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去青藏高原,到风火山随行拍摄的消息,心里既激动又有点忧郁,不是不想去,而是可怕的高原反应,已多次教训了我这个屡教不改的高原痴。虽然每一次上高原,被高反严重折腾后,下决心说,以后再也不去高原了,但向往高原的梦,依然时时刻刻在做着,正如歌中所唱的,高原的风,高原的雨,高原的羊群......。
昆仑山口
今天回到了兰州,放下行李,赶紧打开电脑,插上读卡器,去品味一下高原的影像。
说到52小时,应该说炼狱般的生活是从3月12号晚上9点开始,我们从西宁登上了西宁到格尔木的列车,我乘坐的是硬卧车厢,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列车,昏暗的灯光下,坐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乘客。我卧铺的对面,坐着一位操着味道十分浓厚的山东大娘,真不知道她的年龄是不是比我大,但我依然还是觉得叫大娘。
晚上9点整,始向格尔木的列车启动了,我的心也随着启动的列车驶向高原,正如我前面所说,我这个被高原反应教训了无数次的人,又开始了被高反折磨的游戏。列车行驶一个小时后熄灯了,我也和乘客一样,拉开被子,躺在那并不舒服的卧铺上,做着去高原能拍几张大片的梦。
然而,随着列车的西行,海拔越来越高,列车似乎也有点体力不够,发出沉重的声音。随着海拔的升高,我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焦燥,后脖子发硬,头疼,脸部开始有些肿胀,躺下难受,坐起来更难受,我又一次开始后悔了,真不该来,我为什么来,怎么又来了,但我还是来了。这就是一个在高原工作了很多年,在海拔4700米高原坚持工作6年,作为一个风火山精神参与者和青藏铁路科研工作者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情怀。我在列车咣咣咣和时不时车厢里传出一二声咳嗽和打呼噜声陪伴着我,使我感到了我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此时我已不再做拍大片的梦了,而是集中精力去和高原反应做斗争,登上列车时灌了一杯不太开的水,也不敢喝,怕闹肚子不舒服,毕竟是和一个小团队出来,尽量不要给大家添麻烦,然而,随着夜渐渐的深了,我的后脖梗子越发难受了,轻微的头疼也开始折磨我了,此时口干舌燥,实在无法忍受之中,我打开水杯慢慢喝了一口,润润嗓子……。
夜里2点,列车到了青海的德令哈,有很多旅客要下车,我用呆滞和机械的目光看着他(她)们下车,夜里2点,不知道他(她)们出去冷不冷,也不知道他(她)们的人里有没有和我一样难受的人。
列车从德令哈出发,我这个已经被折磨大半夜的人,可能由于体力不知,也渐渐的入眠了,但也只是不到2小时就醒了,望着车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的梦也和着夜空一样,看不到一点亮光。早上6点多,我们到了格尔木,虽然我高反,但我依然知道高原的气温会比兰州冷得多,在火车上我打开行李箱,拿出带有国旗的羽绒服,把它穿在了身上,也不知道是羽绒服的温度,还是看到胸前国旗而产生的责任感,似乎身体立刻有了精神了。我们走出车厢,站在站台上,身体并没有感觉到寒冷,车站里的广播传出让旅客保持距离,出站扫描二维码的提示,我们也随着下车的人流 ,涌入出口,按程序完成出站手续。
格尔木车站依如我去年9月份来时一样,去年想拍一下格尔木车站外景,因为地处西北,拍一下供大家欣赏,但车站正在施工,围挡的墙板,挡住了看到车站的视线,最早的时候,大约1984年左右,我和几位要好的藏族司江北,尼玛次仁,罗林华开着他们驾驶的日本五十玲黄色大货车,几个人坐在车头上合过影,后来格尔木车站改造,也没有留下正经的照片。出火车站的通道很长很长,沿着围挡一直走到大街上,天还没亮,我们一行4人在路灯光的指引,背着背包,拉着行李箱,走到一家牛杂汤店和接我们的司机汇合。这家店我去年来过,在格尔木小有名气,一般外地来客人了,当地的朋友都会热情的一大早,把你领到这个店里来,品尝一下西部高原独有的早餐,店里墙上还挂着一些明星来店里吃饭和老板的合影。在店里我点了一个小份牛肚丝汤,不一会儿,一个小碗肚丝汤和一个又白又胖的花卷放到了我的面前,里面有勺,一双筷子,一张歺巾纸和一个口香糖,热腾腾的汤似乎引起了我的食欲,但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毕竟经过一夜的折磨,胃口也不大好,况且头痛和轻微的高反还在和我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
