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西宁城北朝阳村名的来历

作者: 时间:2022-08-27 12:45:57 浏览量:

据传说很早以前,西宁市朝阳地区住着几户人家,还没有村名,当时村民们商量要起个村名。一天早晨,一位老汉站在村口遥望北山寺,忽然发现“崖如浮图,状即土楼”的整个北山寺,其轮廓像凤凰展翅,观依半山腰自然生成的岩洞而修建的佛阁楼亭和“九窑十八洞”,其轮廓亦像凤凰展翅,在雨色朦胧的秋天,薄雾轻云,缭绕山腰,山姿塔形,佛阁神洞,若隐若现,远远遥望更有凤凰展翅之意。发现其轮廓像凤凰展翅,于是村民们便给这个村子起了个雅名,叫“凤翼庄”。至明末清初,村民增加,村寨扩大,分为上、下两个村庄。村民们又以“丹凤朝阳”为吉祥之兆,遂将两个村分别称为“上朝阳”和“下朝阳”。

西宁城北朝阳村名的来历

西宁西川河以北,北川河以东,祁家城村之南,北山和寺台子村之西,这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地带,被称为城北区朝阳地区。朝阳地区,不论从现实讲,还是从历史讲,都具有令人瞩目的地区人文特点从现实讲,在这一地区,“朝阳”作为地方名称叫得很响,街道名、公路名、桥梁名、高速公路收费站名、办事处名、学校名、市场商场名、广场名,甚至公园名,都冠有“朝阳”两字,特别是贯穿区域的朝阳物流园区的名称更是响誉省内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就历史讲,上溯数年前、数十年、数百年前,这里则是异样景象。朝阳图(注:当时的村子), 西宁县城北八里,附北里许魏家庄、五里郭家塔儿庄”。“下朝阳图(今下朝阳村)城北三里,附东一里寺台庄(今寺台子村)、二里林家庄(今林家崖村)”。又载:“有水渠三条、每条各二十五里”。由此可知,三百多年以来,直至上世纪末,这里是上朝阳、下朝阳两个村的所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这里还是村民的庄廓和耕地。对于朝阳地区的现实景况,人皆知之,不需赘述。但是,要了解朝阳地区的历史,则要做认真的考证研究。这即是本文的中心内容。朝阳村历史梗概朝阳村早先分为上朝阳图和下朝阳图两个行政村。

两个村都是西宁城北郊的大村寨,都是旧时区别地方单位的名称,都归西宁县管感相当于现时一个行政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西宁市和西宁县(今中县)成立时,上朝阳村归湟中县一区德胜乡管辖,而下朝阳村则由西宁市管辖。1954年,上朝阳村移交给西宁市,上朝阳与下朝阳合并,统称朝阳村,归朝阳乡朝阳村管辖。两个村合并后,原上朝阳村成为朝阳村(大队)的第五农业生产 合作社(生产队),原下朝阳村成为朝阳村(大队)的四个农业生产合 作社(生产队),村民的住地、各社(队)的土地都没有变动。随着城市 建设的发展,整个朝阳村原有土地已先后被城市道路、高架桥、立交 桥、市场和物流园区占用。“朝阳”由来之说西宁地区的一些文人和有识之士,一向认为:朝阳村的村名源于其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西宁北山沿西宁北川河,呈南北走向,到了祁家城村之后,突然终止,拐向东北行,再向正东行,然后东南行,井突然隆了起来,高高的山岭--大墩岭比周围的山岭都高,上了大墩岭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土楼山好像坐在它的怀里。朝阳村就在土楼山的脚下向阳的一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北川河汇入湟水河之后,随湟水河自西向东经朝阳村之南,向东滚滚流去。正如古书上说的“湟水经其南”。这种地理位置和环境,符合《毂梁传·僖公二十八年》讲到的:“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地理位置规律,故称“朝阳村”。如河南省洛阳市在洛水之北,邙山之南一样。如青海省贵德县的河阴镇,在黄河之南,大山之北。再如西宁市的阴山堂,在西川河之南,大阴山之北。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

西宁城北朝阳村名的来历

下朝阳村

新中国成立之前,下朝阳村的主要住户有张姓、郑姓、陶姓、王姓、包姓、严姓和毛姓、李姓等八大姓氏。以村中的羊肠路为界,路东住的主要有严姓、陶姓、包姓、郭姓、张姓,称“东村”,因后来由寺台子村管辖,这里不再陈述。路西住的主要住户有张姓,郑姓、陶姓和王姓(王姓与寺台子王姓为同宗,这里也不再叙述)、毛姓。称“西村”(即第三、四农业生产合作社,也称下朝阳第三、第四生产队。

