏族自治州着力推进生态光伏园区建设,发展光伏产业,从此一个清洁能源的“蓝色海洋”在这里诞生。

塔拉滩“追光逐日”,千万千瓦级“青海能量”从这里发出。时至今日,园区已累计投资76亿元,建成110千伏升压站17座、330千伏汇集站10座、750千伏双回路变电站3座。与此同时,青海省首条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也在2020年6月全线贯通,“空中走廊”从园区出发,实现了“绿能”外送。

走进园区龙头企业黄河水光互补发电厂,登塔远望,蓝色的光伏板一直延伸到天际线,看不到尽头。

大自然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赋予了光、风、地热等独特资源优势。黄河公司之所以入驻塔拉滩,究其原因这里是全国辐照量二类地区,光照强度大,加之荒漠化土地和退化草场面积广,适合于光伏电站建设。

今天,由于光伏板的阻挡,风速和蒸发量得以降低,土地涵养水源能力持续增强,按时用水清洗光伏板,更是加快了下方植被的生长。

绿植的出现本是件好事,但“野蛮生长”又给电站的运维人员增添了新的烦恼,杂乱无章的生长遮挡住了光伏板,降低了转化率,修剪牧草也更耗时更耗力。于是,工作人员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好法子——让牧民在光伏园放羊,以达到“割草”的目的。

「沿着高速看青海」“绿能”在青藏高原涌动

太阳能电池板下的“光伏羊”(央广网发 樊永涛 摄)

为了让羊群能够畅通无阻,工作人员开展了光伏支架型式的研究,对光伏组件的离地间隙由原来的50厘米抬升到1.2米,拓宽了牧道,无形中为羊群筑起了“绿色通道”,羊儿们被报上了“户口”,有了别致的名字——“光伏羊”。

当太阳升起,塔拉滩的魅力更加展露无遗。附近的牧民闲暇时也会去光伏园里打工,一天下来也能有可观的收入。除此之外,园区投资3.43亿元,建设50.5兆瓦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每年发电量约8585万度电,年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周边173个村庄、7269户建档立卡户因此受益。

接下来,我们继续开启亲近水的旅程。往东南方向行进,黄河上游第一个峡谷——龙羊峡进入我们的视野。峡谷是高原常见的景观,发源于雪山的黄河从陡坡冲下,在大地上切出深谷悬崖。

「沿着高速看青海」“绿能”在青藏高原涌动

万里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央广网发 樊永涛 摄)

两岸峭壁高150米,宽30米,因水能资源丰富,1976年国家开始在龙羊峡口建设大型水电站,1989年电站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年平均发电量60亿干瓦时。龙羊峡水库库容247亿立方米,作为黄河上库容最大、调节性能优良的多年调节水库,成就了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中国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

乘坐电梯,下降至大坝内部,水轮发电机轰鸣阵阵,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机械能,从而得到生活必须的电能。

水电站所形成的库区,为附近的龙羊新村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每年8至11月是捕鱼期,3个月期间,龙羊新村年收入能达到900余万元,渔业捕捞已经成为村民们创富增收的“金饭碗”。在此基础上,龙羊新村通过推进库区北岸生态综合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资890余万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田园气息雏形已成。

目光回到“绿能”发展。由于水利发电有较强的稳定性,人们探索出了目前全球运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85万千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依托龙羊峡水电站,结合太阳能资源特点及光伏发电特性,将光伏电站和水电站整体作为“虚拟水电”进行综合运行控制,把原本不稳定光伏电源,通过水电调节为均衡、优质、安全和电网友好的电源后送入电网。项目的建成投运,填补了国内外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为清洁能源提供了新型的能源互补发展模式。

青海具有丰富的水能、光能、风能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更是多措并举,清洁能源规模不断扩大,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657万千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到90%和61%,均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一。

亘古的雪域高原,曾涌现出许多时代契机,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相信这片土地蕴藏的潜力。绿色产业、光伏发电、水光互补……这些新兴能源在青海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支撑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沿着高速看青海,一条条银色的“光明天路”,在世界屋脊延伸,这些绿色能源涌动着人们奋进的渴望,也寄托着一个国家对永续发展的向往。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