我们一行4人在吃早点的时候,互相交流了一下昨天晚上的经历,大家都没有休息好,带队的领导怕大家累,说不行了在格尔木呆一天,缓冲适应一下,我说没用,我们以前上高原是,从兰州来到格尔木,习服七到十天,在格尔木做一些科研准备工作和身体适应准备,然后上山,多数人都可以上山后就能工作,但也有极少数人,上山反应厉害,再送下来,过一周再送上去,直到能工作为止,那时候的青藏公路只有格尔木往拉萨方向出去几十公里是油路,剩下的全部是搓板路(沙石路),送人上下山也不是专车,而是捎带着上下山,那个时候也不是不以人为本,而是没那个条件。我们有一年,单位临收工时,为了给在风光山和清水河冬季观测的人送冬季取暖煤炭,从德令哈拉了七车煤送到风火山和清水河,那时候是解放车,上山的时候还好,重车不太巅,回来的时候就惨了,两个解放车大厢板掉了,带队领导给巅的胃出血,下山后直接拉到部队的22医院。话又扯远了,说起青藏铁路科研工作,有讲不完的故事。我说呆一天根本不管用,咬咬牙上吧,反正己经开始了高原反应了。
清水河(可可西里)桩基实验场,图前景为80年代做的桩基实验成果,为清水河特大桥的修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吃完早点,刚上车我就和司机师傅说,先把氧气给我用上吧,毕竟在火车上经过一夜的煎熬,身体还有很多不适,这时氧气的塑料管套在了我的头上,鼻插放在鼻子里,当他们打开氧气的一瞬间,仿佛一股清流映入心田,哇,好幸福的感觉,仿佛头疼的部位明显的在退缩。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次是有氧上山。汽车开动了,此时天己大亮,汽车沿着我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路前行着。就是因为我从1979年到1986年在冻土研究室,冻土观测组工作,我们的任务就是观测高原冻土四季的地温变化,为修建青藏铁路做好基础数据支撑。所以那几年一直在格尔木和风火山观测站之间来回跑,所以这条路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回,那时候路况差,340多公里的路,开着解放车,上山或者下山都需要一天,早上七点左右出发,晚上七点多到地方。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我又被任命为我们单位青藏铁路建设常务副指挥长,所以现在路过这条路每一个地方,都显得那么亲切和自然。
车开到了格尔木的南山口,这里是进入西藏的一个检查站,我们说不进藏只去风火山,验了身份证后随即放行。一路沿着青藏公路路过南山口,雪水河,昆仑桥,纳赤台,西大滩,这些熟悉的地名和景色依旧,只是感觉到从西大滩看玉珠峰,似乎山顶上的雪,不如我们当年在的时候多了,当年看玉珠峰,山顶上的雪不化,远看仿佛是海豚的鼻子一样,光光滑滑,亮亮晶晶的,现在看上去如同年龄大的人了,头发有点泄顶了。第一站到了昆仑山口,这里是我每一次上山必须停车的地方,一是让司机休息一下,另外就像人们传说的一样,昆仑山是神山,也是我们仰望敬畏的山。在山口路的两侧现在都立有雕塑一类的东西,在进西藏方向山口的右侧,立着藏羚羊的雕塑和索南达吉的雕塑,藏羚羊被称为高原精灵,而索南达吉是为了保护藏羚羊而牺牲了的英雄。在旁边的一块巨石上刻有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字样。