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西宁市城北区下孙家寨村名的来历

作者: 时间:2022-08-27 12:45:54 浏览量:

下孙家寨村在西宁市北川河西岸,距西宁市区二十四里多。东面通过康家桥与大通县后子河镇的康家村相接,西面与湟中县的海子沟乡顾家岭村毗邻,南面与本镇的小寨村相见,北面原先与大通县后子河镇的上孙家村接壤,现在与本镇的花园台紧连。村东有宁(西宁)张(甘肃张掖市)公路、宁大铁路通过,西宁市公交汽车直抵这里,村里办的企业有地毯厂、机械加工、面粉加工、油料加工、饭馆、理发、小百货、小食品、诊疗所等,生产生活设施,应有尽有。

关于下孙家寨村名的由来,据史料和村民的家谱记载及传说,可以认定:村庄始建于明初,以姓氏而得名。历史上,下孙家寨与其相距咫尺的大通县所属的上孙家寨,曾为同一个村庄,因原住民孙氏族人分居上下两处,故称上孙家寨和下孙家寨两个村。

西宁市城北区下孙家寨村名的来历

《西宁卫志》兵防志堡寨篇有明确记载:“北川去卫治北二十三里,有下孙家寨”。《西宁志》兵防志堡寨篇也有:“孙家上、下二寨城北三十里”的记载。《西宁府新志》在建置堡寨篇中写的更加明确具体。书中写道:“河西(指北川河以西)下孙家寨,城北二十五里,附南一里小寨,西五里孙家小庄。"同书在地理水利篇中又写道:“有水渠五条,共灌土地八百一十七段"。这不但说明了下孙家寨距西宁市区的位置,水利条件好;而且说明了当时该村是个大的堡寨,是个带有军事性堡寨,处在众村庄的中心。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区划概况》一书中讲“元末明初,从南方、山西、陕西分别迁来了孙姓、张姓、王姓、汪姓人家,居住此地。因孙姓人家条件好,人口繁衍得快,人多,势大、有权,很快成了这里的大族、望族,遂村以姓氏得名,开始称'孙家寨’。后因村大、人口多,土地面积广不便于农作物的耕种与管理,亦不便于军事上的互相照顾和相互支持,人跟地走,庄稼跟人走,分为上、下两个寨。居住在孙家沟(也称哑巴沟)以北高地上的,因位置在上方(北为上),称'上孙家寨’,以后区划归大通县管辖;因位置在下方(南为下)称'下孙家寨’,以后区划归西宁市管辖”。

上孙家寨孙姓家谱记载:传说祖先于元末明初兄弟二人,从山西贸易来湟中。其中,一个住甘肃永登;另一个居北川河西岸孙家寨。大约到了第三代,约明永乐后期分出一个房头 ; 定居下孙家寨”;有人说孙姓人家“分枝”时,大房一枝住哑巴沟北,称“上孙家寨"二房住哑巴沟南,称"下孙家寨"。事实也是上下孙家寨的孙姓人家。

他们同一个家谱,同上一座祖坟,同祭奠一个先人,同祭祀一家老祖。记载、传说和现实完全一致。上孙家寨与下孙家寨,在村中古时都建有老爷庙。老爷庙即关帝庙。下孙家寨的老爷庙在今下孙家寨小学院内,占地三亩,座北向南。一进两院,有大门一间,有庙墙,后院为大殿,中间一排房子,两边有不完整的东西厢房。由于清“同治之乱”和“乙未之变”,老爷庙先后被烧过两次,到民国后期只剩下三间大殿,现在变成小学校了,老爷庙已不存在。由于关帝(名关羽,字云长,三国蜀汉大将)是今山西运城人士,民众心目中的“关圣帝君”、“武财神”,山西人都以与关帝同籍为荣 ,一向有敬拜关帝的风俗。足以说明孙姓人家是明初从山西迁来的。

西宁市城北区下孙家寨村名的来历

山西运城关帝庙

在孙姓定居下孙家寨之后,有张、蔡、顾等姓人家相继入住。来下孙家寨较早的是张姓。据其家谱记载,张姓人家原是当兵的,是个军户转为民户的人家。张家主要住在村北(今花园台)堡内。推测明朝嘉靖(1528年)后转为民户,就住到了这里。

蔡姓人家来下孙家寨村居住,据说比张家、赵家还要早。有头、中路、黑架、东吊、山溜等上千亩土地,坟茔较大,坟中有石柱、石马、石碑等;有北庄,南庄,亦叫蔡家堡,占地十多亩,分为南院、北院、旧院、车门院。只可惜家谱毁于清“同治之乱”。

顾姓人家,来这里比较迟,但人口发展很快,由解放前的三四户人家,发展到现在有四十多户。据说顾姓人家与本镇辖的双苏堡顾家为同宗。

下孙家寨的隶属关系历史上有多次变化:明代下孙家寨归西宁卫管辖。清朝改卫为府,并设置西宁县,下孙家寨归西宁县管辖。民国初期未作改属,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青海省政府分西宁县为西宁市和西宁县(1946年改称为湟中县)下孙家寨归湟中县一区中兴乡管辖。区治设在莫家泉湾,乡治在二十里铺村。

1952年8月,湟中县十一个区五十个乡划分为十六个区九十四个乡。下孙家寨归湟中县一区三寨乡管辖,区治在莫家泉湾,乡治在下孙家寨。1955 年,成立初级农业产业合作社下孙家寨仍归三寨乡[指上孙家寨、下孙家寨(含以后分离出去的花园台村)小寨〕管辖。1956年夏,成立了下孙家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仍归三寨乡管辖,乡治未变。1956年8月,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湟中县与西宁市相连的十七个乡全部和十二个乡的部分村庄划归西宁市管辖,三寨乡撤销,下孙家寨移交西宁市二十里铺乡管辖,乡治在二十里铺村。1958年10月,西宁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按照西宁市的东西南北四条川,分别建立四个县一级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北川因当年七月十三日朱德委员长的视察,成立了713人民公社后改为后子河人民公社。社治在今大通县后子河村。下孙家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下孙家寨农业生产大队,归七一三人民公社管辖。

西宁市城北区下孙家寨村名的来历

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1962年4月,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西宁市郊区工作委员会,简称郊区工 委(郊区工委办公地点先后在西宁市政府院内、花园南街北段路西,与西宁市农牧局合署办公,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大新街、兴海路路北西区中段)。同时,建立了二十里铺人民公社,社址在今莫家泉湾。上孙家寨划给了大通县,下孙家寨大队归二十里铺公社管辖。下孙家寨大队从南到北,有四华里多长,地多、人多、分散不好管理,于是划出北部生产队,另成立了花园台农业生产大队。1984年7月,实行政社分离,公社改为乡,建立了乡人民政府,下孙家寨大队恢复成下孙家寨村,受二十里铺乡人民政府领导。乡址仍在莫家泉湾。

1999年3月,为进一步理顺西宁市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经西宁市人民政府研究,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了二十里铺乡,建立了二十里铺镇,镇人民政府地址在原乡政府院内,下孙家寨村受二十里铺镇人民政府管辖。

​参考资料:

①《西宁卫志》55 页。

②《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行政区划概况》355 页。③上孙家寨《孙氏家谱》。④下孙家寨《孙氏家谱》。⑤《西宁志》177 页。

⑥《西宁府新志》312 页和 198 页。⑦《湟中县志》36 页至 37 页。⑧《西宁文物工作手册》40页。⑨《青海历史纪要》538 页。

⑩《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54 页。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