连路为界,路南主要住户有张姓、王姓郑等,称前村”(即朝阳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也称“下朝阳一队二队),路北就是西村张姓分为两支,与小桥张一同族,受文化的影,其后裔逐渐成为汉族。另一支,据其家谱记载:“先祖是南京珠玑巷人,因阴历正月十五期间要社火有男子化装成猴子、穿黄衣、赤脚,倒骑在马背上,怀中抱着一个纸糊的大西瓜,高高行进在社火队伍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疑心大,认为是侮蔑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一怒之下,要杀死珠玑巷的全体居民。后经人们再三求情,并征得马皇后的宽恕,朱元璋决定死罪可免,活罪不可侥恕,遂将先人发配到湟水河北岸下朝阳图农垦。先祖一来,就住在今下朝阳堡”(即下朝阳村)也就是下朝阳图。下朝阳堡占地三亩多,堡墙高约九米,底宽约八米,顶宽有二米多,堡门朝南,门上有门楼堡的四角有瞭望台。故张姓为下朝阳的最早住户。

郑姓人家,据其“文化大革命”后造的家谱说,郑姓明初从南京来到西宁时,有兄弟三人,一位当兵,在与蒙古贵族残余势力的战斗中阵亡,一位在来西宁的途中因劳累病故,一位为军户,先住在西宁城内,后转为民户住在了下朝阳村。

陶姓人家也是军户,在西宁西川大堡子有其重要位置,是大户,在下朝阳村则是小户,比前述张氏来得晚,故住在堡子之外。

毛姓人家,是民国初年因家庭贫穷,从今互助县蔡家堡乡五家入赘下朝阳村

李氏:据《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记载,李氏系东李土司后裔,世居今民和县上川口、米拉沟等地。始祖李南哥元朝时为西宁同知,于明洪武四年(1373年)归附明朝。其子李英因剿匪有功,晋封为会宁伯。李英的儿子李昶,先后共生十三个儿子,人称十三门。其中第十三个儿子,原住西宁北门外六门庄,后居下朝阳、寺台子两村。

西宁城北朝阳村名的来历

上朝阳村

上朝阳村在清代中后期,位置在今朝阳东路与门源路交叉十字的东北角(青海省百货公司仓库、城北电力小区和青海省第一汽车修理厂东侧,俗称河北汽车大修厂)。住的主要姓氏有周、宋、来、张、李等五大姓,占地十多亩,无庄廓而有十多个高大的深门大院和数个花园。

上朝阳村历史上住有周、宋、张、来四大住户。周姓、李姓为村里最早住户,有周家沟地名可作见证,现在人口很少了;张姓,祖籍江苏南京人,明朝初期迁入古湟中,祖茔在固城,清乾隆五年(1740年),兄弟分家,一支人留在了丰台沟,形成了那里的张氏家族。一支人迁居到今西宁北郊的上朝阳村,形成了上朝阳张氏家族。宋氏家族于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为躲避战乱,从江苏南京贸易来到西宁府,住在湟水河北岸的上朝阳村。宋氏在朝阳是一个较富裕的人家,有晚清河湟名人来维礼写的一首“朝阳宋氏废园中牡丹”诗为证。诗曰:

任他桃李斗春华,国色从来冠众葩。

若使此花夸富贵,不应生在野家。

来氏家族是西宁的名门望族,祖籍浙江萧山,其先祖于明朝万历二年(1571年),随拜太守的舅父任佐助幕僚来湟中,落户湟水河北岸的观音堂沟(今门源路东端的南侧)俗称“上朝阳”。繁衍生息,逐渐发迹,世代为国效力,食俸禄,授诰封,享恩惠。

族人来维礼,晚清时在河湟地区名声很大,知名度极高,是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他年少就学业有成,13岁即为贡生;“同治之乱”时他中断学业,在西宁城内北大街办团练,并亲率团勇登南城指挥抗击匪众攻城,大获全胜;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四年后进士及第;光绪二十年(1896年)河湟发生“乙末之变”,为平乱统帅作赞襄戎幕,建大功,被保荐为道员。他还是诗人,著有《双鱼草堂诗集》,有150首诗文传世,时人称赞他的诗词“古风畅茂,渊懿入雅,俊逸清新”,具有“凌唐轹宋”之风格,“名冠湟中”。晚年,他授业于西宁五峰书院和乐都凤山书院。被民众称为“乡贤”。他的诗集和朝廷所赐之物的照片,在城北区档案馆有存。

李氏:据《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记载,李氏系东李土司后裔,世居今民和县上川口、米拉沟等地。始祖李南哥元朝时为西宁同知,于明洪武四年(1373年)归附明朝。其子李英因剿匪有功,晋封为会宁伯。李英的儿子李昶,生十三个儿子,人称十三门。其中,第十二个儿子的后代一部分居住在今天的上朝阳村。

参考资料:

①(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109 页。

②《西宁府新志》200 页、302 页。

③《西宁府续志》267 页和 346 页。

④《晚清河湟名人来维记》333 页至325 页。

⑤《晚清河湟名人--来维礼》72 页、201 页。

⑥下朝阳村《张氏家谱》。

⑦下朝阳村《郑氏家谱》。

⑧上朝阳村《张氏家谱》。

⑨上朝阳村《宋氏家谱》。

⑩上朝阳村《来氏家谱》。

《西宁北山土楼观》86 页。

⑫《咏青诗稿》338 页。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