这次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下车然后去后备箱拿相机拍照,这好像已经成了规定动作,但这次在下车的一刹那,我就感觉到了脚像踩在棉花上,头发重,整个身体发飘,我稳定了一下自己的身体,无力地抬起头来,看了看离我不太远的塑像,毅然决然地走向后备箱打开后门,取出相机,此时我的身体是沉的,头是沉的,手中的相机更沉,我挣扎着向前挪了几步,然后举起相机,用长焦构图,调光圈,完成拍照。但我为我没能走得离雕塑更近而内疚,此时我站在离车不远的地方,默默的看着他,由于高反实在走不动了, 仿佛像海豚。只能站在远一点的地方,向英雄投去敬佩的目光。
下了昆仑山,进入可可西里,汽车沿着青藏铁路相伴而行,我们的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而我的目光却始终盯在青藏铁路,因为青藏铁路的修建,凝聚了我们几代科研人员的智慧和辛劳,那时候的条件和今天真的不能相比,那时候在高原工作能喝上一口热水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当年配发的是军用水壶,在高原零下的环境下怎么会有热水呢。青水河,也就是现在的索南达吉保护站,我去年9月中旬来过,由于当时五道梁和风火山之间在修路,时常发生堵车,当时的青藏公路也是挺热闹的,运送物资的大卡车来来往往,自驾游的小车成群结队,还有一些自媒体,他们拉着车子徒步有往西藏方向走的,也有往格尔木方向走的。我从1979年就在青藏公路上跑,此刻我们行驶在青藏公路上,我的总体感觉是一年比一年好,但是总体感觉不好,因为在冻土地区,由于冻融的变化太大,冬天冻胀,夏日冻土融化地基下沉,所以公路变得很扭曲,行驶在公路上面,如同藏族同胞的锅庄舞,左右摇摆幅度很大,随着汽车的巔簸,一会向左,一会向右,我们伴随着车里音乐也跳起了锅庄舞。
在颠簸的路上,我们一摇一晃,随着海拔的升高,车里说话的人也少了,我鼻子插着氧气,随着前行的车望着远方,又到什么地方了。车路过清水河,原来可可西里第一个藏羚羊保护站就建在我原来82年带班呆的地方,那里原来是一个道班,有几间房子,我们住一间,和工作间在一起,一间厨房,一间专门存生活用水和存储东西,外面还有个拐角房,我用来存煤。门前有一个拐角墙,算是我们的院子,房子就在路边,房后有个气象观测场,我们出门左走有一座小桥,桥下有我们观测地温变化的孔,夏天每5天观测一次,冬天每10天观测一次,而气象资料是每天观测3次,早上8点,下午2点,晚上8点。我们也叫828观测。我们房子的对面,有一个桩基试验场,80年左右吧,我们单位的冻土研究室桩基组的科研人员,就在现场做试验。我第一次上来见到他们的生活环境,简直吓坏了,而他们还是那么的乐观,经常开着不荤不素的玩笑,有的人鼻子上的皮都脱了,一个个被高原紫外线晒得黑的发亮,他们仿佛没事儿人一样,那时吃大锅饭还要自己掏钱买饭票,住帐篷,看上去那像搞科研的人,要不是看到他们手里拿着记录的本和笔,真的和拾荒人差不多。现在青藏铁路就在我们原来住的房子对面,桩基试验场,也在我们房子对面,当年的桩基试验成果己完全用在了青藏铁路了,而当年这帮被紫外线晒黑了的人,走的走了,退的退了,但他们当年的成果依然在那里,他们当年说的笑话和笑声,依然在我耳边回响。我站在桩基前,把桩基做前景,拍下正在走车的清水河特大桥,当年这些人老了,他们上不了高原了,但愿健在的人能看到,也回忆当年那些不荤不素的玩笑所带来的快乐。
我们的车继续前行,我在车里和他们说,这个季节上来可以拍到冰椎和冻胀丘。冰椎看上去非常美丽,晶莹剔透,如一堆玉石一样堆在那里,但其实在高原冻土来讲,它是一个病害。如果夏天把房子或路基修建在上面,等到冬天的时候,它随着气温的降低,水冻住,而后积累,慢慢隆起,把建好的建筑摧毁。我们车快到楚玛尔河时,在路的左侧看到了冰椎,我们将车驶离公路,徒步走向冰椎,给这个美丽而又可怕的精灵拍照。
冰椎,青藏高原冻土地区的一种病害,冻天冻胀,能将建在上面的建筑破坏。
冰椎
冰椎
拍完冰椎后,由于时间很紧,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去风火山,看看能不能改造一下,把风火山建成一个海拔最高的红色教育基地,让后人知道一下青藏铁路科研人员怎样的付出,怎么样把这种能吃苦,能忍耐的精神传承下去。因为我们的风火山精神,已在业内被熟知,风火山所在位置在青藏高原,海拔4750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人值守的定位观测站。那里有我们中铁西北院科研人员做了不少冻土科学试验的试验场,还有一个青藏高原没有普轨的500米试验路基,当车行驶到风火山时我看到这一切感慨万千。
当车停在风火山观测站的院子里时,我像久违了没有回家的孩子一样,打开车门,从车上艰难地下来,毕竟是海拔4750米的高原。下车时,我的双脚有些发软,头感到很重并有些晕,但我还是依然有些兴奋和激动,因为青春年华最好的时候在这里度过。我抬头向我当年住的房子望去。这里己经有所改变,并且改变后我也来过,我们当年住的时候,是一开门就是露天,后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院里为了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就在门前盖了一个长廊,职工们这屋到那屋也不用穿那么多,就可以直接过去。今天看到这座房子,感觉到似乎和我一样,显得有些苍老了,房子的一头己经有些下沉,墙上红色的墙皮斑斑驳驳,有的己脱落了,它对于我的到来似乎也没有以前热情了,仿佛一位无精打采的老者,搭拉着头。站上值班的两位同志听到了车的声音,快快地从房子里跑了出来,因为来之前也和他们联系通话了。这里现在可以用手机,有电,有电视。我们当年在这里的时候只有蜡烛照明,通消息是电台每天下午18点和格尔木报一次平安和消息,这也只是在夏天,山上人多的时候才这样,到了冬天,值班的就几个人,格尔木站的人多数也收工回兰州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电台也开始不用了,我们传递消息,主要是靠格尔木,拉萨运输公司几个和我们关系好的司机传递消息,他们从拉萨过来,我们管他们顿饭,写封信带到站上,他们上来时,把我们需要的东西还有报纸,家信带上来,我们再管一顿饭。那时的青藏公路沿途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饭馆,有也很贵,于是两情相悦,都给对方提供了方便。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在青藏高原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建立的一座常年有人值守的定位观测站。图为青藏铁路从观测站后面通过。
说到信,这里面还真有说不完的故事,到了夏天,单位冻土研究室,各个科研组都上风火山来开展科研工作,风火山房子少,也住不下这么多人,于是观测站的前面也搭起了很多帐篷。过去70年代青藏铁路准备上马时,风火山上就有有几十家单位在做科研工作,这里帐篷林立,被称为风火山上科研城。后来青藏铁路下马,这些单位都撤了回去,只有几家单位留在风火山做一些科研工作,而我们单位从事冻土科研,科研项目比较多,每年夏天上来了的人也不少,当年冻土室就有108人,号称一百单八将,除了在风火山,在清水河,西大滩,五道梁还有察尔汗盐湖都有科研工作展开。夏天山上人多,为了能让科研人员吃上新鲜蔬菜,后勤保障是每个月送一次菜,菜车到的这一天可谓是风火山的盛会。因为菜车上来,带来了生活用的米面油,蔬菜,当年每个月还特别配发红糖,白糖,橘子罐头,江津白酒,这些东西市面上也不多,但这些配发的东西也是要自己掏钱买的,菜车带上来的还有工资,一人一个信封,当时的钱大票也就是十元的,领到工资后兴致勃勃的数着,脸上露出幸福的模样,再有就是报纸和信,报纸存了一个月,但在山上封闭的环境里,看什么都是新闻。最重要的还是家书,这一天谁收到的信多,谁就是最幸福的人,收到信后一个人找个清静的地方,飞速的打开信封,各种信息从信封里飞出来,有愁的,有笑的,有计划什么时候结婚的,有失恋的,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呀,收到信,不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总比没有收到信的人多少内心还充实一点。没有收到信的人眼巴巴的看到收到信的人四散而去,自己嘴里还念叨着,应该来信了,怎么没来呢,然后转身就和大家一起卸车分菜去了。
我环顾了一下风火山的四周,看到它己经有些破败了,木板房东倒西歪,过去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己经很难再让人靠近它,院子里还有一些生活垃圾和被废弃的物品随意的扔着,一只瘦弱的小狗,胆怯怯的在远处看着我们。我拿着相机慢慢的爬上一个坡度才能走进房子。当我走进走廊,突然看到这种环境也一度产生了不适,尽管这是我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当时的条件还不如现在,但也感到了非常的不习惯。进了屋不知道往哪里坐,是坐在床上还是凳子上,屋子里有点黑,房间里照明的灯泡,发出昏沉沉的光,仿佛手机看多了,再用眼睛去看别的东西那样模糊,也仿佛像一位无精打采的老人,不愿睁大眼睛看你。正当我不知该干嘛的时候,站上的同事递过来一杯热水,我接过来赶紧喝了两口,一是身体也确实需要热水暖暖身子,二是还真想品尝一下水的味道。风火山吃水很不容易,以前拉水,在二道沟,那里有一个兵站,那口井还是我们单位帮忙打的,但我们每次去拉水还要交钱,从风火山到二道沟20多公里,要翻越海抜5010的风火山口,往返约3个小时。当年风火山人多的时候有拉水车,每次拉水时,解放车开过去,山上有一个钢管搭的三角架,上面挂着吊链,用吊链把水罐吊起,然后把车倒进去装好,然后找一个人陪着司机一起去拉水。冬季用水基本上十一月份拉一次,三个月以后再送一次一直到4月份换班。我们有一年冬季值班水用完了,然后几个人顶着大风,抬着藤条框去刨冰,冰里有很多沙子,我们先化冰,然后沉淀,再一次次的把干净水提出来,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月。手中的水杯己经不冒热汽了,但还有一丝丝的温度,我看了它一眼,然后一饮而尽,水在这里太宝贵了。
在青藏高原修建的一条498米的实验路基,号称青藏高原第一条没有铺轨的路基。共设23个测试断面进行观测和分析。图为遮阳棚实验。
站上的同事忙着做饭,我利用这个时间四处走走。房间外盖了个走廊,屋子里显得光线暗了不少,但室内温度确实暖和了不少,在高原保暖,可能比光线更重要,我来到我当年住的房间,由于光线的问题,里面显得很黑,在昏暗的灯光下,屋子里显得有些压抑,外屋一张大床,被子乱乱的摊着,走进我住的里屋,进门靠里面也是一张大床,其情景与外屋一样,只是我原来住的地方,正对外屋门,靠窗户边上,放着一张类似于我当年住的单人床,显然有被褥平铺着,上面盖了个塑料布,这也可能是给有时上山观测的同志准备的。我站了一会儿,久久注视着我当年生活过的地方,此时真说不上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是喜,是恋,是兴奋,还是自豪,也可能都有,也可能都没有,屋子没以前亮了,没以前整齐了,这里己经不是我当年住的那个房子了,但确实它还存在在这里,在海拔4750米的高原,是它给了我温暖,是它替我遮风挡雨,是它在我熟睡的时候依然为我抵挡严寒,谢谢你了,也可能是我们离别的太久太久,彼此都淡忘了,但不论怎样,我还是要谢谢你。
风火山有一个荣誉展室,那是青藏铁路开始建设时,中标单位纷纷来风火山观测站参观,了解科研情况,当时来的人很多,有兴趣的人还会问一下当年的情况,正好院里也一直在讲风火山精神,于是决定在风火山就地收集整理了一堆过去用过的东西,把原来的食堂,现在也不用了,清理了一下,打扫干净,弄上台子,把看似破破烂烂的东西一摆,变成了文物。我们以前用的高压锅,笼梯,算盘,半导体,马灯,破棉袄,还有好多过去用的仪器,更新换代后还放在风火山的等等都摆上了,墙上挂着过去拍的观测站工作过的人的老照片,这次去看,不知是什么原因,片子颜色己经很淡很淡了,但室内的两面锦旗依然显眼,当年被中央国家机关团委和另一面中国中铁授予的青年突击队旗依然醒目,它像阵地上的战旗一样,依然鲜艳地挂在那里,激励着高原战士坚守住阵地。这次领导说把奖旗和奖状带回兰州吧,回来了让更多的人看看,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这天天气还不错,在三月份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我在外面看到,时不时从远处飘来几朵白云。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年的老主人回来了,而飘来几朵白云欢迎我,还是因为我真想拍风火山的蓝天白云而心想事成。我看天气不错抓紧时间走向了气象场。
风火山实验场
我从展室出来,拿着相机慢慢的往山坡上走去,坡不算很陡,但在4700多米的高海拔,况且还有高反的人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知道这会儿天气好,抓紧拍几张片子,一会儿还不知道天气会是什么样。我在这里呆了好几年,也大概了解高原的天气,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真的是这样。有一年我正好在风火山值班,天气好好的,下午3点多,突然刮起了龙卷风,站在山上观测的同事眼看着观测站飞沙走石,原来石头搭建的一处老房子,拐角的,靠东边两间,靠西边4间,被一阵龙卷风后,四间半房盖被掀掉,外面篮球架倒了,帐篷飞了,我们在屋里,也感到房子开始掉渣子了。气象场,路基上也被刮的一片狼藉。刮风过后,我们分头行动,为了不影响观测数据,我们先把试验场地恢复过来,然后慢慢找回被刮走的东西。这样的风,在风火山碰到过两次。还有就是下雨打雷,那种声音简单令人毛骨悚然,风火山有时还有滚地雷,顺着山坡往下跑,幸好我没看到过,因为一打雷谁也不敢站在窗前,门前,因为雷声在头顶炸响那一瞬间,似乎魂儿都丢了一样。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拍了不多的几张照片后,天气就开始了变化,浓厚的云上来了,天气似乎也没有先前的友好了,也开始起风了,我咬着牙继续往后山的实验场走去,即然来了,能拍多少就拍多少吧。在后山抬头就可以看到青藏铁路,这里是用高架桥通过的,如果坐火车,在往拉萨方向火车座位的左侧可以看到观测站和实验场。我抬头仰望高高的铁路,我心想,这是我们中铁西北院人,几代人的梦想,这里不但有科研人员,还有一般的工作人员,后勤人员,都在这里,为青藏铁路能够通车而付出。他们有些人如果还健在,肯定会问,铁路在风火山什么位置,离观测站远吗?在观测站能听到火车的声音吗?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问题无聊,无趣,无味,可是你知道,当一个人把青春奉献给了这里,如今来不了了,看不到了,就如同回不去家的老人一样,问家里还好吗?这些年有什么变化吗一样。我说过,我来风火山拍摄现在的情况,其实也是替这些在这里工作过的人来看看,替他们还愿来了。在这里,我大声地告诉他们,铁路修在观测站后面约200米处,是高架桥,站在公路上就能看到火车,夜里火车过来能听到声音。
风火山气象观测场
风火山气象观测场
风火山气象观测场
我趁着天气还没有完全变坏,又抓紧往实验场向离青藏铁路最近的地方走了过去,用实验场做前景,和青藏铁路结合拍几张,构图并不美,也主要是记录一下实验场和青藏铁路的因果关系吧。在我拍完准备往回走的时候,在铁丝网拐角一块铁板的下面压着一把小竹子编的扫地帚把。当年我们风光山人多,但地方大,大家也经常组织清扫院子,这种大扫把是不可或缺的,但今天讲的故事不是扫把,而是一个人。那一年我来接班,他们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大概是元月份,是风火山天气最冷,风最大的时候,一天上午,约十点左右,他们在屋里看到和他们值班的一名同事,拿着一个花圈从窗前走过,什么情况,他们赶紧穿上皮大衣,戴上帽子跟了出去。而这时,他己爬上山坡,风刮的使他手中的花圈拐来拐去,他们也爬上山坡,远远的站在那里看着,只见他伏下身体,整个人都爬在了花圈上,然后把皮衣蒙在头上,其实是他在点火,山上缺氧,打火机很难打着,他背着风也不知点了多少次,突然一股烟雾在他身下燃起,他迅速仰起身体,火在风的助力下,迅速燃起了一个火球,他拿不住了,放开手中的花圈,他看到花圈带着火焰飞往家乡的方向,这时他伏下身子,向家乡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爬在地上长伏不起,风刮在他的身上,风卷起了他的皮袄,远远的看去他的身体似乎有些颤抖,远处的同事也没有过去扶他,只是站在他远处的身后,默默的陪着他,当他起身往回走,看到身后的同事时,大家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一同走回到了房间。后来同事听说是他母亲病故,收到电报己经是一个多月后了,他收到电报后,和谁也没说,自己在一个没有炉子的库房里,自己用扫把竹子编花圈框,然后自己做花,这一切谁都不知道,直至那天看到这一幕,才知道这件事。所以有时候我说,青藏铁路能够修建,是因为有一组组数字的支撑,而一组组数字的背后,则是青春的付出,家庭的别离,难耐的寂寞和伤病的折磨。这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工作,是应该的,也谈不上是什么境界,然而当这一切再回首时,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个坚定的眼神,一个个不屈的性格。还有就是在风火山倍受折磨的就是寂寞,有时候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用手抓墙皮,有时候为了消磨时间,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到外面,把烧过的煤再翻一遍,捡煤胡,有时穿上大衣,戴上棉帽,站在院子里看来来往的汽车,如果看到有一辆车坏了或者是停在那里都想凑过去说几句话。在那里不论是风,是雨,是雪,是霜,到了观测的时候,这些人就会义无反顾地钻到风雨雪霜中去,他们的背影是那样的刚毅,坚强。
起风了,蓝天白云变成了乌云,老天爷也不知为什么这么不待见我们,这是要下逐客令呀。我还要去拍风火山观测站全貌和实验路基。另一组人在领导带领下,要爬到观测站对面的山头,去祭奠我们的老所长王占吉。王占吉在世时,担任我们当时叫西北科研所的副所长,主管后勤保障工作,当时是文革时期,闹革命,还要抓革命促生产,为了保证科研工作不间断,他每次在出工时,和科研人员一起上山,安排食宿,下山时最后一批下来,期间还要组织大家做好科研工作,安排好学习任务,在山上忙忙碌碌的。因工作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直到临终前,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前来看望他的所领导说:“我活着没有看到青藏铁路修通,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我死后,请将我的骨灰埋在风火山,我要看着将来青藏铁路从我脚下通过。”1980年11月,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年仅51岁的王占吉带着他的终生遗憾过早的走了……。
风火山观测站
风火山观测站是从1961年,在多年冻土腹部地区,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北麓,建立起我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年有人值守的高原多年冻土定位观测站。在这里开展高原气象,季节融化层厚度变化,深层地温,太阳辐射等项目和实验路基,涵洞,挡墙,房屋等工程建筑物热动态变化和稳定性的观测。1975年到1976年,我们中铁西北院,与铁道兵配合,在风火山修建了483米的实体试验路基,分为23个试验段,采用了六种工业保温材料做坡面和基底处理,埋设了测试元件进行连续观测,我当年所在的观测组,就是担负数据的观测和采集工作。
实验路基
我坐上汽车前往实验路基,在车开上公路时,我叫司机师傅把车停一下,拍了一张不太满意的所谓的全景图,观测站全景图不知道拍了多少次,现在拍它已经没有感觉了,不知道是不是它苍老了,没有当年的朝气了,还是因为我离开它的时间太长了,彼此的感情淡漠了,来不了的时候想它,而来了则是两人无言,显得那么冷漠。我们继续驱车前往实验路基,其实观测站驻地离实验路基并不远,也就二三百米,当年观测的时候,我们顶着风,冒着雪,往前走的时候,人都是斜着的前行,还背着沉重的仪器,穿着厚厚的衣服。而今天望着这二三百米的路,如同越不过去的一道屏障,使人望而生畏。我们到了路基上,看到上面己经是破烂不堪了,路基上己经长出了不少稀稀拉拉的草,黄黄的,一片一片的,如同一个拉塌的老男人,不修胡须一样,使人厌烦。这个路基上,我真不知道跑了有多少遍,因为当年有那么多的观测项目,我把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跑遍了,今天我来了,依然还想和当年一样,到每一处去看看,走一走,抚摸一下当年留下来的东西,可是体力不允许了,我下车后走到离我比较近的遮阳棚去拍了几张,又继续往前走了走,看到了坡脚上,有些地方在风雨雪的摧残下己经塌陷。我回过头又往路基的东边走,总感觉这里己经不是我当年所在的这个地方了,走了没多远,我深感体力不从心,又赶快爬上车吸了十几分钟的氧气。我走下车往前走去,但头疼,头重脚轻,身体似乎有一种往前栽倒的感觉,我停住了脚步,定定了神,举起相机用长焦拍了几张。我也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来这里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不可能再来看它们了,真想和它们依依握手道别,可是连这点愿望都难实现了。我手拿着相机,眼巴巴的看着它,它也老了,我也老了,当年我们年轻时,曾在这里玩耍,摸爬滚打,风里雨里,只要是工作时间,我们总是在一起。而今天的道别,连握手的力气都没有了。我转过身走向汽车,打开车门,然后插上氧气,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风火山观测站
风火山观测站
车又回到了观测站,我没有下车,因为我也没有力气和勇气再跑一趟了,大家在后面装车,把展室里的奖状,锦旗带回兰州,大家都上车了,当车刚刚启动时,领导说大家合个影吧,于是停车,打开车门,刚好送我们站上同事挥动的手还没放下来,我们几个人合了个影,这可能也是我最后一次和观测站合影了。当天完全黑的时候,我们也到了格尔木,这一夜似乎睡得很香。第二天我们早早起来,吃了早点,坐上拉萨到重庆的车往兰州进发。早上坐在车厢里,阳光明媚,人感到很舒服,心情也不错。可在行驶的中途,路过海拔4000多米的关角隧道时,高反又开始折磨人了,我也睡不着觉了,强忍着不舒服,坐在火车的边的凳子上,望着车窗外,飞速的列车掠过一片片荒漠,戈壁,这一带我年轻的时候经常跑,而今天看到它,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这又使我想起了风火山,近六十年过去了,我们在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建立了一个科研基地,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不少的科研成果,也造就了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我们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青藏铁路通车的宏伟目标,打破了尘封的荒原梦想,更重要的是,几代人铸就了“以苦为荣,勇于创新,孜孜以求,献身科学”的风火山精神,它己经成为了中铁西北院人的精神财富。去高原必然备受折磨,让我望而生畏,但对高原,对风火山的这份情感,会永远地留在心中。
讲风火山精神,背景图在人民网直播中
图文:刘文龙
编辑:王立玲(金色大漠西部摄影)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